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际吸引在教育中的作用文/唐福康在教学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师生的交往,甚至会进一步影响教学效果。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就是人际关系中所存在的人际吸引在起作用。所谓人际吸引是师生之间的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它是师生关系的一种积极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浅谈人际吸引规律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人际交往和人际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际吸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一、人际吸引规律的主要内容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他人的一种积极态度,是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人际吸引的主导成分是人的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人际吸引中起主导作用。人与人之间是吸引还是排斥,是喜欢还是厌恶,除了受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之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还受其它一些更为直接、具体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人们之间吸引或排斥的基本…  相似文献   

3.
“心理距离”是一个用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和相互理解程度的深浅度的概念.本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就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人际心理距离的表现、成因、以及对策进行综述,意在使后人能更加清晰的认识以及继续研究心理距离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际空间距离语是人类体态语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人与人相处时、总是根据某个时刻对他人的感情而选择彼此间的某种距离,也总是按照人际关系的和谐、亲疏程度而有意无意地调节着与他人相隔的距离。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因身体位置的移动而引起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变化,如同教师的表情、眼神、手势一样,传递着某种信息,表达出某种感情,也是一种无声的态势语言。在课堂上,教师的空间距离语时时刻刻起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应,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并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教学中空间距离语的特性,按…  相似文献   

5.
距离,是一种物理现象,更是一种人际学问,它还是男女职员工作中可能碰上的问题.在小小的办公空间中,人来人往,彼此的距离该如何掌握?和同事刻意保持距离,隔得远远的,会被认为“太冷淡“;太接近,则可能承担“性骚扰“的罪名.可见“距离“不只是物理问题,更是心理的、社会的、影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复杂问题.两性之间的距离,更是一个敏感而又微妙的问题,处理得不好,会形成心头疙瘩和人际障碍,对组织运作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距离”探析汪松发心理距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产主的一种情感体验。具有这种情感体验的人,常常认为人与人之间感情淡薄.交往困难,思想鸿沟难以逾越。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一旦产主了心理距离感,严重的会导致感情冷漠,精神麻木,毁坏学业。影响前程...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理念:心理边界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内斯特·哈特曼(Ernest Hartman)提出,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这种界限用于区别自我、保护自尊,从而保持社交心理舒适。心理边界清晰的人,即使面对再多的问题冲突,也能保持稳定的人际距离,不影响正常交往。反之,心理边界模糊的人会经常把他人拉进自己的界限内,也常常把  相似文献   

8.
一、青少年人际困扰及其成因 人际困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关系不和谐、交往不协调,伴有焦虑、孤独、自卑、抑郁、苦闷等消极情绪的体验过程。人际困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我国心理卫生学家丁瓒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变,主要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因此,分析和探讨青少年人际困扰的原因及战胜策略,对有的放矢地指导青少年克教育观念使得师生之间易出现鸿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Birch 等人的研究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使青少年产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人际退缩,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并且出现攻击性行为,从而影响其人际关系和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9.
牛丽艳 《学周刊C版》2014,(1):197-197
正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目的赖以实现,教育内容得以完成的基点和关键所在。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下,师生关系是否良好,感情是否融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感情沟通艺术和交往原则。这对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虽要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改变学生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或后现代主义时代 ,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 ,尤其是传播媒体的高度现代化已使我们居住的世界产生急剧的变化 ,不同国界的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 ,国际间跨文化之间的对话越来越频繁 ,时空变得如此之小。人际间的交际不再局限于周围熟悉的人 ,而是不同文化的 ,完全陌生的 ,不同人种 ,不同国籍的人际交际。与不同文化的人们交往已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然而即便如此 ,人们心理上的距离仍然存在 ,即使人们共同享用同一种语言也无法缩短这距离 ,这种距离存在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障碍。胡文仲曾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可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学校的面貌。那么,怎样构建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下面,我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不泯的童心教师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有差距,这往往成了师生沟通的一道障碍,如果我们能打破年龄障碍,就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感情融合,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依据发展心理学观点,儿童与成人的关系要经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亲近成人的依附时期;第二,摆脱成人束缚的反抗时期;第三,获得独立地位结束反抗的自立时期。青少年学生处于第二个发展期,即通常说的“心理断乳期”,他们与成人之间往往发生较多的心理冲突与人际障碍,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广大教师与家长迫切需要有关减少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冲突的理论咨询。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是由认知、情感及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在这三种因素中,情感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它制约着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亲疏程度,是人际关系亲密性、深刻性及持久性的主要调节器,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人际吸引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一、心理换位的意义心理换位,指的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和体验事物,以达到缩短人我之间心理距离,正确认识和理解他人的目的。象我们将要讨论的馆员与读者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体现着心理换位这种关系。馆员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心理换位,可以促使自己对读者的思想感情发生积极的变化,有利于正确认识和理解读者的心态和行为,对缩短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融洽与读者的人际关  相似文献   

