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应以一个"读"字贯穿始终。我们应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读书的目标明确,掌握阅读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读中质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读悟结合。这样就能使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怎样面向21世纪,培养跨世纪人才,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我认为,主要问题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学会读书掌握规律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学会读书,笔者将阅读的方法编成顺口溜,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阅读:初读课文扣课题,不识字词查字典,关键词句划线,主要内容讲一遍;二读课文理思路,段落层次分清楚,质疑问难勤思考,理解段意定中心;三读课文抓写作,课文特点找一找,这样写法为啥…  相似文献   

3.
预习课文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预习课文这一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多种预习方法,并通过"预习卡"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是不太好教的。既要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百草园的乐趣;又要让他们了解作者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并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少教师在上这篇课文时都会精心设计好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老师设计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这样的课的确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教学很难使学生接近真实的阅读,而且抑制了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有效指导学生读书,将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的。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是以"给学生读书"拉开我们班读书"工程"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7.
课改以来,随着略读课文比例的增加,我一直在思考:略读课文究竟如何上才好,如何上才能让教师省力,让学生收益。今年五月份,我有幸听了南宁市教科所黄中南教授的报告,他也谈到了"略读课文如何上"的问题。其中他讲到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他是这样说的:"略读课文就是让孩子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要敢于放手,  相似文献   

8.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承载的是"借助关键词句"来提高阅读速度的教学任务。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习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要求学生抓住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借助关键词句,读懂课文,习得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同时,通过迁移阅读,让学生学会运用策略。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渐提高阅读速度。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中方裴卿这样说:"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读课文的理解,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我们提倡把朗读的过程变成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把朗读与其他基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这样实践着:一、朗朗书声之后要入情入境"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朗书声之后要与"思"结合,要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在教学中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11.
“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最宽阔的途径,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一环。课堂上课文教学的情况如何,决定着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深入理解课文,并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步骤。同时,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通过课文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读书、学会读书的机会。如果老是把注意力放在传授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上,到头来学生自己不会读书,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的任务不能说是完成了。那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怎样的…  相似文献   

12.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包括课内自读与课外自读)。顾名思义,教读课文就是供教师实施示范性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的。因此,教师的教读必须灵活多样,具有启发性,让学生能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规律性的知识,悟出读书的方法,进而举一反三,去阅读同类文章。自读课文则应是教师在教给学生如何读书之后,由课内手把手地引导学生读书学习到逐渐放手,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在教读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独立阅读理解,吸取知识。所以,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时,应在“如何引导学生自读”这个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课文的教学一般都是40分钟完成,这告诉我们略读课文教学需要教师认真做好"减法"。这几年,我一直致力于略读课文教学中落实"默读"环节的策略研究,受益匪浅。一、请你跟我这样做——适时交给方法要让学生掌握默读方法,提高默读速度,教师除了坚持多练、培养习惯外,还要在教学上进行必要的默读方法训练。以下是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如何教会学生读书呢?我发现五层次读书法比较适合我们农村的孩子。一、初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时,如何让学生主动进入阅读状态?我的做法是用生动的语言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如在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我这样设计导语:"歌手韩红在《天路》这首歌中唱道:‘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这首歌中的天路指的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为什么把这条铁路称为天路?建设者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相似文献   

15.
王爱娟 《学子》2013,(6):70
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学会读书,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抓"读"字,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书"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内容都很优美,内涵都很丰富,人文精神深厚,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朗读。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借助对课文中名词佳句的朗读和理解,感受课文的主题、韵味和风格,接受课文对自己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大理石街》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中,应以复习、巩固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并通过训练转化为技能为重点;同时,学生自学的比重要明显增加,教师指点讲解的比重要相应减少。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读书方法,学会读书。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们应让学生早读书、多读书,培养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面对天真烂漫的低年级学生,怎样尽早地诱发他们的读书欲望,使其早日接受书本知识的启迪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这样几点。一、引起兴趣汉语拼音教学第一课,我先教学生念儿歌:"拼音字母用处大,读书识字需要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知道学习拼音就可以自己识字、读书、看报了。同时,我抓住刚入学  相似文献   

18.
陶忠华 《云南教育》2002,(13):24-25
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关于阅读”中明确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中,我们只有用活教科书,抓住教学的切入点适时有效地指点,才能正确处理“牵”与“导”的关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如何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呢?1.抓住课题作切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有的课文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人教版教材从中年级开始安排了一定比例的略读课文,并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增加分量,这些文章的阅读价值不亚于精读文章,但它又不能精细地上,那么,略读课文究竟该怎么上呢?我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一、加强单元整组教学意识现行语文教材一般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从中年级开始,每一个单元中又安排了略读课文,而且所占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课标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