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中医院校英语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首先,分析了医学人文学和医学人文素养的内涵,综述了国内外医学人文研究、教育现状,以及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与研究现状。然后,具体探讨了如何在中医院校英语教学、科研和语言实践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以培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最后得出结论,高等中医院校中的英语教学应当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人文特色,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将医学人文学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2.
医学人文教育应为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认真回顾和总结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结合中医药学自身特点,切实加强中医药院校的人文教育,以便更好地在中医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满足新时代和新环境对中医药专业人员的人文素质要求。文章从认识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诸多问题和从多方面构建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中医药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重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人文教育,有相当数量学生人文素质较低,难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要树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深化人文教育改革,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从医学与艺术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文艺术教育体系缺乏的问题.围绕医学高职高专的教育特殊性和专业特点,提出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符合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文艺术教育体系,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从医学与艺术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文艺术教育体系缺乏的问题。围绕医学高职高专的教育特殊性和专业特点,提出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符合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文艺术教育体系,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韩胜难  吴瑾 《成人教育》2012,32(5):101-102
随着高级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日渐成熟,许多教育者逐渐提出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有的提出在高职教育中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中人才的培养,增强我国高职教育的竞争力,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文章通过提出高职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分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最后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展开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将人文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导致人文教育缺失,这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上都表现得极为明显。高职人文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在办学理念上注重人文关怀,在课程设置上促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人文教育专业在高师院校中陆续开设起来,但在开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如何实现旧有观念向新的理念转变的问题。通过深刻探讨人文学科教育的内涵,高师人文教育专业历史课程体系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在历史教学环节中引进整体史观,二是在实践环节中加强多学科融合的同时,凸显历史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职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出发,讨论了当前在职业技术教育向高层次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中,如何渗透人文关怀,实施人文教育。分四个方面作了阐述,旨在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懂专业技术、又具人文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公民。  相似文献   

10.
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能力的培养再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高等教育认识上的深化。在现实中,构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理工院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在认知上存在问题,本文认为在占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专业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使科学人文化是最佳选择。通过转变专业教师认识,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在课堂教学每个环节渗透人文教育,是理工科院校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重要途径,而专业课教师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两个方面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性理念进行了探究,首先,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确立导向性原则;其次,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高校整体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确立融合性原则.旨在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视角,提出“人文知识”不等同于“人文精神”,前者是知识的记忆性,后者是批判性思考性的一种思考态度与方法。“人文精神”是贯穿所有学科的,尤以医学教育最能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之重要。  相似文献   

13.
医学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时期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然选择。目前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教育存在着学科背景单一化,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师资队伍数量匮乏和质量不高,人文教育课的学时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解决对策:转变教育思想,摒弃陈旧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完善培养方案;加强学科建设,整合师资力量;依托校园文化,营造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14.
浅谈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医疗纠纷防范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慕军 《高教论坛》2005,(4):28-30,33
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素养,改善医德医风,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文章就如何认识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澄清学校制度设计的诸多前提假设对确保学校管理的有序与健康开展是很有必要的.从人性论、行为模式及理性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学校制度设计的诸种假设,认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既有人们在一般意义上对诸种假设的理解,又有对其在教育领域中的特殊性把握.其基本的认识之一可能是:学校制度设计应该建基于富有积极人性的假设;始终针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行为的可能性展开;并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Recognising the broader role and impact of engineer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makes it necessary to rethink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its purpose of service to humanity and to the common good. From this perspective, future engineers need a mor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that is not only bound to the technical area but also incorporates critical reflection and ethical education. With the objective of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present study analyses the official mission of Portugu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fering engineering courses to identify current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ceptions and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in them to the service to humanity view.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dominant conception is centred on the economic view of engineering and of the engineer. These results reinforce the need to build a new perspective that strengthens the role of engineering as a service to humanity,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ommon good.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高校素质教育永恒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更应强调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理应成为其永恒的价值追求.作为教育者要树立人文教育意识;作为被教育者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要营造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班级小环境及人文校园大环境.  相似文献   

18.
倪娟  沈健 《学科教育》2009,(4):36-46
理科教育的人文化历程可以揭示当前理科教育变革之基本理念“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之应有要义。在理科教育变革的政策文件与实践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并非指以文科的方式进行理科教育。通过比较中西方科学与人文的不同传统及其影响下的不同现实,可为当前理科教育变革指出适合的人文路径。我国的教育传统与现实决定了理科教育应当肩负科学的人文使命,但此处的人文当是科学精神基础之上的人文精神,在理科教育中强调对科学本质及科学探究的理解、提倡“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重视理科教学中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PS)等,都是理科教育人文化的具体的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两种文化”与新世纪人文教育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科学与人的分野与冲突这一“两种化”理论为化视野,讨论了教育学所面临的化挑战及人教育在新世纪的未来前景,本以为,尽管20世纪末期,“两种化”的冲突似乎变得更为激烈,但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人主义正在走向它的复兴,相应地,人教育也在努力寻找它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20.
宋紫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6):138-140
近几年来,在社会大力倡导广泛开展人文教育的形势下,人文教育专业在办学的理念上出现了有把人文教育专业等同于人文教育的倾向,对此,就人文教育专业的内涵、人文教育的中文方向以及教育实习等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