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了美。”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价 值。“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既不是人的心灵或意识,可随意创造的,但也不是可以离开人类社会的生活,当成一种物质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它是人类在自己的物质与精神的劳动过程中,逐渐客观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美必须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探求。当然,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他们的探求常常体现在日常的细小的劳动中,所以,小学生的审美教育常常渗透在日常劳动中,日常劳动教育也渗透着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堂好课,不仅使人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而且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表明教学中确确实实存在着美。 学校教学是人类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学美就是现实美,是社会生活美。因为其中灌注了人的创造性的劳动。 怎样创造历史教学的美呢? 美是人们能动地创造地体现社会生活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喜爱和愉悦的具体形象。创造历史教学的美,关键是创造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统一的说法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并改造了自然和社会.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本领.人类的这种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本领,可以称之谓能力.人类的这种能力是一代强似一代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学校教育着重传授人类过去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大量的是间接经验,而不是直接经验.能力培养中大多是模拟科学家和学者的实践过程.而不是直接去参与大量的科学实验.由于学科的不断分化,研习各学科的能力也相应地专门化.历史学科的能力就是指专门研习历史的本领.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实施素质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模式不可忽视构建“学会学习”教学模式.未来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衡量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学习.“会学习”是未来社会人类必需具备的头等本领,是人类生存、生活、创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人的教育首先是“学会学习”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学会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生存、创造、生活的能力问题,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改造自然的能力;“学会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高中数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人类通过劳动,改善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大脑潜能的开发。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力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级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多变的过程,因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种的。各种动力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但在多种动力之中,生产斗争是根本性的动力,它体现如下:(一)生产斗争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是从劳动开始的,有了劳动便开始有了人类。没有生产劳动便不可能有人类,也不可能有人类社会。一旦停止了生产劳动,人类和人类社会就会消失。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表明,它既是阶级斗争史,又是生产斗争史。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生产斗争,以生产斗争为前提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明确地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二)生产斗争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唯一手段,是发展精神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必须劳动才能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向高层次发展,劳动使每个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教育与生产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公民劳动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不可失之须叟的两类基本现象,二者紧密相联。教育离不开劳动,劳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与劳动的教育价值自然关系更加密切。视劳动为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以实现劳动的教育价值为指南组织实施好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劳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人类为了获取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必须劳动。无论哪一个人,除非他坐享别人的劳动果实,那怕要满足自已缩减到最低限度的需要,都必须劳动。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认识创新我们要全面地把握劳动教育的战略地位,加深对大学生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唯物史观看来,劳动创造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社会的人的本质及其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科学劳动观本身已揭示了劳动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战略地位。当前我国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它必然要求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深度开发人力资源。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相似文献   

10.
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一、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根本出发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都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其原因是:1保持先进生产力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要求 教育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并存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本能。一般动物自出生就具有相当精确、严密的本能活动图式,而人的器官原始就是非专门化的,所以,在实践中的自由创造就成为人类最珍贵的特性。大脑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由于人反应机制的未确定性,大脑必须受到外界相应的刺激和对刺激作出反应才能形成人类…  相似文献   

11.
<正>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是我们深刻认识素质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根本出发点。人的脑和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而且是劳动的产物,劳动使人类获得了生存与发展,把资源变成了财富,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新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因此,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无论现  相似文献   

12.
如何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邹克寿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能。劳动教育是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的根本。不劳动,人类就不能生存、繁衍和发展;不劳动,社会就不能进步、繁荣和昌盛。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劳动是人生一桩最紧要的事体。”法国著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进行了辨析与探讨,指出“创造了人本身”的“劳动”并非真正意义上人类的劳动,而只能是人类劳动的萌芽。教育起源于正在形成中的人类个体之间进行的生存经验和技能的模仿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具体包括: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生命生产的形式,劳动也是个人生命生产的形式,二、人在社会合作中生存。主要体现:社会合作是人类自我保存的方式;社会合作是人类劳动的方式;社会合作是满足个人多方面生活需要的方式。三、人在社会环境中发展。1.人类意识和智力是社会劳动的产物;2.个人知识和能力是社会文明成果向个人的内化与转化。  相似文献   

15.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具体包括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人类生命生产的形式 ;劳动也是个人生命生产的形式。二、人在社会合作中生存。主要体现 :社会合作是人类自我保存的方式 ;社会合作是人类劳动的方式 ;社会合作是满足个人多方面生活需要的方式。三、人在社会环境中发展。 1 .人类意识和智力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2 .个人知识和能力是社会文明成果向个人的内化与转化  相似文献   

16.
0劳动对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和品德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途径。第一,小学生的劳动观是他们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小学教育就要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世界观为核心的思想教育,而这一教育的必要途径则是劳动教育。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没有脱离过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劳动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所以小学生共产主义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是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觉。第二,加强培养小学生正确地劳动态度是周世纪的迫切要求。贪图享受不劳而获的思想无时无刻不…  相似文献   

17.
历史作为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从广义上来说,自人类产生以后,先民为了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和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而进行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教育,都是历史教育。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描述了人类最初的历史教育,“最初之史乌乎起?当人类之渐进而形成一族属或一部落也,其族部之长老,每当游猎斗战之隙暇,或值佳辰令节,辄聚其子姓,三三五五,围炉籍草,纵谈己身或先代所经之恐怖所演之武勇……等等,听者娓娓忘卷,兴会飙举,其间有格外奇特之情节可歌可泣者,则蟠镂于听众之脑中,湔拨不去,展转作谈料,历数代而来已,其事迹遂取得史的性质。”在人类学家关于原始部落的描绘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教育情  相似文献   

18.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无论是做人还是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劳动。孩子是终究要独立面对社会,以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从小懂得劳动,学会劳动的孩子,才能独立自如地面对社会,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发展。曾经有一位社会学家对400多名儿童进行了40多  相似文献   

19.
作为类存在物,人是劳动的产物,也是劳动的主体.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社会之所以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人类自由,创造了人类财富,缔造了世界文明.劳动锻炼了人的意志,培养了人的高尚道德.  相似文献   

20.
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总是“社会的人”,人有种种需要,这既是人的本性,也是一种客观范畴。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初始动因,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惟一手段,要想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建立合法的社会条件,去激发社会成员将自身的需要转化为劳动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