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1月8日到12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浙江)电视观众节"。这是浙江省级电视媒体举办的大型系列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最富特色的莫过于"集团开放日"。在开放日里,数以千计的观众走进了电视台。他们与记者、编导、主持人、媒体的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零距离"交流。他们不仅可以观看电视节目的生产,可以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2.
李西莉 《新闻知识》2005,(11):57-58,51
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电视是人们接触最为频繁的大众传播工具。然而,有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对于电视节目,40.6%的观众认为“部分娱乐节目有庸俗化倾向,要提高文化品位。”38%的观众认为“节目形式互相抄袭,雷同”,28%的观众认为“高水平的演唱会、音乐会太少”,18.4%的观众认为当前电视综艺节目“过分追求豪华形式”。  相似文献   

3.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3,(2):4-6
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 自1987年起.中央电视台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本次调查以大样本量观众入户访问(15854个样本、全国315个抽样区县)为基础.深度挖掘观众收视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偏好特点。  相似文献   

4.
何天洋 《新闻窗》2007,(5):82-83
按照一般通行的解释,手机电视就是以手机作为载体工具来接收播放电视节目等视频/音频信号。它是手机这一不断发展着的“第五媒体”载体刚开拓出来的一种新的业务功能,也有人将它看作数字电视从电视等固定终端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延伸。手机电视本世纪初最早出现于日本,目前在日、韩两国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4,(6):4-5
研讨卫视差异化发展总局批节目同质化严重日前,"卫视专业化差异化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旅游卫视等机构的从业人员,就我国电视节目的专业化和差异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全国34个卫视的格局来看,同质化严重。"  相似文献   

6.
许讯 《视听纵横》2004,(5):55-58
本主要根据2004上半年及2003年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收视数据,在省网的范围内进行,并参照央视索福瑞提供的市网数据。为分析方便,本把浙江地区可以接收的电视媒体分为四组:中央台组(中央台11个频道)、省台组(浙江卫视、钱江都市、经济生活、教育科技、影视化、体育健康、公共频道)、地方台组(为便于比较将各地市台组和县级台组作为一个整体)和其他卫视组(除浙江卫视外的其他卫视频道,包括凤凰卫视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工作的不断落实,在强调民主政治、国人民主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电视媒体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极大成效,新闻产业的发展也已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就我国现状而言,部分电视媒体的新闻管理工作尚有缺陷导致新闻节目和新闻报道未能充分发挥整合社会、监督舆论功能,在推助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方面乏力.本文就现状出发,结合香港媒体对我国电视媒体新闻管理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传播环境的解读离不开政治氛围、伦理观念、文化理念和美学价值的多重判断。媒体与传播环境的关系互为因果,传播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媒体的发展,而媒体自身的调整也促成了新的传播环境的构建,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电视一直遵循着这一规律。纵观历史,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0,(3):6-6
3D电视节目今年"试水" 今年我国将在部分地区试播3D电视节目,广电总局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技术基础已经基本成型。不过消费者要看到真正的3D效果,不仅要实现平板电视的3D化.还需要丰富的节目来源。  相似文献   

10.
王振华 《记者摇篮》2006,(12):56-57
与其它媒体相比,电视对于大众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同时,有些电视新闻也是快速失去观众信任。这一现实十足反映出新闻行业,特别是蓬勃兴起的电视新闻的双重性,也就是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正因为这种集卖品和非卖品于一身的特点,使电视媒介迫切需要与广大电视观众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传播模式,实现有效传播。一、和谐传播——电视面临挑战的迫切需要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观众已经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以及各种假日户外活动,一切媒体和亚媒体都在与电视争夺眼球,电视独霸天下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与此同时,面对更多频道的…  相似文献   

