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在对这一部署予以解读的前提下,刻画出五水共治政策场域,并建构政策拓扑体系,针对五水共治中的各要素划组措施集群。在此基础上,探索政策共同体建设,明确政策共同体的实现目标(形式合法性、民主正当性、技术科学性),以期对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55):191-192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经济发展的背后,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大省,但在经济发达的浙东地区,却存在着水资源匮乏的问题。2013年浙江省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五水共治"的理念,即从"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个方面来解决浙江省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五水共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当前浙江省面临的水资源问题,而是要从治理水资源带来的各种问题入手,推动经济发展,目标是既改良环境,又促进民生保障、经济发展,这也为台州市的污水处理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农村水环境治理是浙江省抓好生态治理,推进“五水共治”的关键工作。以浙西南农村为例,以农民的治水共识、参与行为为视角,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五水共治”新形势下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的动力机制,提出构建政府、村企、农民“三联参与”新格局,提升农民参与治水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王坚  吴朦朦 《大学教育》2023,(18):18-22
为提升民办高校治理水平,探索多元主体共治体系,文章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民办高校的各利益相关者并对其进行分类,探究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民办高校治理的机制。相关研究发现,民办高校的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往往存在外部治理主体多以政府为主、其他利益相关者为辅且现实中容易被其自身及高校管理者所忽视,内部治理机构不完善和权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民办高校应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管理、监督、评估、支持等职能;社会团体参与治理需制度保障、高校认可及增强自身权益意识;民办高校要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合理分配内部责权利,完善内部治理主体的权益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学“共治”管理理念述评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辨析“共治”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美国大学管理的“共治”理念有别于教授治校和大学自治。是指大学各类成员共同参与大学治理。论文全面介绍了“共治”理念在美国大学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大学管理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
大学"共治"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指导美国大学内部权力分配的重要理念与实践原则,但近年来大学"共治"对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回应不力而受到各方的质疑与责难。对此,美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大学采取了促进政府与大学融合、通过立法确定大学的多重使命、建立大学与州政府的伙伴关系、重视大学的市场性行为、组建大学生组织以扩大大学"共治"的参与面等应对措施。因此,美国大学"共治"呈现出以下趋势:政府管制逐渐弱化,形式更加多样,外部影响因素不断增加,教职参与性不断降低,参与人员各司其职等。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的特性决定了生态环境领域特别适合包括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多元共治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思路,具有主体、效率、成本以及制度安排等优势。然而,由于有限理性、利己主义等原因,在生态环境多元共治过程中存在政府环境监管的公信力有待加强、企业环境治理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的能动性不足以及跨部门治理主体间协同性不强等问题,这必然会给多元共治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阻碍。达成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格局,需要从理念、主体、制度与法律等四个层面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8.
社工站建设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针对鞍山市社工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人才队伍建设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发展难题,提出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社工站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宣传平台等措施,将为民服务做在基层、落在一线,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食品药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食品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打造政府监管、企业负责、行业自律、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的多位一体的食药监管社会共治体系,凝聚政府与社会各方共同治理,才能完善食药监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提出了加强人文素养培植的要求,而培植人文素养的关键是要抓好学前阶段的奠基教育。大力实施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的新理念新模式,把握儿童天性未染、善言易入、先入为主的特点,以强化人文教育、厚植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以构建家庭和幼儿园共育共治体制机制为重要保证,切实帮助幼儿筑牢德行之根,养成文明习惯、形成健康心理,在其心灵深处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元共治的理论视角梳理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多元主体责任,针对实验室安全多元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边界和职责、打造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联合治理模式、建立科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和考核机制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路径,为营造安全有序的实验室教学和科研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乡镇企业不断地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重大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就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地正积极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珠海市梅华街道经多年努力创建了“135”社区共治模式,在街道层面设立一个领导机构,社区层面搭建三大社区治理平台,并充分发动五类主体共建共治,从而推动社区善治,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135”社区共治模式符合党和国家基层治理的政策导向,完全具有可复制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面临着很多环境问题,城市水污染和空气污染,还有噪声污染等,这些都是困扰着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的问题。在设计中如何通过水这一介质来缓解城市气温过高,减低热岛效应发生的机率。同时在设计水岸景观时做到既美观又不破坏水域内的生态平衡和小气候环境的变化,还有待于加强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温州精神”?温州精神和温州教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温州精神在教育中如何体现?本文试图从温州精神的解读入手,根据笔者三个月挂职的所看、所听、所感,用局外人的视角解析温州精神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温州商业经济的发展给温州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提出“温州教育对温州商业文化的局部修复”观点。  相似文献   

16.
17.
以“共治”促“自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已成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良性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主体层面,指出我国当前亟须构建一个以高校自律为基础,兼顾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各方参与的研究生质量保障多元共治体系,促进高校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质量文化,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的本质特征是民族自治还是民族共治,学界近年来争论不休。民族自治理论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本质上是自治民族在国家法律范围之内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权是一种天赋权利,民族自治要求自治机关民族化,并拥有一定的"对抗权"。民族共治理论认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本质特征是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共同管理地方公共事务。事实上,仔细权衡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法本意和创制旨趣,民族共治更加符合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初宗旨。民族自治理论不仅混淆民族权利与民族权力之区别,而且其设想的"对抗权"也面临难以言喻的法理困境和操作难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课程改革运动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推动下,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多元利益主体开发知能逐渐觉醒。然而,在多元主体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中却出现了内部主体参与力量失衡、外部主体参与少而薄弱以及主体间合作松散浅表等治理困境。解决这些困境,可以尝试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格局,培植多元主体参与课程开发的文化土壤,探索多元主体参与课程开发的系统模式,建立多元主体参与课程开发的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多元共治是推动加快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撑的重要手段。多元共治是强调服务为本、在多方协作下回归发展目标的系统科学治理模式,与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相契合。通过重构治理运行体系、完善治理结构体系、深化治理研究体系、变革治理制度体系,可不断增进公共利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