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塑造着人脑,人脑也建构着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文化、脑与教育的关系拓展了新的领域。对"文化中的脑"与"脑中的文化"的关注已经推动了人类学的新分支——"神经人类学"的诞生。在人类学的启迪下,中国教育神经科学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文化族群中儿童学习的内在机制的理解,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教育实践和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教育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是运用人类学的观点、方法来研究各种社会形态中的教育现象的教育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教育人类学是形成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学科,尽管它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但作为一门科学,它还是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该领域的第一  相似文献   

3.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学习革命的时代,一个文化理解的时代,一个学习革命与文化理解交互的教育变革时代。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已逾十年,十年之中,科学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实践,诸如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重视在儿童前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教学,面向全体儿童等。应当看到,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教育是国际化的,人们对于科学文化、科学本质、儿童认知发展等认识的发展也影响着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国际科学教育的文化交互也促进了我国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悄然变革:科学教学内容从过去强调了解科学事实和信息,变为强调理解科学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将过去教学中把科学知识和过程相割裂,变为强调科学多方面综合在一起学习;将动手探究作为课程主要方式的“做”科学,变为让学生在真实探究基础上作为论据和解释的“理解”科学等。  相似文献   

4.
"科学"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基于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所提倡的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的精神,探讨幼儿教师在职前教育中,如何通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升科学教育素质,提高从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对儿童教育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研究是儿童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类学从多学科视角研究文化的个体生成与教育发生的可能性,揭示人类个体的成长特点与机制,从不同角度表达对文化的认识.同时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儿童教育及其研究富有方法论启示.从人类学角度审视儿童教育既有助于我们形成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同时也对儿童教育中的文化选择及课程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中对探究性学习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 ,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 ,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 ,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内在的统一。科学课程是以探究为基础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的养成。因此 ,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一、科学课程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 ,通过…  相似文献   

7.
对学术界有关科学精神提法的源流、科学精神的定义和内涵、私扬科学精神的意义和方法的研究和讨论进行归纳和综述,指出科学精神概念的实质是一个人文概念,弘扬科学精神需要辩证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形成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救治国家危亡、实现国家富强的背景下,集中体现在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其内涵不仅仅是单纯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更是对科学精神的提倡和科学方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繁殖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儿童关于繁殖的朴素生物学理论是儿童对生物繁殖概念非正式、朴素的理解。本研究参照既有的典型测验检测了48位3~5岁儿童对生物繁殖的本体区分、解释和预测能力,并结合儿童访谈分析了学前儿童对繁殖现象的因果解释机制。研究发现,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形成与领域熟悉度有关,相比动物和人,儿童对植物繁殖概念的认知欠缺科学性,4~5岁是幼儿关于繁殖的朴素生物学理论形成的关键期。访谈发现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形成和转变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学习的共同结果。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在充分理解幼儿认知特征的基础上为儿童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以支持性回应、信任性指导培养儿童积极的科学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潘文清 《科学课》2014,(5):12-13
儿童在生活中总有些由直觉形成的非科学的想法,如果这些想法得不到有效纠正,会干扰他们以后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应当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特别是他们认知过程中的认知监控与认知调节。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收集证据,用实证去检验他们对所研究的现象和知识的理解,质疑和运用批判思维阐述观点和提出解释,增强元认知能力,提高科学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应该强调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双重学科属性,即人类学的部门学科和教育科学的基础性学科.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精神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田野精神,善待别人、尊重他者的包容精神及兴教为民、旨在智民的人本精神.如此框定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精神,有利于加速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性转型和教育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学的人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主体建构,关心人的存在和命运,关心人的独立、解放、平等和自由的现代精神;学的人学底蕴则是学人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实质上说是一场“人的解放”运动,正是出于这一精神的要求,周作人对西方文化人类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中心构建了他独特的知识体系。他对中国国民性的富于穿透力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受到的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滋养,正是文化人类学使周作人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本位主义”,跟整个20世纪的“人”的觉醒与解放运动完成了精神呼应,它同时也垫高了周作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民性的观照视点,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学视野下的民族和民族精神,同样具有经济的特征:满足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民族成员的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达成这些经济目标,一个民族需要有效组织民族成员的共同行动,民族精神正是民族成员达成共同行动的有效调节机制。民族精神的作用除了是民族成员共同行动的调节机制外,它还是民族内部社会秩序的公正的旁观者和民族的文化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5.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展示艺术与人类、与自然、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从而进一步地认识艺术,认识艺术中的人的文化精神与文化本质表现。  相似文献   

16.
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方针”和“人类文化向艺术更高层次的转向”等学术思想,蕴涵着中国传统诗性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实践层面上对美学和人类学的科际整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说明美学与人类学的科际整合是学科发展的逻辑结果,兼备诗性精神和美学情怀,是重建信息时代和谐、宽容、劲健的人文世界的一个理想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运用法律人类学方法对于精神疾病进行了重新解读,认为精神病其实只是与主体所在化相对的一种异己感。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多元和宽容,这是一种真正的自由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艺术人类学更关注的是艺术的全球性和全人类性,从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艺术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展示艺术与人类、自然、社会的相互联系,从而进一步认识艺术,认识艺术中的人的文化精神与文化本质表现。在知识全球化时代,艺术人类学研究更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指路经》是一部艺术品味较高的文学作品,是一部历史渊源、宗教文化积淀很深的经典文集,是反映祖先迁徒路线图的祭经。各地彝族《指路经》范围广泛,内容不尽一致,各有特点。选取威宁《指路经》为切入点,在理论方面用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获取调查资料,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即文化人类学和文学两学科交叉对其分析,从而揭示原始宗教信仰对威宁彝族精神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其意蕴不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刻反映,更是对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新的理论形态。文章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出发,深入剖析“以人为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