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89年11月10日至13日,包头师专美术系师生赴敦煌参观学习。师生们目睹千余年的敦煌石窟艺术惊叹不已,但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尤其是年青美术工作者,在这辉煌灿烂、技艺高超的宗教艺术作品面前,又觉茫然迷惑,不知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段文杰先生在百忙中于11月12日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关于敦煌艺术及与其有关的一些问题,指导师生们理解和学习敦煌艺术。问答析疑,生动活泼。段文杰先生的见解,对青年美术工作者是很有启发的,包头师专的师生们一致认为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并纪念为敦煌艺术研究事业奉献一生的李其琼先生,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艺缘》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14年8月出版。该书是关于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画家李其琼先生一生绘画作品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全书分为两册:《李其琼绘画集》、《李其琼论文选》。《李其琼绘画集》主要汇集了李其琼先生临摹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以及李其琼生前未完成的部分速写和线描画稿,展现了李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  相似文献   

3.
阳春四月,敦煌莫高窟春色满园,景色宜人,杏花桃花竞相开放,飘逸着阵阵馨香,洋溢着热情的气氛。4月16日上午9时,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一行驱车来到莫高窟参观访问。诗琳通公主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艺术很有兴趣,特别对丝绸之路文化更感兴趣,这次西行专程访问丝路重镇敦煌,是为了撰写一部有关丝绸之路的书。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研究员对公主一行访问莫高窟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客人们介绍了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旅游开放等情况。参观洞窟时,段文杰院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敦煌石窟艺术。诗琳通公主对敦煌精美的佛教艺术不时称誉,惊叹不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博士的敦煌学专著<敦煌艺术十讲>,该书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和探讨了敦煌艺术,内容涉及敦煌石窟壁画、彩塑艺术以及敦煌写本书法艺术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敦煌艺术的认识理解,并以敦煌与中国文化交融的视角,阐述了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者将敦煌艺术、中国文化艺术与史迹交替呈现,为读者理清了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脉络及界定.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精神,“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敦煌研究院成立“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组,论证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的总体目标、实施原则、数字化标准、数字资源获取模式和实施步骤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东京举行敦煌艺术展赵声良作为敦煌研究院建立5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以“沙漠中的美术馆——永远的敦煌”为题目的敦煌艺术展览于1996年10月26日在东京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本次展览是由中国敦煌研究院、日本东京都美术馆、朝日新闻社、朝日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中...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大学校长、人工智能专家潘云鹤院士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教授为首的敦煌学专家和计算机专家们出于探索使用信息技术保存古老敦煌石窟艺术方法的共同兴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部的支持下,经过了4年的辛勤劳动和通力合作,创造性地完成了“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及艺术复原”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敦煌·真实与虚拟》一书,既是该项目工作的重要部分,更是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敦煌研究和保护的成果的全面与综合的展示。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前三章为第一部分,由敦煌研究院撰写。它分别介绍敦煌石窟艺…  相似文献   

8.
画家、敦煌艺术研究资深学者、我国著名敦煌学家、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常书鸿先生遗孀李承仙 ,2 0 0 3年 8月 2 8日病逝于北京 ,享年 79岁。李承仙 1 946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奔赴甘肃敦煌莫高窟 ,从事洞窟壁画的临摹工作 ,与常书鸿先生珠联璧合 ,致力于敦煌艺术研究半个多世纪 ,他们临摹的敦煌壁画及个人作品蜚声海内外。李先生生前为国家文物局研究员 ,为发掘、研究敦煌艺术奉献出了毕生精力。敦煌学家李承仙病逝  相似文献   

