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朽的作家左拉苏音编译1893年,伦敦在左拉来访之际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仅仅五年后,左拉再抵伦敦时却是隐姓埋名、以躲避法国政府因他为德雷福斯辩护加诸于他的迫害。1893年,伟大的法国作家左拉首次访问了英国。在此行的100周年纪念日,法国大使主办了一...  相似文献   

2.
刘瑛 《世界文化》2004,(1):24-27
近几年的天桥,再没有超级模特儿独领风骚,反而见到不少新面孔。模特儿界的潮流风,到底是怎样走的?法国《ELLE》访问了Irina Pantaeva、Erin O′Connor与James King三位截然不同的当红模特儿,从她们的经历世界看潮流。  相似文献   

3.
在中法建交50周年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之际,光明日报社与中国外文局联手主办“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法国书籍”和“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评选活动揭晓仪式于3月25日在光明日报社举行。  相似文献   

4.
2001年4月,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外交部部长德里纳共同签署了中法互设文化中心和互办文化年的《会谈纪要》。迄今两年多来,由中法两国领导人共同商议和决定的“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的筹备运作始终紧锣密鼓。2003年10月6日在巴黎开幕的“中国文化年”,将众多中国人,法国人及热爱中国文化的各国观众的目光聚焦于法兰西。事实上,在这一全球聚焦的幕后,早就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没有幕布的中法文化交流的大戏,小戏……。日前,本刊记者就“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采访了中法文化年混合委员会的中方总协调人,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吕军。  相似文献   

5.
雅克·德里达,J.jacquesDerrida(1930~2004),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法国思想界继让保罗·萨特之后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德里达生于阿尔及利亚,19岁时回法国就学,1956~195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上世纪60年代成为《泰凯尔》杂志的核心人物。60年代末,与该杂志分裂。后一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访问教授。去世前为法国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他的思想在上世纪60年代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28日至10月13日,应法中文化友好协会的邀请,云南省作家代表团到法国访问,其间还到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意大利、梵蒂冈、卢森堡等国进行了文化考察.我荣幸地参加了这次访问.时间短暂,只能说是走马观花,但所见所闻,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发展我们的文化事业有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应马耳他共和国文化部、’98里斯本世博会中国馆及葡萄牙8城市政府和法国西奥夫国际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受国家文化部委派,以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金承平同志为团长,由南京民乐团。南京市歌舞团部分主要演员组建的中国(南京)艺术团一行25入,于1998年6月3OHf8月ZI日先后对马耳他、葡萄牙。法国的22个城市进行了为期52天的友好访问演出。其间,艺术团分别参加了’98马耳他国际艺术节、’98里斯本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日庆典活动,并赴葡萄牙8个城市进行友好访问演出。接着,访问了法国巴黎。古庸两市,随后又参加了法国蒙特居庸等6个国际艺…  相似文献   

8.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近日公布的调查统计显示,2006年,法国的婚外出生率首次超过了50%。而10年前,法国的婚外出生率还不到40%。  相似文献   

9.
在法国的大城市中总能看到头围方巾、身着长袍的阿拉伯男女移民。这些移民多来自法国原殖民地和海外保护国。20世纪60年代后法属殖民地获得独立,大量原殖民地国家的移民留在法国并加入了法国国籍,尤为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人为多。此后,阿拉伯移民陆续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移入法国。目前,在约占法国人口总数8%的外国移民中大多数来自阿拉伯国家。  相似文献   

