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改中提出把课堂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经常处于"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师授生受"的状态,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辛苦,学生痛  相似文献   

2.
何谓"数学日记"?"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把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或感受记录下来。教师通过数学日记,不仅可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便于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和调整教学策略。一"、数学日记"是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一、对数学教学的再认识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了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现象。"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中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远未发挥,在这样的模仿与被动接受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数学教育界普遍认为,"动态数学观"最为直接的教育含义就在于:数学教育不应唯一集中于作为数学活动最终产物的知识性成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依据学生的自身特征开展,特别是学习特征。首先,教师依据"选择性注意"特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让数学教学与游戏和生活有机结合。其次,教师依据"结构性"特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的魅力。最后,教师依据"转化"特征,激励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5.
教数学就是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策略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的含义主要也同样有相应两个层面:接受、理解、掌握;探索、反思.建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体现在教师"设计"与"评价"以及学生"参与"和"反思"两个维度.教师通过精心组织材料,引导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明确"学讲计划"中"讲出来"的价值,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与推广。数学课堂中,通过教师的激、教师的引、教师的让,使学生敢说、会说、说精彩,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近距离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普遍性;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在生活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意识到数学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对韩国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概述和分析,发现韩国数学课堂教学具有课堂连贯系统、教师重构课程、重视数学内容、关注学生差异、学生参与活动等特点.对中国实施数学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恰当把握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平衡,多环节重视教师素质,避免教学二分法分析"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这对研究中国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建华 《学子》2013,(2):39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广大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常常受到教师"主导性"的排斥、羁押而被架空,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造成了学生不能"探究"、不会"探究"、不愿"探究"。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将数学教学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农村小学生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数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表现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爱上数学学习;让学生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让学生在生与生的合作中爱上数学;课程安排上可把问题故事情境化、生活化;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互动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互相作用,共同促进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特点,进一步分析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会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的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布置预习作业:"今晚的作业是预习下第17  相似文献   

13.
"综合与实践"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生活为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教师依托教材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感知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就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谐统一。"数学课堂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探索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正>"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尽管有时这些"新问题、新情况"让我们教师措手不及,但如果我们冷静地看待、灵活处理学生的这些"生成"之火,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学生适时活动,课堂就会呈现出动态变化,灵活地借助"生成",定会助推学生智慧的生成。一、借助"生成",顺势帮助学生清晰地厘清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本元素,是数学思维的基础。"正因概念如此重要,故而它也就成了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对数学概念的  相似文献   

16.
在普通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教学中的"人课合一","人课合一"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人与人、人与课之间形成的自然和谐的关系,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源于自然、回归自然.它以课程观、教学观、学习现、数学观为理论基础,在实现途径上需要做到:教师与学生自然融洽的关系,教师与教材合一,学生与教材合一,教师、学生与课堂的合一.  相似文献   

17.
当今小学生普遍存在数学语言组织能力差及表达不规范、不深入等"浅表达"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数学语言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系统的语言训练,学生数学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极不协调。教师要紧扣数学学科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严密性等语言特点,为学生制订科学、系统的语言与思维训练计划,引导学生"以说促思,以思促说",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与思维发展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林建胜 《考试周刊》2013,(45):49-49
<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它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让学引思"的数学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主张从儿童本体、课堂本色、教学本旨、数学本质的视角,理解教师、学生、教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从教学力、学习力、认知力、思维力四个维度展开,让教师开启"让学"之旅,让学生生成真学样态,让教学引导认知体验,让数学提升思维境界。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