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学大师俞平伯先生早年以新诗和散文创作享誉中国现当代文坛。20世纪20年代末,他的创作由新诗转向小品散文,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的数年间,他先后出版了《杂拌儿》、《燕知草》、《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等五本散文集,除了早期写的议论文字,其后的小品散文部收在其中。既有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雪晚归船》、《眠月》、《冬晚的别》、《陶然亭的雪》这样纯粹的美文,也有如《中年》、《赋得早春》、《身后名》、《独语》这样人生感悟的哲理小品,也有《清河坊》、《湖楼小撷》、《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此类记游佳作。  相似文献   

2.
<正>俞平伯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唐弢是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唐弢虽比俞平伯小13岁,但这丝毫没影响他们的友情。唐弢读俞平伯的文章较早,偏爱他的散文和诗歌。1936年,俞平伯的《古槐梦遇》出版后,唐弢开始和他通起信来,还寄去一张宣纸请他题写条幅。俞平伯欣然答应,给唐弢写了题名为"临枯树赋"的条幅,五十多字,笔致潇洒遒劲,睹者无不称赞。自此,他们便开始了书信往来。1944年10月16日,唐弢等人从上海到北平处理完鲁迅藏书问题后,唐弢忽然想起该探望一下住在北平老君堂的俞平伯,便独自驱车去古槐书屋。两人虽早有书信往来,却无暇见面,这次机会难得。唐  相似文献   

3.
每个女孩在年少时都会有与王子奇遇的美好期待 却因为渐渐长大而被现实扼杀 《暮光之城》里的意境,像是圆了青春期爱做梦的女孩的一个梦 有点青涩,有点愚蠢,又有点可爱  相似文献   

4.
古槐沧桑     
正在立冬的前一天,我走近了这棵古槐。天上刚飘过淡淡的雪花,枯黄的树叶还没有来得及落下,被薄薄的雪轻轻覆盖,做着来世的梦。它,已经有些老态龙钟,粗大的树干,也只能让人联想到曾经的茁壮。深深凝望这棵古槐,它的每一个枝丫上都落满了沧桑。脑海里浮现出庾信的《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实在是一个使人感伤而又千古不断的话题。然  相似文献   

5.
美国梦的幻灭──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所使用的象征手法,深入剖析了美国梦的实质及其幻灭,指出仅仅基于物质主义的理想最终不过是自我毁灭的武器。  相似文献   

6.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该诗叙及梦中游历,依次呈示梦中危景,梦中奇景,梦中所遇,因梦生意。同时,它也深深地刻着道家文化思想的印迹。最为明显的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对游仙诗“梦游”模式的传承,道家文化意象的运用,以及诗人李白对道教文化思想的阐发。  相似文献   

7.
郝思嘉是美国梦的追梦人,在困境中积极向上、努力进取,抓住机遇、实现自我。她的身上蕴涵了美国梦的精神,也是小说《飘》风靡全球,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读到一首小诗《不同时期的梦》:童年时的梦/是一顿饱饭/爸爸一碗/妈妈一碗。少年时的梦/是平房变楼房/屋里有空调/冬暖夏凉。青春期的梦/是找个好对象/勤劳朴实贤惠/通情达理善良。中年时的梦/是公平正义相伴/民主与法治/不再是奢望。它的前三句均为铺垫,最后一句超越了"自我",写出了全体人民的"梦"。这首小诗启示我们:如果没有对自我的超越,只是囿于个人小天地,表现个人的心理诉求,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此诗跳出了自我,  相似文献   

9.
读2012年5月1日《中国教育报》第4版“文化·文慧园”专刊,其中有篇题为《那棵歪脖儿古槐》的散文,是讲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煤山上歪脖儿古槐史实的,有些味道儿。但文中出现了“凭心而论”一词,颇为扎眼,阅读兴致顿减,文章的味道儿也减了好多。  相似文献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三个梦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为自我冲突的梦,一为自我唤醒的梦,一为自我分裂的梦,它们将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感变成了内心的"事件",使人物自身显示出"复调"性。  相似文献   

