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冬,手炉、热茶的陪伴下,我慢悠悠地读完了秀州书局掌门人范笑我先生的《笑我贩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2月版)及其续编《笑我贩书续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一印象是有趣、有胆、有见、有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而抚掌称快,时而掩口窃笑,时而高声朗读,时而皱眉轻啧,但还是禁不住开始对人文秀州嘉兴心驰而神往了。  相似文献   

2.
黄昭华 《青年记者》2012,(25):69-70
由于先入为主,我第一遍读《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时,有两个感受:一是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书中揭示了战争双方宣传手段的卑劣与肮脏;二是对宣传的分析使这本书更像有关公关策略的读本。我在第二次阅读后,发现拉斯韦尔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作家曼古埃尔在其《阅读史》一书第一章中写道,这是一本描述“阅读的历史,也是一般读者的历史”的书。对此,我的理解是,个人因阅读行为而获得读者的身份,而更广义地来说,个人凭借阅读来定义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与所属。于是,问题接踵而来,即这个世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它是触手可及的客观物质构成的实体,还是汇集各种理念的虚拟空间?  相似文献   

4.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9,21(4):376-376
对<编辑学报>2009年第2期<好书荐读>栏目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为伊狂)读后感>一文,本来我是打算斜靠在沙发上休闲地阅读的,但我很快就发现这实在不是一篇仅凭休闲的心态就能"掌控"了的东西,当我彻底改变了阅读姿态与方式,正襟危坐地在书桌前读完了这篇文章后,获得一种久违了的畅快淋漓之感--<我为伊狂>,这本我一直以为是青春小说而无心染指的书,原来介绍的是令人震撼的"公司管理学";  相似文献   

5.
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每当我路过团部仅有两间小平房的新华书店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里面钻.看着那花花绿绿的小人书、长长短短的"大人书"和工作人员不紧不慢整理图书,时而翻翻这本,时而翻翻那本…….这一情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年都抹不去.那时,当一名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是我最初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从服装看民族与个人的性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书从生命欲望谈起,辨析究竟什么才是世间的"芳心"。读着书中的文字,仿佛与作者一起穿越了一条时而五彩缤纷、时而刀枪剑戟、时而细语温婉、时而飞流直下的历史隧道。本文摘自该书,有删节。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读了陈漱渝先生主编的、近60万字的《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一书,使我更接近了鲁迅,了解了鲁迅,也为更好地读懂鲁迅找到了一把钥匙。《一个都不宽恕》是一部史料书。它汇编了鲁迅和他的论敌在历次论争中比较“完备而新颖的史料”,也就是当时双方发表在报刊上的一些论争文章。这无疑对帮助读者阅读鲁迅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部还算走运的书,在由线装书局出版四年后,又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所看重。书的改版使我有机会对原版中的讹误和疏漏略作勘正和修饬,也使我得以趁着字句的斟酌再度回味那个出现在两千多年前而至今仍令人惊叹的诸子蜂起的时代。而且,为我所乐意的是,我正可借此就“学”的自觉的话题追写一段文字,以补述正文的未尽之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年龄的增长.近年来我的阅读兴趣和方式亦随之发生了变化.比如.对那些长篇文学作品.大部头的学术专著很少有兴趣完整阅读或从头到尾啃下来.至多读读前言.看看后记和翻翻目录而已。然而,廖永亮同志日前将他的一本35万字的学术新著《消息写作创新》(新华出版社2004年8月版)送给我,我不仅能够耐心地读下去.而且越读兴致越浓.时而产生共鸣.时而引发沉思,真有点读了这节欲读下节的的感觉。概括起来说.该书有如下两个特点犹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一城一书"(One City,One Book)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广泛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倡导在同一城市中的每个人都阅读同一本书。它起源于美国,在十几年时间内风靡全世界。美国共有36个州、578个城镇(社区)开展了"一城一书"活动,但各地举办的效果却不一样,如:芝加哥的"一城一书"阅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而纽约则冷冷清清,直至最后停办这一活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美国"一城一书"阅读活动带给我国图书馆界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有个学生问我看到《发现论语》(杨润根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没有,我问他这本书怎么样?他说作者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治学有新观点,自然是好事,这唤起了我阅读的兴趣,找来该书一看,只觉十分吃惊,作者对《论语》一书所作的新的诠解,我不敢妄加评说,书中对许多汉字的分析解释,使我感到惊异的同时,也实在不敢苟  相似文献   

