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有后现代课程观的研究成果,体现了目标向过程的转向、多尔课程观的实践价值及在课程要素中的体现。分析当下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课程的影响,对反思的再反思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展开对后现代课程观的反思,从基于课程开发过程的维度转向基于课程传播方式的维度,试图提出后现代课程观的新解,即新的学习方式,如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新的学习环境变革,如在线课程的来袭等;新的文化危机,如对“课程消费文化”的抵御等。  相似文献   

2.
当利用远程开放教育培养培训教师成为普遍做法的同时,师范教育课程的实践性的表达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课程的实践性必须由技术性实践转向教育实践智慧语境下的课程实践,以教学实践反思为有效路径,把教育和教师生活有机统一,打破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隔离,理论学习和实践分离,使教学实践由最后环节化为学习生活实践交互作用的本然与常态。  相似文献   

3.
课程研究课程理论的自主创新发展与课程改革实践的科学推进教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特色教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实践研究中小学各科课程教材与教学  相似文献   

4.
西方课程研究的复杂性取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向是在"概念重建运动"逐步深入、对现代课程理论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的背景下,借鉴复杂理论、混沌理论等研究复杂系统的研究成果对现代课程研究中简单思维的自发纠偏,进而实现课程研究的复杂性自觉的跨学科对话。深入分析这场课程研究范式变革的主要观点与核心论题有必要从其课程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知识论三个维度来剖析这场复杂性转向的旨趣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影响课程与教学理论建设和实践的重要因素,过去的教育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关系,就有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因此,反思当前课程与教学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合理的课程与教学关系,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数据库系统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该课程目前存在教学内容组织不科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考核评估方式单一等问题。以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数据库系统课程的教学为例,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进行调整,精炼理论教学内容,理论课时由原来的44课时调整为36课时,而增加了8学时的工程实践课。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从灌输式教学转向自主学习型教学,从理论教学为主转向工程实践教学为主,从大众化教学转向个性化教学,从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向创新型教学;同时,对课程评价方法也进行了改革。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层出不穷,为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输入了新鲜血液.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现主流学习范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要想有效实现新课程总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对这些新的做法仍需要不断加以反思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布鲁纳的课程理论:从美妙理想回归现实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纳课程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由结构课程理论向人本主义课程观的转向。这种转向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社会背景的变化,对学科结构运动的反思以及结构课程理论本身所具有的人本主义倾向。这种转向代表了布鲁纳课程理论从美妙理想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它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者及教育研究者们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教育改革应结合社会发展;教育应回归生活;教育研究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以课程实施为主题,交流和分享了各地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成果、实践探索经验,以及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反思与改进建议,从多个视角分别探讨了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地方及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以及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研究等三个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内学术界对国际课程研究主题目前没有引起高度关注。通过分析国际SSCI收录的权威学术期刊《课程探究》发表的学术研究性论文可以发现,国际课程研究的主题聚焦于:教学实践转化研究、思想理论探析、课程改革的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主体研究五个层面。未来我国课程研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重视课程研究领域中的教学品质,将教与学的学术研究实践化;第二,课程研究视域有待于完善提升;第三,继续重视课程理论原创新、本土课程实践转化、课程变革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相关主题深入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国内学术界对国际课程研究主题目前没有引起高度关注。通过分析国际SSCI收录的权威学术期刊《课程探究》发表的学术研究性论文可以发现,国际课程研究的主题聚焦于:教学实践转化研究、思想理论探析、课程改革的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主体研究五个层面。未来我国课程研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重视课程研究领域中的教学品质,将教与学的学术研究实践化;第二,课程研究视域有待于完善提升;第三,继续重视课程理论原创新、本土课程实践转化、课程变革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相关主题深入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与教学研究》是王鉴教授基于多年对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以及开展课题实践研究的思考和系统总结。论著通过大量鲜活的实践案例分析,对课程改革、教师发展、课堂研究以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作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本理论问题,长久以来存在多种声音。不同视角下的“课程”与“教学”及两者的关系存在差异,因此,从实践话语体系、政策话语体系与理论话语体系三个不同的视角对“课程”与“教学”及两者关系展开新论,在多元话语体系下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与回答。  相似文献   

14.
当前职教课程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践性的角度,从职教课程的研究领域、开发主体、课程水平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课程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这个问题进行了反思,深入探讨了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相互脱节的内在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一、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意义与价值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研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包括 2 0世纪 90年代美国“核心知识课程”的实施、人本主义的课程教学思想等都为我们进行课程教学整合的探讨明确了方向 ,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近几年来 ,国内学者对国外有关课程教学整合的理论多有介绍 ,并据此对我国的课程实践进行了认真地检讨和反思。但总的来说 ,基于我国文化传统和教育现状的深入研究还太少 ,尤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起步的时候 ,深入具体地开展课程教学一体化的研究 ,无论是对促进新课程的实施还是对课程教学理论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本次学术研讨会围绕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课程研究与文化、教师与校本、教学与评价等几个议题展开。会议总结了课程改革实施的进程、特征及动力机制,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推进策略及课程政策制订机制进行了反思,对课程改革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会议代表认为应当确立知识的教育学立场,实现知识教学价值的丰富性,应当对课程改革文化重建论进行反思与批判,但要关注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会议代表认为教师应提高课程理解能力,教师要改变流水线式工作模式,学会教学反思的策略和技能,要通过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促进教师赋权增能。会议代表认为要加强教学与评价内在关联机制的研究,要改变目前我国高考方案的制定缺乏基础性学理研究的现状,加强考试研究,正确处理考试与素质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与教学改革 ,我们必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本文第一部分探讨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以及两者出现差距的原因 ;第二部分探讨实践者研究 (或教师研究 )作为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之一个取向 ,并根据有关文献探究 ,将实践者研究的目的、与学术研究的关联、沟通方式组成一个初步架构 ,亦会讨论香港一些实践者研究 (如行动研究 )的例子 ;第三部分探讨课程与教学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取向如何在实践层面有助于课程与教学改革 ,并对学术的理解 ,以及大学与学校建立伙伴关系的定位作一审视。  相似文献   

18.
当前职教课程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践性的角度,从职教课程的研究领域、开发主体、课程水平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课程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这个问题进行了反思,深入探讨了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相互脱节的内在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的争论经历了从“数量”到“逻辑”两个阶段。尽管在学术领域实践话语占据了主导,在实践领域却是学科话语占据着主体。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从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阶段。职业教育课程从学科话语到实践话语的转换,实际上意味着思考课程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打破从理论到实践的机械课程设计思路,转向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来建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22,(1):109-112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要求,全国高校正扎实推进大思政体系建设。本文以高校“征信”课程为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式、课程考核与教学反思等方面设计“征信”课程思政教学。本文首先通过挖掘“征信”程体系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德育目标设置;然后形成与之相关的案例集进行课堂实践,构建包含思政的评价模式,形成教学反思;最终构筑“六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结果可为实现新时代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以及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