11.
黄贻琼 《学语文》2008,(2):36-37
陈香梅既是著名的国际活动家。也是位著作等身的作家,她在短、长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成果颇丰。至今已出版了《遥远的梦》、《一千个春天》、《陈香梅回忆录》、《我看新中国》、《追逸曲》、《春秋岁月》、《春水东流》等中英文著作40多部。她的文学创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有关美国政坛的华府风云录。二是涉及异乡生活的异国风情录,三是阐述女性生存的自我观,  相似文献   

12.
梦及梦境探索是个亘古不变的人类永恒主题。迄今为止,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仍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研究梦的经典教科书,同时也是精神分析的最重要的著作。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愿望的(伪装的)满足。本文从精神分析角度来对影片《盗梦空间》进行分析,解读了影片中的时间效应、梦中梦、阻抗及其他象征,深刻揭示了"梦是潜意识心理现象的自我表演"的涵义。  相似文献   

13.
一大自然的昼夜循环和交替,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特点。因此,睡眠与觉醒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两极。清醒时,我们要“作”(行动),要投入到现实之中;睡眠时,我们较多的是接受自我体验,从而和现实相对隔离开来。作为睡眠副产品的梦,至少有人生二分之一的时间伴随着人类。从古代的占梦术到现代精神分析学的释梦理论,无不体现出梦的神秘对人的智力发出的持久的诱惑力。在中国,《周礼·占梦》中曾经把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惧梦六类;在古希腊,著名占卜家阿尔特米德路斯(ArtemidorusofEphesu…  相似文献   

14.
当代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被认为是新一代华裔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着意刻画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物的身份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主人公自我的体现,即对中国传统价值的认同和对美国梦的不同理解与追求方式,来探讨自我与美国梦对人物流动身份的影响,同时关注了作品开放式结局的寓意所在。  相似文献   

15.
清代杨蓉裳认为陶贞怀的《天雨花》可与《红楼梦》并称"南'花'北'梦'"。但笔者认为,虽然《天雨花》无论文本方面还是女性自我觉醒方面都不如同时期另一位女性作家陈端生的弹词作品《再生缘》。如果硬要说"南花北梦"还不如说"南缘北梦"的好。  相似文献   

16.
古槐之疑     
赵倡文 《老年教育》2009,(12):46-46
小时候看《天仙配》,我总想,路边树木那么多,七仙女为何偏偏要找老槐树做媒人?以后的岁月里也发现,大凡古槐都会被人们奉为神树。古槐的魅力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17.
《风月梦》是署名邗上蒙人的一部狭邪小说。"狭邪小说"一语出自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名士的存在与名妓是不可分离的,二者构成存在关系,"生存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主体构造、征服客体,而是主体间的共在,是自我主体与对象的交往、对话。"从《风月梦》中妓女的性格及悲剧结局两方面展开论述,指出作者寄寓其中的同情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牡丹亭》分作上下本,以精神分析学理对杜丽娘和作家进行心理研究,解读分析杜丽娘的本我、超我、自我及对剧情的影响,提出了本我戏与自我戏的见解,也认为作家主情论与士不遇的创作心理分别影响了上下本的剧情设计。  相似文献   

19.
儒家经典《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首倡:于自我应有"温、良、恭、俭、让"的道德风貌;于社会需秉持"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信念;于家庭需要坚守"孝、友、悌、恭"的道德准则;探寻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德境界;通过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下,价值相对主义日渐盛行,新锐思潮前赴后继,《论语》的道德示范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责任的精神利器。道德责任由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情绪等元素构成,需要大学生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道德元素在转化、融合的过程中,学习与教育是必要的催化剂,也是道德责任培养直接而有效的现实途径。追溯《论语》的精神内涵,以价值认同为魂、以自我反省与榜样借鉴为首、以实践为本,展开积极的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的关键所在。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教育力量的汇聚则为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提供了相互策应的"能量场",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助力中国梦的实现。《论语》、大学生的道德责任以及中国梦之间的内部文化逻辑使它们融为一体:中国梦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论语》的道德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大学生秉之以践行中国梦则是自身的道德责任,也是对价值纷扰的多元化文化时代做出的积极回应,三者相互促动,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道德文化图景。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的梦幻描写是古今中外罕见的。本文论述了《红楼梦》中梦的基本特征:梦成系统;梦作为一种意象,基本含义是虚幻;梦具有多种功能。成系统的梦幻描写,表达的基本含义是虚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寓意、模仿、结构、艺术方法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