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1958年,邓稼先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进入与世膈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整整28年,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地等待。28年后夫妻再度重逢,邓稼先却因为核辐射身患重病,一年后离开人世。本刊选摘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3.
她一直很想做他背后的女人,就是常说的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可她总也做不成。他们原先在同一家公司。后来他和公司闹翻了,一气之下递了辞呈,留下她在公司进退两难。她该怎么办?随他一起离开这个无情无义的江湖?可作为一个混迹职场多年的理性公司人,  相似文献   

4.
《新闻世界》2005,(8):44-45
日本媒体都习惯将小泉称为近期日本政坛上出现的一位“变人”。即“多变”或“不可思议”之人。小泉之所以能在激烈的政治竞争中获胜。当上自民党总裁,登上首相宝座,且尽管政绩平平。却能稳坐首相位置,据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身后存在着一位被称为小泉影子内阁的女老板.她就是有“冷美人”之誉的小泉的姐姐小泉信子。  相似文献   

5.
一、坎坷曲折的成长经历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在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村出生.他的父亲名叫邓以蛰,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他们共育有子女四人,邓稼先排行老三.  相似文献   

6.
《出版经济》2021,(7):40-41
和平岁月未居安,一线奔波为核弹.健康生命全不顾,牛郎织女到终年.酷爱生活似顽童,浩瀚胸怀比草原.手挽左右成集体,尊上爱下好中坚.铸成大业入史册,深沉情爱留人间.世上之人谁无死,精忠报国重天山.——杜祥琬院士悼念邓稼先70多年前,随着日本广岛、长崎的一声声巨响,日本被迫宣布战败投降,两城瓦砾遍地.广岛、长崎...  相似文献   

7.
优雅在男人身上体现叫绅士.在女人身上体现就叫高贵。哪怕我长的不漂亮,但举止一定要优雅,就像一朵洁白的野菊花.慢慢盛开,典雅清新。  相似文献   

8.
因为心疼所爱的男人,女人便选择了一种如水般的温柔,呵护她的男人。  相似文献   

9.
林荷 《出版参考》2008,(2):22-23
许鹿希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与著名核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弟子劳君展的女儿,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1928年8月出生于上海,1953年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在解剖学教研室任教。  相似文献   

10.
广元市开发改造了一条旧商业街,不光拓宽了街道还重建了两边的店铺,更名为“广元金街”。落成开业这天热闹非凡,市长亲自剪彩致辞,广元市各界名流会聚一堂,可谓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11.
<正>清明前,去杭州采访了95岁高龄的林世英女士。上午我们到了吴宅,保姆通报后,老人精神矍铄地从楼上独自下来。只见她面目慈祥,鹤发朱唇,可谓清丽端庄。  相似文献   

12.
<正>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调北京中央电影局工作,担任艺委会秘书长。我亦随之赴京就读于北京三中。家中不举炊,每天放学后便到位于羊市大街的电影局吃晚饭。饭后,我就趁人不注意偷偷溜进后院的放映间,这里经常放映外国影片,这使我乐而忘返,常常荒疏了课业。也正是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了江青。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3月下旬,收到上海市委统战部发来统战部顾问刘人寿同志的讣告。展示许久,不禁感慨系之!刘人寿和夫人黄景荷,解放前在潘汉年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十年,解放后遭冤案,刘人寿遭囚禁18年,黄景荷也被审查多年,平反后不久,相继离休。三年前黄景荷病故,现在刘老也离开人世。天人永隔,令人怆然涕下。  相似文献   

14.
郭安娜(1894—1994)是郭沫若的日籍夫人,两人从1916年相识相爱,婚后共同生活了二十余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在日本,育有四男一女。1937年19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郭沫若毅然“别妇抛雏”回国参加抗战,安娜深明大义。支持丈夫的壮举。抗战胜利后,安娜携子女千里寻夫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四十余年。她曾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但她从不张扬自己。  相似文献   

15.
卧床八年见精神 人们常说:“人老心不老,老也不老;心老人不老.不老也老。”安娜90岁以后仍精力旺盛,1986年93岁时,还准备由三子复生陪同去日本访旧。可是4月21日老人在准备行装时,不慎从榻榻米床上翻滚下来。长子和夫下班回家,见母亲不声不响独自坐在床上,  相似文献   

16.
珍藏丈夫手稿慷慨捐献积蓄 从1928年至1937年,郭沫若旅居日本整整十年,这十年是郭沫若在艰苦环境下从事写作、研究、翻译的黄金时期,也是他在这方面成就最大、最丰富的时期。1937年7月,郭沫若只身仓促离日回国参加抗战时,其大量的著述、手稿、信件、图书等都留在了日本。这些珍贵的资料中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17.
喜看红鲤鱼高高跃起 上海人都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上海要住上一个好一点的宾馆有多紧张!在旅游旺季里常常是人满为患。很多时候,来上海旅游的外国客人,白天在外滩、在城隍庙、在南京路,又吃又玩,非常尽兴;可晚上,只能在导游的催促下,登上大巴士,摸黑赶到宝山、金山,甚至赶到苏州、太仓的宾馆饭店去过夜。  相似文献   

18.
1972年,我到上海石化总厂筹建指挥部工作不久,领导要我负责接待工作。最使我难忘的是有幸两次参与接待邓小平同志视察石化总厂,并担任记录。现在,我就小平同志两次视察上海石化总厂的一些片断纪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邓宝珊将军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在他一生中留有20世纪前50年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记,折射出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他长期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军事、政治舞台,他的一生和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民国历史行将结束的前夕,邓宝珊将军从爱国主义的立场出发,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他参与了1949年初震惊中外的北平和平起义,为减少战争损失,保存这一世界著名文化古都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来,上海人一直怀念他。许多上海人聊天时说起邓小平,都觉得他还活在我们中间。这感觉是那么恍惚,又是那么真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