12.
真的是很久不看小说了,人过40岁,似乎看透了人世,身旁的人和事都难以相信,更不用说那些杜撰出来的东西了。可就在新千年即将开始的时候,我竟然3天没动窝,读完了一本30多万字的小说——《沙祭》。 3天来,我混入书中的人物中间,走进了寒风刺骨黄沙弥漫的大沙漠,走进了近乎残酷的陕北高原,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哭、一起笑。是的,这3天是我近几年少有的美丽的日子。窗外下着雪,屋子里弥漫着陈美醉人的小提琴曲,那时而激昂,时而悠扬华丽,时而悲怆的旋律,就像是专门为这本小说配的乐曲,形成了一个奇异的氛围。我突然发现,现代与传统、都市与乡村、富丽与贫困是可以如此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沙祭》讲述的故事遥远得恍若隔  相似文献   

13.
《大观周刊》2006,(46):89-89
在我阅读龙生集团这部书的过程中.始终觉得有一簇火光在眼前闪亮.开始这种火光很微弱.但有一种迷人的朦胧引诱我.使我这颗沉醉的心.跌落在创业者的信念里。  相似文献   

14.
装帧余谈     
图书之美,乃以阅读为本。书的模样太差,没有兴趣读它;装帧设计搞到妨碍阅读的程度,同样看不上眼。好的装帧设计,应该对阅读有所助益。前些时有朋友送书给我,特地挑了一套精装的。到手一看,虽云精装,却无书衣,不免略感失望。后来调换了简装本,才觉合意。这可以代表  相似文献   

15.
一"眷村子弟"林青霞观看赖声川的话剧《宝岛一村》后,写下这样的观后感:"看得我如醉如痴,时而感伤,时而欣慰,时而大笑,时而哭得抽泣,泪还没干又破涕而笑,还没笑完又哭将起来。这是什么样的一出戏?把我弄得像个傻子一样。"在潍坊随同刘同贵老师写作"潍坊教改纪略"系列报道的稿子,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如醉如痴,时而苦闷不已,  相似文献   

16.
元旦前夕,我刚踏进杨沫同志的家门,一下就愣了,只见桌子上摆满了稿纸书刊,床头上堆着衣服鞋袜,看来她准备出远门了。我还未开口问,她就说:“元旦过后,我去广州。真巧,正想给你打电话,你就来了。”她放下手里的活儿,倒水沏茶……前些日子,我们在一次交谈中,她颇有感触地说:“写作中,没有情感是很难写出好东西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次,我正是专程来访问她的。阅读杨沫同志的作品,常常使我的心随着她的文字跳跃,流露出各种各样的情感:时而激动不已,时而满腔愤怒,时而捧腹  相似文献   

17.
这是书吗?     
我不否认做书过程中的科学性,只是我们现在的所谓科学,注重迎合阅读需求,忽视创造阅读需求,买方市场迫得做书人变成了读书人的奴隶。有时候,矜持一点,不要被市场调研左右,在一种近乎异想天开的心情的支配下,做读者没有见过的书,创造读者没有见过的形式,这不仅仅是创意,或许还是科学的更高层级。因为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从异想天开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William Y.Arms的《数字图书馆概论》,这是一本我已经看过三遍的书。我看的是中译本,由施伯乐、张亮、汪卫等译。这三个译者的名字我以前也没有听说过,是什么样的慧眼导致他们翻译这样一本对我来说受益匪浅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图书呢?当我阅读完全书,忍不住又阅读一次,我发现我已经非常迷恋这本书了。关于数字图书馆的书,近年出了那么多,我怎么会独爱多年前出的这一种?我大学的专业既非计算机,又非信息管理或图书馆学专业,按说,一本极其专业的介绍最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的概论性专著,读来是非常闷的,  相似文献   

19.
学术的厚重     
多年来,周先生每有新著,总会送我一本;而我每收到后,一定会认真阅读,并推荐给友人和学生,有的书如《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在海外讲学时还曾作为教材或教材参考书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周先生的几乎每一部书或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当厚重的学术分量。  相似文献   

20.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勤奋的书,也是一本思考的书,智慧的书。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业务的书,也是一本学术的书,做人的书。新闻界的朋友们出版过许多书籍,而像《记者心语》这样的书,还不多见。它不是一般的作品集,不是记者采写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也不是一般的新闻学著作,而是作者在实践中“理性化感悟”的集锦。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老记者,我阅读这本书,有一种亲切之感,好像是同行、朋友之间在谈心。作者的许多心得,引起了我的同感,给了我不少启迪。近几年来,我反复强调重视“观念”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