9.
《中学文科》2000,(10):48-48
是谁绘成了堪称世界艺术瑰宝的敦煌壁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德说,根据对壁画题记和敦煌文献的研究,大约只有公元10世纪左右的壁画画师有零星资料,而在4世纪至9世纪的壁画中,找不到关于作者的任何资料。此外,无法确定绝大部分敦煌壁画作者的另一个困难是,宋代以前的画师们一般没有落款。在壁画的所有题记中,也很难见到有关画师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3-15日,由东华大学、敦煌研究院及上海市长宁区政府,中华全国纺织服装商会主办的”中国服饰史研究与敦煌学”论坛于敦煌研究院会议厅举行。来自全国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及上海市相关的领导、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上,东华大学服装学院院长李柯玲、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王旭东、中华全国纺织服装商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先后致词。三位领导的发言对“中国服饰史研究与敦煌学”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东华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把中国服饰史研究与敦煌学相结合,拓宽了中国服饰史研究及敦煌学研究的道路,并在教育与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敦煌服饰的深入研究寄予了厚望。 13日上午的学术报告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主持。发言者有东南大学教授张道一、东华大学教授包铭新、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郑臣欣和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费泳。张道一先生三十年前曾在敦煌作过学术考察,他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当年在敦煌考察时的情景,畅谈在敦煌石窟中的收获,指出敦煌壁画色彩的配色原理及其在艺术上合谐的意义。包铭新教授《敦煌壁画中的回鹘贵族供养人服饰研究》首先提出了研究少数民族服饰的方法,然后依据回鹘洞窟的时代,对高昌与敦煌壁画中的回鹘人服饰进行分类研究,并探讨了回鹘服饰对敦煌汉族服饰的影响。郑巨欣《敦煌服饰中的小白花树花纹考》通过对敦煌壁画的人物服饰中的小白花纹的分析与考证,探讨了这种纹样的表现形式及其佛教内涵与文化渊源。费泳女士《论褒衣博带佛衣》通过对南北朝时代佛像衣着的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地界定了“褒表博带”佛衣的形式,并分析了“褒衣博带”佛衣的源流及影响。 13日下午的讨论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先生主持。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副研究员卢秀文、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孝鸿、兰州大学博士生谢静、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冯信群、宁夏人民出版社编审徐庄先后宣读了论文。赵声良《敦煌石窟北朝菩萨的裙饰》以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北朝时期敦煌彩塑与壁画中菩萨的裙饰作了分类,并分析每一类型的源流以探索印度、西域及中原文化对敦煌菩萨造像艺术的影响。卢秀文《敦煌壁画中的妇女面靥妆》通过对敦煌壁画妇女形象的调查,分析了唐、五代以来妇女流行的面靥妆的特征,及当时民族间的化妆的相互影响。谢静《敦煌奠高窟第285窟供养人服饰初探》对西魏时期的莫高窟第285窟供养人像及其民族背景作了分析。杨孝鸿《试论羽化思想及其在敦煌石窟的演变与服饰的表现》考证了羽化思想来自西方(中亚或西亚),并分析了羽化思想在汉唐间的发展演变以及在石窟艺术中的反映。冯信群的《试论敦煌石窟数字化虚拟再现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谈了通过计算机数码技术对敦煌石窟进行再现的技术和艺术问题。徐庄的《敦煌壁画与西夏服饰》全面介绍了敦煌壁画中的西夏人物服饰,以及宁夏及在黑水城发现的佛画中的西夏人物服饰。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年底,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策划一套"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拟出版从事丝绸之路研究、敦煌学研究的浙江籍学者和在浙江工作的学者的论文选集,丛书第1辑10册已经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敦煌研究院浙江籍学者王惠民研究员所著《敦煌佛教图像研究》一书。王惠民研究员自1984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后,从事敦煌石窟、敦煌文献、敦煌史地研究,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7月6日,敦煌研究院成立"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并在莫高窟举行揭牌仪式。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研究员、中亚考察团全体队员及保护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网络中心、科研管理处、计划财务处和敦煌学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职工代表参加了仪式。敦煌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和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重镇,敦煌对于丝绸之路意义非凡,对中外  相似文献   

13.
今天有机会跟王部长到敦煌研究院,与大家见面,感到很高兴,并向同志们问好。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宝库,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的文化结晶,所以非常珍贵。党中央对敦煌莫高窟,对敦煌艺术非常地关心和重视。王部长在百忙中到甘肃来视察工作,专们抽出一天的时间视察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上午对洞窟保护和研究进行了详细地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执行中印两国政府签订的文化交流协议中1991年的交流项目,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率研究员史苇湘及赵俊荣、杜永卫一行四人,于1991年11月24日至12月27日赴印度新德里,举办了敦煌艺术展览,并参加了中印石窟艺术研讨会。这次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敦煌艺术展览,是继50年代之后的第二次,展品57件,以  相似文献   

15.
5月22日,在甘肃省社科规划办的组织下,我院马德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结题评审会在兰州分院顺利召开.评审专家组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杨宝玉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屹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伏俊琏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再聪教授组成,伏俊琏教授任专家组组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省社科规划办主任李庆武,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士俊,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处长陈港泉研究员及项目首席专家、各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评审会由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处长陈港泉研究员主持.  相似文献   

16.
印度文化界知名人士、印度尼赫鲁艺术中心执行委员会秘书瓦兹娅女士于1990年10月12日——15日应邀访问了敦煌研究院。瓦兹娅女士应敦煌研究院段文杰院长的邀请前来参加“199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会议闭幕式上,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访问期间,她就百窟保护和研究进行合作以及科研人员交流等事宜同敦煌研究院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7.
宗白华与敦煌艺术研究———兼议敦煌艺术研究的哲学方法穆纪光宗白华先生(1897-1986),原北京大学教授,国内外知名美学家、艺术评论家。段文杰先生在为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50周年发表的论文《敦煌研究院学术研究五十年》中说:“……经20余位专家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下),于2006年1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论文集共收有会议文章79篇,其中关于“敦煌研究院成立60周年暨常书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的文章有樊锦诗《纪念常书鸿先生》、王伯敏《敦煌守护神赞》、李承仙《常书鸿与敦煌艺术》等22篇;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0月20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和夫人一行,在我国航空航天部长林宗棠和甘肃省省长贾志杰陪同下参观了敦煌莫高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研究员陪同参观并进行讲解。李光耀总理兴致勃勃地说:“亲眼看看中国敦煌莫高窟是我多年的夙愿,今天  相似文献   

20.
正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德主编的《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大型图录30册)第一册《敦煌研究院卷》于2017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彩印出版。本册收录了敦煌研究院收藏的175件出自藏经洞的藏文文献,这些藏文文献基本为接受民间捐赠与征集,现保存于敦煌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敦煌研究院卷》内容除一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件《二万五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外,其余均为《十万颂般若波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