10.
法国是一个出版大国,近年来每年都要出版和再版44000多种图书。同时,法国人也喜欢看书。法国《世界报》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数字显示,2004年,54%的法国人至少买了一本书,法国人平均每人购买7.5本书,平均每人花费84欧元。在买书的法国人中,53%的人每年至少买4本书,29%的人买5~11本书,18%的人则买12本以上书。然而,哪些法国人爱买书呢?他们喜欢买哪类书?法国的《图书周刊》对此进行了调查,对10类图书的购买者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干部、业主和知识分子最喜欢买书,35~64岁的女性最喜欢买书。但是,年龄和职业的不同,对图书的需要也各不相同。下面是法国的《图书周刊》对各类图书购买者调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去年10月,在法国化年开幕之际,法国总统希拉克来到成都,无论是参观杜甫草堂的流连忘返,还是品味川菜佳肴的新鲜美味,都表现出他对中国化的浓厚兴趣,希拉克的成都之行便成为活动之初的一大亮点。其实,中国化对法国的影响早在18世纪就很深远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在新旧世纪之交的时候,应邀赴法国、毛里塔尼亚参加了由法国政府组织承办的法国—— 毛里塔尼亚国际雕刻专题座谈会。现将作者在法国、毛里塔尼亚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历的日记片段转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法国人对中国文化历来兴趣盎然。从拿破仑开始,我们可以举出众多对中国文化颇有造诣的法国名人、伟人,比如可以从莫里哀、雨果一直数到现代的马尔罗、佩雷菲特等。在今天的法国,有一个人对中国文化不仅仅独有情钟、且对此次法中文化交流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此人就是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  相似文献   

14.
应埃塞俄比亚新闻文化部,厄立特里亚教育部,津巴布韦体育、娱乐和文化部,纳米比亚基础教育部的邀请,以文化部副部长李源潮为团长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一行6人于1997年5月20日至6月6日对上述4国进行了工作访问。访问获得圆满成功。代表团所到之处均得到较高礼遇,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代表团先后会见了埃塞俄比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瓦雷瓦、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津巴布韦副总统穆增达和纳米比亚副总理维特布伊。去年5月,江泽民主席出访非洲6国时曾访问过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今年4月,李鹏总理又出访了非洲7国。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92年至1995年在法国留学,用3年零3个月的时间获得了法国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而法国学生攻读这两个学位一般需要5年至6年时间。我的博士论还被评为样板论,被法国各图书馆保存。我用较短的时间得到博士学位,并获得了好成绩,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但也离不开我的法国朋友德维尔一家对我的帮助。德维尔夫人是我所就读的那所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我是在大学图书馆里认识她的。我入学后经常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我总能看见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在图书馆内与学生们交谈,解答他们的问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化交流》2005,(10):54-54
在法国化年闭幕之际,受法国总统希拉克委托,法国化部长德瓦布尔于9月16日向中国化部长授勋。授予孙家正部长法国荣誉勋位团军官级勋章;授予孟晓驷副部长法国国家功勋军官级勋章。  相似文献   

17.
应加拿大副总理兼遗产部部长希拉·科普斯的邀请,由文化部部长刘忠德率领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一行7人于4月7日至14日对加拿大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除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外,代表团还对温哥华、维多利亚和多伦多等城市进行了短暂的访问,参观了其中主要文化设施并与当地文化界人土进行了广泛接触。这是两国自1970年建交以来,第一位中国文化部长正式访问加拿大。从始至终,加方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现出高度的重视,代表团在加首都渥太华实际逗留时间45小时,为确保访问顺利、成功,加方本着热情友好的精神,做了一系列周密安排。身为加拿大联邦…  相似文献   

18.
应法国奥芬歌剧联合会主席布里杰特·希贝尔的邀请,2000年7月31日至8月14日,在法国国际音乐节之际,河北省交响乐团赴法进行了访问演出。  相似文献   

19.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20.
曾有一个学中文的俄罗斯朋友对我说,中国人太喜欢“吃”了:商人谈判要在饭桌旁,朋友聚会要一起吃饭,就连恋人见面也免不了这道“重要程序”。吃饭,好像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的确,大多数俄罗斯人很不习惯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吃”上,他们经常简简单单地用面包、香肠和沙拉来打发一顿,节省很多时间。不过,正宗的俄式大餐同样有其精妙之处,让人过后难忘。氛围重于口味俄餐起源于法国。1717年,出访法国的彼得大帝初尝法国大菜,立刻钟情于这一美味。为了不出国门就能吃上地道的法国菜,他选一名法国厨师带回俄国。一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