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学生对解答分数应用题感到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审题程序混乱,操作意识不强,观察、概括能力较弱。因此,作为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应重视训练学生的解题习惯、技能,重视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重视“关键句”训练,领悟解题规律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与其他应用题不一样。在分数应用题中,抽象的“关键句”分析是理清数量关系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句”,从关键句中找单位“1”,也就是确定标准量,然后再分析相比较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单位“1”已知、未知的情况确定解…  相似文献   

2.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是学生最难理解、最易混淆的一部分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注重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定向训练。 一、找准单位“1”的训练 单位“l”在分数应用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找准单位“1”是正确理解题意的关键。要找准单位“l”,就必须正确理解题中的分率所表示的意义,而分率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量数。可见,理解分率的意义有助于确定单位“1”的量,有助于沟通整个解题思路。这种训练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反映部分量与…  相似文献   

3.
尹汶  晓峰 《辽宁教育》2002,(10):60-61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知识的结构与联系而言,“分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解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依据;确定单位“1”和找准“量、率”对应关系是解析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和切入点;发展思维能力,理清解题思路比具体计算更重要。为引导学生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进行专项思维训练,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思维训练要重在引导,妙在开窍。我们采用的基础性思维训练有以下几种。一、确定单位“1”的训练根据题意确定单位“1”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分析含有分…  相似文献   

4.
分数问题在小学数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小学毕业试题中占着相当高的比例.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出利用“一题多变”解题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分数问题能力的一套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一是信息与问题互相转换,使学生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二是信息不变而问题改变,使学生找准单位“1”的量;三是转变单位“1”的量的地位,让学生体会单位“1”的量作为已知与未知的不同解题方法;四是改变题中分数的作用,使学生分清分数作为分率与具体数量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分数应用题教学小议朱梅分数应用题的特征是,题中除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外,还有表示两个量关系的分数,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分率”。因此在解题思路上也有不同于整、小数应用题之处。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以为要使学生准确解答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6.
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分数乘除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如何确定题中哪个量作为单位“1”,教师可总结出下面的确定方法,学生容易掌握。1.“的几倍”前面的量一般作单位“1”。如“高山乡去年的粮食产量是前年的倍”中的“前年的粮食产量”可作单位“1”。2.“的几分之几”前面的量作单位“1”。如“小明的身高是他爸爸的,可将“他爸爸的身高”看作单位“1”。3“比、是、占、相当于”等词后面的量一般作单位“1”。如“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15%”,可把“去年的收入”看作单位“1”。学生掌握了上面的确定方法,解题时,就可…  相似文献   

7.
在解答复杂的分数(含百分数、下同)应用题时,经常会遇到标准量不一致的情况。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标准量的“转化”训练,使他们能够找到一个解题所需要的标准量,以此与题中的已知条件相对应。如果说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那么进行单位“1”的转化则是解答复杂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了。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对学生进行训练的。 一、换一个量作标准且的练习 1.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2.男生比女生多25%,女生比男生少。3.女生比男生少20%,男生比…  相似文献   

8.
判断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把哪一个量看作单位“1”的量,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一般说,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率的句子中,下面介绍几种寻找标准量的简单方法,供参考。 一、找总量 这种形式一般在句首出现。如:五年级共有学生84人,男生占 ,男生有多少人?这一题中的总量(五年级的人数84人),就是单位“1”的量。因为男生人数就包括在五年级人数中。再如:海水含盐5%中,特定容积的海水重量就是单位“1”的量,也就是题中的总量。 二、找“的”字前面的量 这种形式一般为某种量的几分之几或百…  相似文献   

9.
分数应用题包括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及百分数应用题。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又是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与前面学过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有所不同,尤其是标准量的确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供参考。一、分析题意,确定标准量(单位1或整体1)分数应用题的解题关键就是找出题中的标准量即单位1,找出了单位1,也就抓住了分析分数应用题的重点了。例:(1)甲数是乙数的;(2)乙数比甲数多(3)甲数是乙数的倍;(4)乙数的相当于甲数的(5)乙数的相当于甲数。(1)甲数是乙数的,就是把乙数看作…  相似文献   