14.
编前按: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期以“师生心理距离现状探究“和“如何构建共享师生关系“两篇文章来抛砖引玉,与读者同思索,共探讨.   师生心理距离作为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对师生心理距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师生之间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沟通与交流,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师生心理距离是一个很难把握又趋于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教科书在变、教师的理念在变、学生的观念在变,师生交往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非常躁动和诡秘.这样,师生心理距离逐渐成为教育教学中应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与人在交往中,大都是在心理上给自己保留一定的心理空间,由此便产生了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又必须尽力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因为只有学生同教师之间在感情上亲近了,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诱发学生的向师心理作为施教的重要原则,努力缩短自己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班主任老师尤其应该如此。在具体操作中,我的体会有以下三点:一、克服权威心理,对学生友爱相待教师都十分重视自己在学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借鉴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距离进行了阐述。将接纳认同程度作为心理距离的核心概念进行定义;区分人际心理距离中的心理关系和现实关系;综合前人研究和初步尝试,试图建立人际心理距离模型;从人际心理距离是单向还是双向来具体探讨、并对心理距离和疏离感进行区分;之后,对人际心理距离的测量方法进行综述,并就人际心理距离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尤靖希 《人民教育》2012,(24):28-30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在特定空间里的距离,传达着丰富的人际关系信息。体态语言专家马兰德罗指出:"通过空间的使用,人们传递出从地位、身份到兴趣爱好的种种信息。"国外对"个人空间"使用所进行的研究,称之为空间语言学。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拥有"个人空间","个人空间"的大小与人的地位、影响力密切相关。与"个人空间"紧密相连的是"人际距离"。所谓"人际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距离的远近,这种距离折射着人际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校学习容易产生两种“心理距离”:一是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大多产生于教材内容抽象程度较高之时,或教师纯客观地抽象地“分析”、灌输,使学生难以形成真切感受之时。二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虽然经常同处一个空间,但他们之间由于多种原因会有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不敢或不想接近老师,也就不可能对老师所教的知识产生兴趣。因此,老师决不能忽视自己与学生之间所处的人际情境的现状。这两种距离一旦形成,学生就会拒绝学习,或者即使学习,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缩短这两种心理距离,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19.
将对方引入自己的权力或感情范围内即为“诱导”。这是一种寻找条件或机会以求能够驾驭对方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技巧。人际心理学中把能使人动摇的根本力量分为6种社会力量。这6种力量越相互补充,越能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初,我给高二(2)班上了一节课———《影响人际吸引的条件》。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喜欢,尤其是高二的学生,由于生理的变化,他们已经从儿童变成青年男女,不仅在外观上与过去不同,内心也开始萌发强烈的自我意识,并飞速增强,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喜欢。在心理学上,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称为人际吸引(Interpersona attraction),人际吸引是人们之间建立交往关系的基础。有个好人缘的确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也许还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基于以上考虑,我选定此课题,以期给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带来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