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时期来,图书征订数大幅度下降,不少图书订数很少,出版社无法付印成本。这种情况又在出版社、印刷厂和书店产生连琐反映。出版界似乎被一片“不景气”的气氛所笼罩。一些同志认  相似文献   

2.
出版社虽然出版了大量的图书,但有些书是作者包销少量以外,仍然在出版社的仓库里睡大觉。出版社有许多好的图书选题因没有征订数而不得不搁浅。出现上述情况有多种原因,但是图书发行工作的滞后,本版图书宣传、推广、销售不得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笔者从事出版社本版图书发行工作近10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对本版图书发行工作做了一点粗浅的研究。本文就如何当好本版图书推销员,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不少基层书店大幅度压减图书征订数,甚至已经征订了的图书也要求退订。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任其发展,明年将会出现图书市场供需脱节,势必加剧“买书难”的状况,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适应的矛盾将更加尖锐。近来,一些发行部门对图书出版工作批评较多,主要是批评出版社“书价暴涨”、“出版脱期”,造成书店“销售下降”、“库存  相似文献   

4.
出版社同新华书店之间为图书印数而进行争吵的事,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出版社说:出版社编书,但掌握不了图书的命运,印数是由书店决定的。书店说:书店决定的只是订数,而印多少是出版社的事。出版社说:印多了书店不要,最后压在出版社,所以订数就是印数。书店说:你印多少我全得要,销不出去算谁的?只要图书质量好,订数是不成问题的。出版社说:可是,有些质量好有价值的书订数也上不去。书店说:那就看你的宣传工作了;再说,你如果有把握,可以备货呀!……  相似文献   

5.
自八十年代末期起,图书出版业已开始走向低谷,书刊订数出现滑坡,包括靠“官饷”过活的各高校学报也出现订数下降,甚至急骤减少的现象,有的降50%,有的减少了70%。究其下降的主要因素,当然有社会政治、经济大气候的影响,图书商品价格上升,订阅单位不得不减少订数;也存在同类书刊影响的整体效应因素等。但更重要的因素,恐怕还是我们的学  相似文献   

6.
在图书市场订数萎缩,青年读物印数下降之际,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活启示录》丛书却一枝独秀,当年重印3次。其中,《沉思与遐想》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是“上海青年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整套丛书跻身上海青年最喜欢的三套丛书之列。薄薄的小本子,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不显眼的地方出版社,只有三年多编龄、尚未获得职称的“编辑”,1986年不景气的图书订数,……“天时、地利、人和”似无一具备,难怪预测者们都不敢持乐观态度。然而,这套小小的书居然冲破了困难脱颖而出,并成为热  相似文献   

7.
从1987年7月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扫黄”和整顿集个体图书发行渠道之后,作为图书发行主渠道的国营新华书店的销售情况普遍良好,这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在出版发行界反映极佳。但是,由于整个商品市场疲软,图书订数萎缩没有完全解决。一大批书稿由于订数达不到起印点睡在出版社编辑们的案头。  相似文献   

8.
一、经营本版一般图书,是自办发行的出发点 出版社自办发行的历史,是本版一般图书寻求销路开拓市场的历史。随着出版社经济实力的壮大,本版一般图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依靠传统的销售方式,本版一般图书订数却呈下降态势,单纯依靠省级发货店已无法维持本版一般图书的生存。正是在这种困境下,社办发行弥补了省级  相似文献   

9.
对改进出版社发行工作的几点设想王久安当前各出版社通过发行所征订的图书,订数一再减少,订货覆盖率不到5%,使新书难以出版,这是目前出版界最感困难的问题之一。据新华书店总店北京、科技发行所统计,1993年1─9月份征订了1万多种书,平均订数只有1700册...  相似文献   