11.
李长莉 《视听纵横》2007,(3):102-103
在日益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中,节目编排已经成为各级电视台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笔者以为,电视媒体应将节目编排贯穿于电视节目的研发、生产、传播、营销各个环节。节目编排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还是内容上的概念,电视媒体生产什么产品,怎样传播,都属于节目编排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媒体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大量宝贵的音像和影视作品是电视媒体行业的珍贵财富。随着现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规模日益壮大,影视资料不断增加,然而,岁月变迁,以前珍贵的历史和影视资料可能因为岁月的原因而不再存在,这些宝贵的资料特别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复制保存或者修复保护。所以,电视媒体行业中媒体资产管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试论电视媒体管理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主体。信息化程度和水平成为衡量一个行业综合发展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努力探索电视媒体管理信息化的客观规津,全面实现电视媒体的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 电视媒体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千百年来,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推进人类文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管理信息化融合了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新时代人类文明的催化剂。电视媒体是信息收集、交流、生产和传播的高度聚合点。电视媒体管理信息化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各行业…  相似文献   

14.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3,(3):4-4
引进十档电视节目能火一档就不错了 《现代快报》4月17日发文援引一位资深电视人的话,中国一年引进十档节目,能够走红并能挣钱的有一档就不错了,保本的最多两档,剩下的不是无故流产,就是既赔了高额版权费又损失了平台品牌价值。这三年中,仅有《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少数节目赚到钱而已。引进版权的电视节目最基础的制作守则可以按照国外的“宝典”来,但是不能完全照搬。  相似文献   

15.
梁岩 《报刊之友》2013,(8):55-56
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体是制造奇观文化的最大机构,而明星就是大众媒体所制造出的一种超级奇观,这一奇观现象吸引了大批电影、电视、文化学家关注与研究。电视媒体和明星联手塑造着社会的精神、文化、道德等的氛围场,而社会大众对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又刺激着电视媒体和明星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电视媒体与电视明星的关系总是在利益分配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摇摆不定,电视媒体对收视率以及市场回报的要求以及明星对曝光度、知名度的要求,使得双方处于一种此生彼降的天平上,无法达到不平衡。这种来回波动的不平衡关系不仅不利于双方利益的良性持久实现,也会对整个社会及大众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电视明星现场出发,分析了造星运动的根源,并探讨了媒体与明星之间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旭 《记者摇篮》2007,(7):66-66
近年来为争夺电视观众和抢占收视市场,全国各级电视媒体纷纷进行频道改革和节目改版,其中不乏一些达到既定目标取得显著成效者。但大多数媒体改版之后虽然形  相似文献   

17.
18.
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传播格局、传播方式和角色功能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大众传媒影响力定义及评估体系已不足以解释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准确把握媒体融合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精神,对媒体融合带来的信息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传媒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变化进行深入探讨,对电视媒体及电视传播活动的全流程、全要素重新界定和定位,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传播生态、传播规律、传播特点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归纳总结,全方位全要素进行能力培育和建设,电视媒体才能在媒体激烈竞争时代继续保持和发挥自己独特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的电视媒体改革异常迅速,从内容和形式上给电视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受众的资讯需求。那么是什么原因给电视媒体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当然多种多样,有其自身主观原因,有新闻规律的要求,当然也有客观上相关因素的外在推动,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事件因素、  相似文献   

20.
国外电视机构的动漫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俊  谭玲 《声屏世界》2006,(7):61-63
早在1950年沃尔特·迪斯尼为美国广播公司制作圣诞节目时,他就从其惊人的收视率认识到了电视与动漫密切的共生关系:一方面,电视能大大扩增动漫的影响力,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动漫能丰富电视产品的内容,吸引更多的电视观众,为电视机构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强电视产业的实力。迪斯尼于1954年10月27日首播的电视节目“迪斯尼乐园”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沃尔特本人也因此被誉为“新的电视大王”。而美国广播公司不但从此走出节目紧缺的困境,还因为有了一些号召力极强的动漫明星的加入而迅速崛起,其实力大大超越了竞争对手,成为发展与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