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人书”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鲜明印记的一种书籍形式,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小人书”却面临着边缘化的命运.文章从“小人书”的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小人书”发展创新的路径,试图寻找“小人书”与时代的契合点和突破点,以期为其发展创新寻找新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2.
蝴蝶装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装帧是书籍存在的形式。它随着成书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是以别致、新颖的形式,把图书奉献给各个时代的人们。中国图书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装帧形式因成书材料、成书方式和用书方法的不同而发生变更。书籍以竹木为质料时,  相似文献   

3.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尽管在中国书店里小人书展销人气很旺,但是在其他书店里,新近出版的小人书品种和数量却非常有限。 人民美术出版社原副总编孟庆江认为,小人书收藏热,可以促进小人书的发展,但是仅仅片面看重收藏小人书。将会把小人书的创作和出版引上歧途。他说,小人书本来是一种很普及的大众文化形式,现在却变成收藏品,甚至变成了炒作品,对此我感到有些难过。当前小人书热是局部的热,具体讲是热收藏、冷出版、凉创  相似文献   

4.
创造书卷之美——迈入新世纪的中国书籍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 近几年来,中国书籍设计艺术的进步和发展引人瞩目.设计师们从单一的装帧走向书籍整体设计概念的转换,在观念上是极具实质意义的进步.人们意识到书籍艺术本身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书籍形态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具有记录和传达信息知识功能的书籍,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以各种形式和形态演变着,由最早的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竹木的“简册”以及缣帛书、卷轴书直到以纸张为载体的“折叠本”、“线装书”、“盒装书”等,一直发展到如今书籍以六面体的形态为主。当今的书籍还以影像和网络的形态存在着。    相似文献   

6.
日本出版物的宠儿──连环画日本拥有庞大的出版业,每天都有大量印刷精美的报纸、杂志、书籍与读者见面。然而,在日本出版物中,发行量最大的不是那些通俗小说、人间传奇、政治评论和体育杂志等等,而是连环画册,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小人书。连环画册在日本各类出版物中...  相似文献   

7.
交互时代下的书籍装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互时代,传统的书本阅读方式发生改变,互动式的点击阅读方式相对单一型阅读,更能适应现今社会的需求.多元化的形式下,将互动理念和传统阅读方式相结合,形成新型的交互性书籍形态,并在设计中注重新要素和新原则,体现了交互时代书籍装帧的新特色,同时建立了良好的阅读形式,把被动的给予变为主动的交互体验与参与.  相似文献   

8.
雕版印刷术大规模使用之前,古籍多是以抄本方式流传,被称为中国书籍史上的“写本时代”,雕版印刷术广泛使用后,印本图书逐渐代替抄本成为古代书籍传播的主要形式.之后的千余年,抄本继续处于与印本并行的状态,其文物、文献及艺术价值依然被关注和研究.本文对国家图书馆馆藏刻本时代的抄本古籍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进一步挖掘抄本古籍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最早的连环画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故事画.到了清末,石版印刷传人中国广泛应用,使得连环画艺术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页码”是现代书籍中最不起眼,但又最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不过,这种要素并非随书籍出现而出现。中国书籍中最早具有部分页码功能的可能是简册时代的“简号”,但简号与页码又有很大差别,使用也不广泛。纸质时代后的最初数百年中,中国书籍的主要形态是卷轴,但卷轴却没有使用过任何页码符号。较多使用页码的是梵夹装,但数量也不是很大。雕版印刷时代,中国书籍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页码。这应该是中国书籍独立产生的页码,与同一时期西方书籍上的页码没有关联。普及后,页码对书籍的阅读和利用产生了深层次影响。但和西方页码系统相比,中国自主产生的书籍页码系统有一定缺陷。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引入,中国书籍上的页码系统逐渐被取代。  相似文献   