10.
一般图书主要是指除课本(含大中专教材)、图片类(含年画)以外的各类图书。这类图书从征订到出版的品种数量最多,读者面最宽,但是,销售比重却不到20%,且有每况愈下的趋势(剔除列入文教类和少儿类的教辅读物)。读者喊买书难,作者喊出书难,书店喊卖书难,出版社亦喊出书难。究其原因,过去一直停留在出版社怪书店订数上不来,书店怪出版社选题有偏差,出书质量上不来。尽管店社双方都想尽了办法,仍收效甚微,困境依然是困境,无法走出沼泽地。那么,这令人焦虑的“沼泽地”究竟是缘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1.
出路在于“经销+寄销”王汀江1.经销加寄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的发行都采取“单行线式”的经销制,即不允许销售环节向出版社退书。这样,由于书店必须负担图书库存积压的风险,图书订数每况愈下,图书市场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书店备货少,许多图书不能上架销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出版社的图书销售工作大多还算不上真正的营销,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一直沿用的传统发行模式仍居销售工作的主导地位.这种销售模式的主要做法就是:出版社新书出版后,一般都会向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邮寄订单,或通过各类图书订货会向新华书店发送订单;然后,新华书店业务员根据其所在书店的经营规模、销售品种和销售经验,在订单上填写所需图书的数量;接着,出版社按书店反馈回的订数将本社生产的图书如数发送到书店.由此可见,出版社的图书发货量通常都是根据这些订单反馈的数据来最终确定的,在出版社与书店沟通和交流图书信息的过程中,书店业务员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南宁举办的’93科技图书订货会上,我社参展图书289种,其中定价20元以下的订出17341册,码洋13万元;其中定价20元以上的订出2509册,码洋10万元。两者的订数比是7:1,码洋比是1.3:1。无订数图书99种,占34.3%。按照订单分类,其中无订数率最低的中医药类图书,为5.5%;无订数率最高的是军事医学类图书,为100%;其次是工具类图书,无订数率为66.7%。透过这些数字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卫生图书出版单位只有冲破传统出版、经营模式的束缚,才能生产适销对路的图书,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面是我们的分析与思考。一、对医药卫生图书市场的分析中央对出版社出书范围放开以后,过去所谓的专业出版社的界限将会逐渐冲淡,跨专业  相似文献   

14.
图书订数的一再下降成了出版界的一个十分忧虑的问题,造成订数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几年来图书选题雷同的太多,重复出版的现象相当严重。而在各类图书重复出版的现状中,又以教育读物较为突出。各类图书重复出版的原因一般是互不相同的,如果说某些图书的重复出版是由于信息不灵,不自觉地造成选题撞车的话,则教育读物的重复出版很多时候是明知故犯的。分析教育读物重复出版的原因,进而研究出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扭转,是调整图书结构整顿出版秩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科普图书的编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一是市场竞争激烈,几乎各个出版社都涉足了这个领域,都在争夺这块市场,也确实有一些书给某些出版社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是由于此,随之而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部分选题重复,内容雷同,图书滞销及印数下降。三是有些书质量不高。四是本已不太景气的作者队伍也有因“下海”等原因而更不稳定。面对这种状况怎么办?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按常规办事,任其自然发展;一是认真研究情  相似文献   

16.
(一) 当前,出版工作形势严峻,面临许多困难,迫使出版社纷纷在寻求自救之道。正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着重于加强发行工作的,有着意于多种经营的,有致力于争取企业赞助的……,不过,我想,我们丝毫不能忘记:出版社的根本任务,还是在于出好书。出版社的荣枯盛衰,归根结蒂,是和它出版什么样的图书紧紧联在一起的。目前,要解决图书订数减少,销售下降,财政滑坡等问题,固然需要从改善经营管理等方面努力,但如何适应当前的形势,多出符合读者要求,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好书,则仍是根本之“道”。为此,特别需要重视抓选题。选题,是出书的基础。有了好的选题,才有可能出好书。正如好的庄稼,首先依赖  相似文献   

17.
江苏教育出版社率先于1993年在本省范围内推行发行改革新措施:“经销包退”(“经销”同以前一样,来订数发货划款;“包退”即在一定期限内销不完的图书可直接退货,由出版社退还书款)。经销包退具有寄销制间样的优点,即解除了销售店怕积压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丢掉了库存包袱,提高了图书订数,放开手脚全方位推销,使各类好书有机会与读者见面。同时,经销包退又克服了目前管理水平与寄销制不相适应以及售后付款带来的不积极推销和拖欠货款等弊病。经销包退,实行发货收  相似文献   

18.
从1985年以来,我们出版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图书订数急剧下降,有的书订数仅有几百册或一、二千册,短版活高达70—80%,工厂的机器无法开印,出版社的资金周转不灵……。面对着这一堆严峻的困难,我们社的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中央的有关文件,切实研究了我们面临的客观形势,认识到:只有顺应形势,立志改革,才是唯一出路。那么,改革应该从哪里着手呢?我们紧紧抓住“两个效益”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从思想观念上更新,在实际行动中开拓。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社  相似文献   

19.
落实总发行责任张有能自从进行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以来,“社店关系”(出版社与发货店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直至今日,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社店关系”还是没有真正理顺。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许多发货店的订数大幅度下跌,又一次使“社店关系”处于比较紧张的...  相似文献   

20.
出版社要讲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两者发生矛盾时,社会效益要放在第一位。这是尽人皆知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出版社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置社会效益于不顾,在出书方面,不断掀起这个“热”,那个“热”,出版了一些格调低下的图书,宣扬凶杀、暴力、色情的图书,乃至淫秽书籍。这是为什么?需要从出版社的经营机制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