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用情感感染学生,一直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语文教师若能用情上课,披情入文,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既然如此,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用激情点燃激情呢?  相似文献   

2.
<正>情感是语文的底色,语文课往往是靠情感获得力量的。注重情感既是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促进手段。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情感,语文教师要有情感,如何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应该是语文教师执著的追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带着激情走进学生的课堂,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在绽放着师生情感互动的火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加深感悟,张扬个性,升华思想,从而促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情感的教学,情感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用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推进阅读教学,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强调情感。教师在阅读课堂上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和学生形成情感共鸣,是增强阅读效果,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其人性和情感性,要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每一节课堂都应该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历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情感和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性和情感性,关注课堂情感,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和活力,充满激情,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的生命历程。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感情的学科,它是有生命的,语文学习应该在充满活力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情感和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性和情感性,关注课堂情感,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和活力,充满激情,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的生命历程.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感情的学科,它是有生命的,语文学习应该在充满活力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情感和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刘苗 《阅读与鉴赏》2011,(12):27-27
语文是科学.语文课堂是艺术.语文充满形象思维,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用心营造充满兴趣的学习情境.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放飞灵性的翅膀,让课堂激情飞扬、焕发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舞台变得精彩?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教学就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要依据不同的问题,准确地把课文的情感基调和创立主题的情感倾向,通过准确、丰富的情感语言、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以达到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渗透。一、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情感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精练准确,生动丰富,还要风趣幽默、充满激情,必要时应加上模仿动作,如用手形、面部表情和走路的姿势等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文体裁、内容和要求恰当地选择自己的教学语言,要尽量用生动、新颖、优美的词汇来组合自己的语言,力…  相似文献   

10.
何玉智 《学周刊C版》2020,(1):105-105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语文教学没有了涌动的情感,就是一潭死水.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都饱含深厚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要善于创设情境,渲染情感,并合理引导,使学生从语中悟情,从而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语文教学没有了涌动的情感,就是一潭死水。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都饱含深厚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要善于创设情境,渲染情感,并合理引导,使学生从语中悟情,从而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作文的思想、认识、态度、情感、个性等情况和特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批语方式,讲究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情感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实现既是师生间文字双向交流的一种形式,又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牢牢  相似文献   

13.
激情教学是目前小学课堂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方式,以教师的激情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因此,对教师自身的"激情"有着更高的要求。以课堂激情教学的优势展开,深入探讨实现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激情教学的措施,以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对于语文课堂而言,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围绕三个维度,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训练,谈谈体会和思考。一、注重情感,讲究趣度语文的情感性,是其基本特性。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个人情感,学生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有切身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注意力倾向于学生,放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点上,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环节,挖掘其中的一个点,带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师讲究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三个方面的特点——形象性、启发性、情感性进行了论述。从描述语、修辞手法、谈谐幽默的语言、秀美工整的语言四个方面进行形象性分析;从创造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巧妙设疑启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三个方面进行启发性分析;从使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摩角度进行情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杨高鹏 《成才之路》2010,(27):100-100
情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灵魂。重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必须,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初中生年龄较小,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然界万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蓄着探究社会、自然、人类种种奥秘的热情与冲动,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并利用学生的情感特点,结合语文学科突出情感性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语文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完善学生自我人格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1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师语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1情感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进入角色,挥洒真情是教学语言艺术的根本。同样一句话,教师用饱含感情的话语说出与面无表情白开水似的话语说出,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前者给学生深深的心灵震撼,并且是潜移默化而持久的,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以情感性语言吸引人是好的教学的显性媒介。因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让学生具有高尚的情趣。这符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也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章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叙事记人,都记录着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融入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文本所表达的情境中。1.范读——再现情感。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一定的感情,教师要通过范…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语言教学活动,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恐惧感.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语文课,激活语文课堂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教师积极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它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责任,同时语文也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今天就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做一下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