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出示生活中一些事物的照片,让学生找出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
  (2)猜测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特征并加上问号。
  (1)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通过操作来进行验证。下面让我们利用学具,想办法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借助做出的平行四边形验证你的猜想。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片断一:(先让学生画平行四边形,然后交流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师: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说你的猜想。生1:7×5,面积等于底边乘邻边。生2:(7+5)×2,面积等于底边加邻边的和乘2。生3:这求的是周长,而不是面积,所以不对。师(对生1):为什么你认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边乘邻边?生1:因为我想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求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师:那么,结果是否如此呢?我们需要对猜想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片段回顾】(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师:平行四边形板报的面积怎样计算?你有什么猜想?你觉得需要什么数据,自己找一找,写在平行四边形纸上,把算式也写下来。1.每个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平行四边形板纸和测量工具,进行合理猜测。学生先独自思考,再与同桌同学利用手中的工具"平行四边形的板纸、直尺、方格纸"等,测量、讨论,提出各自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猜想。  相似文献   

4.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内容,是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一定表象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对其特征的理性认识.教材的编排呈现顺序是:由生活中的图案——抽象出数学图形(平行四边形)——观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测量进行验证——定义与特性——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五年级数学组举行了"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竞赛,课题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听课后,发现有两节课的教学流程极为相似,都是让学生亲历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然后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猜想也如出一辙---生1: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生2:跟长方形的一样,用底乘邻边来计算。但是老师在接下来的验证环节中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提供了一些具有特定结构、隐含简单规律的计算,以帮助学生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教学中笔者通过让学生不断地猜想——尝试——验证——再猜想——再尝试—再验证,促使学生深刻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7.
猜想是创造的先导 ,在教学过程中 ,适时地引发学生猜想 ,让学生对问题的实质作出大胆的假设和试探 ,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沟通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时 ,是这样设计的 :微机依次演示并依次提问 :(1)图一中这块地近似于什么图形 ?(平行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3)根据给出的数据 ,你能求出这块土地的面积吗 ?(2 0 0× 40 =80 0 0 (平方米 )   (4)如图四所示 ,如果要划出一块建成小花园 ,这块地…  相似文献   

8.
在不久前的浙江省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笔者观摩了"平行四边形的识别"、"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个内容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一课中,某教师先引导学生猜测了几个特征(对角相等、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紧接着教师马上提出让学生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工具(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张半透明的纸)以小组形式用实验给予验证.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3~45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师:这些图片中都出现了什么图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行四边形。二、认识特征1.大胆猜想。师:(出示活动框架)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师:长方形有什么特征?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生2:长方形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师:(拉成平行四边形)现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现状教学片断1:课前复习师(出示两个平行四边形):你会作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吗?生:会。(学生作高并指定底边上的高)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介绍并强调底和高要对应)……教学片断2:操作探究师:刚才我们通过数小方格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方法。生1: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师(追问):你是怎么变的?生1:我先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  相似文献   

11.
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方法,利用数学学习材料,让学生猜想解答方法,猜想问题结果,教师再引导验证,修正猜想,再验证,使学生在不断猜想、验证的进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激发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80、P8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探索过程中感悟“猜想与验证”的研究方法.2.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九册64~6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波利亚说“:数学事实首先是被猜想,然后被证实.”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指根据某些已知事实材料和数学知识,通过思维的能动作用,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猜测性推断.数学猜想或问题的提出,有时比问题的解决更有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猜想,让猜想在数学教学中飞扬.一、提问——诱发猜想“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很重要.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提出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诱发学生的猜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例题“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之前,教师可以将命题转换成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求他们动手画四边形并猜想结果.很快便有学生指出答案是平行四边形,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是矩形、菱形或者是正方形.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验证并顺势设问“:会是梯形吗?”学生在验证中获得了对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进一步认识.二、操作——验证猜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操作.在学生有了初步的猜想后,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和谐的猜想氛围,并鼓励学生积极寻找猜想的依据,探索猜想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检验猜...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发猜想1援复习2、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回忆2或5的倍数的特征体现在数的个位上,从而引发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体现在个位上,即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2援通过简单的举例验证,学生否定了此猜想,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明确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二、观察思考,提出猜想1.回顾研究2或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九册64~66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第一部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1.课前预设(理想)。出示一个两边分别是6cm和3cm的平行四边形,要学生求它的面积。想像学生会马上用6×3的类似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用数格子的方法来验证两边相乘是错误的。由此引导学生的探究——那么该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想到割补法,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底×高”的计算法则。2.课堂演绎(真实)。课上,教师出示两边分别是6cm和3cm的平行四边形,并让学生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生:老师这两个数字不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为什么?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平行四…  相似文献   

18.
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引导学生去数格子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从中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对应相等:再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发现它们的面积也相等,从而初步获得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X高”。第二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验证,让学生通过剪拼转化,并进行说理论证,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第三步,组织巩固练习。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2.通过拉一拉、量一量、围一围、画一画等活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0.
1.方法的准备〔用计算机多媒体出示下面的平行四边形〕 (1)计算给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单位:厘米)。 (2)画一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我们看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计算机多媒体先画一条对角线,再把右边的三角形向右平移,然后把左边的三角形旋转180°,再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