11.
花家明 《图书馆论坛》2007,27(2):178-180,F0003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书籍的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书籍的流通经历了官书垄断、抄写传播和印刷传播等三种主要形式的演变。中国古代书籍的每一种流通形式,都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中国唯一的一家连环画专业出版社——中国连环画出版社诞生的时候,连环画事业正处于低谷。您恐难以想到,这家中央一级、而且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书籍的出版社,至今还用着别人的地盘儿。在一间空间不大、陈设简单(连电话也没有)但却清静整洁的房子里,记者采访了副总编辑陈惠冠。中国的连环画事业起步于本世纪20年代。连环画,并不仅仅是“小人书”,有人往往对其抱有“连环画难登高雅之堂”的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下的书籍设计有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但仍无法回答如何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完成具有个性与特色的现代性品质塑造问题.文章回顾了中国现当代书籍在现代性品质实现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发展初期(清末民初的积极探索)和发展中期(改革开放后的持续努力);以吕敬人和朱赢椿的设计实践为例,探讨了构建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现代性品质的三个路径:以民族文化为基石进行现代性设计、形成具有创新力的现代本土设计范式、弘扬中式美学.当书籍设计界通过群体努力将书籍设计方法、观念、范式等形成系统的、有特色的设计体系时,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现代性品质就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4.
小人书,这种巴掌大小,图文并茂的连环图书,自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首创以来,曾大放光彩,风靡中国半个多世纪,成为大众文化的宠儿。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男女老少手捧一本小人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当今30岁以上的人,都曾受益于小人书,很多人对古今中外名著的热爱,都是从小人书开始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连环画除了个别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动画片外,绝大部分作品仅仅依靠小人书的形式进行销售和传播.因此,连环画形式单一,规模较小,所涉及到的产业面极为有限,这也被认为是连环画衰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发展历程,其中书籍的装帧形式也随之时代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装帧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装帧形式。旋风装出现在唐朝的中叶,在其发展史上仍然存在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跨平台出版的书籍设计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钟隽 《中国出版》2012,(23):36-38
书籍是人类传承文明、交流文化的重要媒介,在人类漫长的发展与进化过程中,书籍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演变:从"甲骨文"到"简策""卷轴""线装书",再到如今装订成册的现代书籍;制造书籍的基本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从造纸术到活字印刷术,再到如今突飞猛进的数字技术。21世纪,人类延续千年的传统阅读习惯与快节奏、多媒体的数字时代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数字书籍、纸质书籍和多媒体读物同时丰富  相似文献   

18.
刘宏发 《大观周刊》2011,(13):123-124
后汉时代,印度佛教文化传入我国,与中土文化发生碰撞。此间既有印度佛教文化对中土文化的影响,又有中文化对佛教文化的吸收、改造。经历了百年的碰撞与融合后,传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不仅得以保存其本旨,还逐渐发展,最终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国佛教文化的主要特色在禅,它构成了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的融摄与表达。本文以中国禅宗史上颇具特色的牛头法融为例,分析区域文化背景下其对印度禅的诠释特点,以管窥印度禅在中国文化体系下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魏刚 《今传媒》2014,(7):133-134
如今,方言节目俨然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极具特色的个性播报使得地域文化不断传承,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更加细节化的表现形式。当然,不可否认,这种形式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使得它的弊端慢慢显现。本文以方言节目为例,对方言播报这种电视节目形式进行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古代版画艺术的发源地,版画的出现远在世界各国之先.仅以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梓行时间刊记的版刻书籍插图--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扉画算起,也比欧洲版画的出现至少要早五百余年,而古代版画作品的丰富遗存,就是以书籍插图形式出现的.自唐至清,各个时代的版刻艺术家,为了适应不同书籍对图版类型的需要,以及大众不同的审美趣味,提高版刻插图的艺术欣赏价值,对它的版式、版型不断进行变革.古籍插图的异彩纷呈,与图版形式的多样化是分不开的.考察古籍插图的版式、版型的渊源流变,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版画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研究中国雕板印刷史、书籍插图史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