10.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引导学生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依据分数应用题的特点,组织专项思维训练,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与经验。常采用的思维训练有以下几种。一、确定单位“1”的训练根据题意确定单位“1”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分析含有分率的句子切入,一是从问句切入。含有分率的句式一般有常规句式和变式句两种,如:说出下面各题中应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1)少先队员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4。(2)科技书本数是文艺书本数的35。(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18。(4)实际投资节…  相似文献   

11.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整个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占有相当重的地位,它既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而这类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又是学生最难掌握的。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交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是用算术法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任何一道分数应用题,无论其数量关系多么复杂,他都是“单位1、比较量、分率”三者的变化,核心是:单位“1”×分率=比较量。包含两点:一是要找准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一般是在含有分率的句子中“是、比、占、相当于……”等字前面的量是比较量,后面的量是表示单…  相似文献   

12.
分数复合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易把握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笔者以为如果能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问题是可望得到解决的。一、在“共性”中寻求基本思路分数复合应用题尽管千变万化,但它总不会离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个知识“点”。较繁杂的分数复合应用题中,学生认为难度大“的是题目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表示单位“1”的数量的题目。  相似文献   

13.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杂,变化大,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题时,确定单位“1”和找对应量与对应分率的关系比较困难。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关键是在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并根据等量关系,确定单位“1”,正确找出对应量及对应分率,从而掌握多种解题方法。1.一个单位“1”的分数应用题。这类分数应用题,学生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单位“1”,从而直接找出对应量和对应分率,正确列出算式。如:食堂运来一批煤,十月份烧了13,十一月份烧了21吨,还剩1吨。这批煤原来有多少吨?学生读题后能马上找出单…  相似文献   

1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点滴高登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用教学方法是;“标准量已知用乘法,标准量未知用除法。”这种教学模式与学生已学的整数应用题的教学法“脱钩”,易形成教学上的“断层”,造成学生解题方法呆板。为此,我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5.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教好这部分内容,做法不一,观点各异。从目前情况看,由个别字词找单位“1”,以单位“1”是否已知定算法,按量率对应列算式的教法仍为部分教师所采用。而且,标准量×分率=比较量等解题公式,对应量、对应分率等术语,使分数应用题越讲越抽象。学生记得住,套得上,却不解其意。解题成了按图索骥,记忆替代了思维,刻板压抑了灵活。  相似文献   

16.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整、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解题方法难以确定,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新课前,必须加强以下基础训练,以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一、说的训练“分数的意义”是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起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九第4-7题。教学目的: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以及这两个量的和或差”的一般分数应用题;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教具准备:1.投影片:复习题(2)。2.小黑板:复习题()和补充的复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用投影仪出示复习题(2):“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白兔和黑免各有多少只?”要求学生自行列式并计算,师生共同订正。教师小结:这道复习题含有两个未…  相似文献   

18.
在第十一册的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应用题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题型 :“已知某数 ,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已知甲数 ,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求乙数” ,“甲比乙多几分之几 ,求乙比甲少几分之几”……像这类题目 ,学生在做题时 ,容易混淆 ,不知该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计算。那么 ,我们能不能教给学生一种简易的判断和计算方法呢 ?  一、找单位“1”的方法  在分数应用题中 ,只要能找出单位“1” ,解题时就变得浅显多了。如何确定单位“1” ,我们注意观察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如“是”、“的”、“比”、“相当于”等 ,并把他们划出来 ,其中…  相似文献   

19.
解分数应用题时,指导学生合理地选择单位“1”,能够启迪他们的思维,打开他们的广阔的解题思路。判断单位“1”是教学中的难点。分数乘除法中的复合应用题,由于条件增多,数量关系也就比较复杂,这就使单位“1”的判断增加了困难。有人主张,在“比”字的后面出现的量就是单位“1”。例如,“今年比去年增产几分之几”,“去年”在“比”的后面,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  相似文献   

20.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杂,变化大,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题时,确定单位“1”和找对应量与对应分率的关系比较困难。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关键是在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并根据等量关系,确定单位“1”,正确找出对应量及对应分率,从而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