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布什,从5月30日到6月3日在华盛顿举行两人之间的第二次最高级会谈,在裁军和双边关系等方面签署了一系列文件,并着重就德国统一和统一后欧洲格局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锋。华盛顿会谈,被称为冷战后超级大国的一次重要的高层会议。为报道这一重大国际事件,来自美苏和世界各地的5500多名记者云集美国首都,人数之众,前所未有,成为国际新闻界的又一场大会战。从马耳他到华盛顿并非坦途  相似文献   

2.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987年12月7日抵达华盛顿,同里根总统签署中导条约。美国对这件大事有什么反应呢?记者发回的特写《首脑会晤前夕的华盛顿》(见1987年12月7日《新华社新闻稿》),就这一问题作了回答。美苏首脑会谈是举世瞩目的大事,美国公众更不例外。记者通过描写12月5日的公园集会的盛况说明首脑会谈的重要。“来自全国各地的和平组织的成员约3000人……在白宫对面……公园集合,然后手拉手组成一条‘人桥’,从白宫一直延伸到……苏联驻美国使馆,……一批儿童把鲜花送到白宫和苏联使馆,  相似文献   

3.
沙特王储阿卜杜拉25日在德州农场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谈  相似文献   

4.
我在板门店采访□李启美国总统克林顿和韩国总统金泳三1994年4月提出的召开有朝鲜南北双方和美国、中国参加的“四方会谈”的建议,经过一年半之久的拖延和外交磋商,终于在去年(1997年)下半年接连取得进展。8月5日和9月12日在纽约举行了两次预备会议;在...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的儿子小罗纳德,作为美国一家杂志《花花公于》的特派记者,采访美苏首脑会谈一事,在美国新闻界曾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按着惯例,不持有白宫记者证的记者,不能作为记者代表团成员,接近美苏首脑会谈现场。小罗纳德虽然没有白宫记者证,却在会谈期间,垄断了惟一可以出入里根总统住处的记者资格,并和其他记者一样,  相似文献   

6.
整整7天的亚洲行,美国总统奥巴马给韩国预留了20个小时,所以他必须直奔主题。奥巴马与韩国总统李明博会谈的时候,两位首脑对韩美同盟赞不绝口。比起金大中和卢武铉政府,算是友情的华丽恢复,更重要的是,首脑会谈还出现了美国总统特使访朝这一爆炸性新闻。  相似文献   

7.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8,(13):20-21
布什亲吻乌克兰总统尤先科的妻子叶卡捷琳娜。4月113,美国总统布什携妻子劳拉(左)对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访问。随后布什参加了在罗马尼亚举行的北约峰会以及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进行会谈。  相似文献   

8.
国事追踪     
国事追踪●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0月26日至11月3日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当前国际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江泽民与克林顿会谈时一致同意,中美两国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潜力,并将恪守三个联合...  相似文献   

9.
NOBU 《航空档案》2010,(5):18-27
“八之翼”的诞生 1939年9月.德国进军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这之后,以日军偷袭珍珠港为契机,美国也宣布参战。在宣布参战后的1941年12月23日到1942年1月14日之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与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古尔在华盛顿举行了首脑会谈。这次被后世称为。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4日晚,经过激烈的争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总统选举结果揭晓,里根以压倒优势击败卡特,当选为美国第四十九届总统。苏联对美国总统选举的这一结果出乎意料。以里根大胜、卡特惨败为转折,宣传腔调完全变了。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里根入主白宫当政以后,宣传调门再次发生变化,采用的是一套实用主义手法。  相似文献   

11.
焦点     
《今传媒》2005,(9S):8-9
由于朝鲜和美国之间的分歧,朝鲜半岛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一直到今年7月2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开幕。进行了13天的马拉松会谈收获却微乎其微。8月7日会谈又画上了一个预想之外的逗号:宣布休会三周。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朝核问题,不知何时才能画上圆满的句号。也许,在涉及足以毁灭人类无数次的人类自造核武器之前,围桌座谈是唯一不发生“核爆炸”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国际速览     
《中国新闻周刊》2001,(24):52-52
6月11日晚上,布什飞赴欧洲,开始他首次欧洲之行。布什的首站是西班牙,随后还将前往比利时、瑞典、波兰和斯洛文尼亚,全部行程计划为5天。他将与北约盟国进行工作会谈,在哥本哈根参加美国欧盟首脑峰会,最后在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与俄国总统普京第一次见面。布什面对的是欧洲各国对美国的未来走向持普遍怀疑和担心,欧洲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2月25日傍晚,美国总统老布什接到了一个来自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越洋电话。电话自然与"圣诞快乐"有关,顺带着,戈尔巴乔夫似乎故作轻松地通知老布什,等会他将签署一份宣布辞职的文件。很多年后,美国海湾战争英雄科林·鲍威尔仍然记得这一天:"在那个圣诞节,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苏联消失了。没有争斗,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用一支笔划了几下它就消失了"。在爱尔兰记者康纳·奥克莱利笔下,23年前的那个圣诞夜,是"苏联的最后一天"。不  相似文献   

14.
苏联新闻法(全称为《苏联报刊及其他大众新闻媒介法》)于1990年6月12日通过,并经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签署于6月20日全文发表在《消息报》上。同一天,该报还发表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犬签署的苏联最高苏维埃关于新闻法自1990年8月1日起生效的决议,以及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签署的关于修改苏联公民基本法某些内容的法令。  相似文献   

15.
名刊要览     
击败了苏联的人 在自诩理性的人眼中,里根达不到出任美国总统所需要的素质:思维缜密清晰、精力充沛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7,(33):18-18
为期两天的美朝双边工作组第二轮会谈8月2日在日内瓦结束。美国代表团团长、助理国务卿希尔评价这次会谈是最具实质性的一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40):14-14
状 元输 家鲍威尔:东亚之行展开收官外交在美国大选的冲刺阶段,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却远赴东亚访问。鲍威尔10月24日抵达北京,在此前后,他还分别访问了日本和韩国。鲍威尔此次出访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裹足不前的朝核六方会谈。原定于今年9月举行的第四轮会谈由于美朝之间的巨大分  相似文献   

18.
国际速览     
3月6日,在刚刚接待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韩国总统金大中飞越太平洋,同布什总统第一次见面。在与普京会谈后,韩俄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1972年反导条约的重要性。韩国官员解释说,联合声明并不表示韩国反对美国的NMD计划,但是,韩国国内对美国驻军的反感实际上是越来越深了。 金大中将争取布什继续支持他首倡的“阳光政策”。两个元首的议题集中在与朝鲜的关系上。在去年的两金峰会后,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都已经同朝鲜建立了外交关系,克林顿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  相似文献   

19.
曾嵘 《湖北档案》2005,(8):36-37
盟国安排中国派兵占领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战后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中、苏、英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该派出军队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就已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方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实行分割或划分占领区。”他还说:“不容许苏联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8月11日,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美苏分任占领区总司令的要求。8月13日,美国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道格拉…  相似文献   

20.
回到彼得堡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彼得堡会晤美国总统。此前,俄罗斯与中亚东亚国家的会议则在英斯科举行。 作为俄罗斯的新旧首都,普京的选择重新激发了这样的象征意义:莫斯科是俄罗斯东方特性的标志,而彼得堡则显示了俄罗斯倾慕西方的情结。 自从1991年12月25日镰刀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顶上降落后,人们对苏联的崩溃仍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有人说是因为阿富汗战争失败,有人说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失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