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静 《新闻大学》2012,(2):48-53
关于组织传播大体有三种理解方式:第一种理解是把组织传播当作一门学科——传播学的分支.但与传播学一样,由于立场差别较大,缺乏统一认同,无法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传播学.第二种理解是把组织传播视为独特现象.这一视角促进了跨学科的研究,但它先入为主地将组织视为场所,传播被简化为发生在组织中的一种信息传递行为,越来越不为传播学者所认同.  相似文献   

2.
汪成军 《青年记者》2012,(17):22-23
1959年,美国著名传播学者贝雷尔森无限悲痛地预言传播学研究正在“枯萎”,甚至得出了“传播学已死”的可怕结论.彼时,由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等开创的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模式,作为“主流范式”长期主导着美国传播学研究,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作为传播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一研究取向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是,效果研究过于集中在个体行为态度的改变及其作用机制,必然遮蔽了宏观的、历史的研究,结果使整个研究领域“一再重复过去的研究,对明确无误的事加以验证”,①“裹足不前”.面对这种深陷泥潭的传播研究,刚刚进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詹姆斯·凯瑞认为“有必要重新开启对传播的分析”,以使传播研究重获生机.  相似文献   

3.
蒋艳芳 《新闻知识》2006,(11):26-28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取得某种效果,“不为效果而从事传播及传播研究,同不为胜利而进行战争,是一样荒谬,一样不可思议。”[1]在传播效果研究中,最具实用价值的当属劝服理论。西方传播学中的劝服理论(p e r s u a s i o n),又译为“说服理论”,是传播者试图利用传播的信息来改变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研究。最早对劝服理论开展系统研究,并卓有影响的是以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霍夫兰(1912-1961),他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1953年出版的《传播与劝服》被视为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代表作。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也是…  相似文献   

4.
信息行为论——受众研究的一种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行为论”是近年来受众研究方面的前沿理论。这种理论不是从传播学产生发展而来,而是在传播学与社会信息学的学科交叉中形成的,归属于日本独到的社会信息学理论体系中。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对于各种新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显得力不从心,信息行为论则为我们解释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韩昱  李晓洵 《青年记者》2012,(11):24-25
研究背景 所谓危机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指的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重点研究危机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效果、媒介、受众等变量,将传播学学科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危机管理中.从2003年开始,危机传播研究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我国的危机传播研究体系的构建,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一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开始了第一时间、全方位报道危机的时代;二是汶川大地震,它使我们认识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危机传播研究也随之更加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6.
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军事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 《新闻界》2007,(1):60-61
童兵教授对军事新闻学做过这样的论述“如果说新闻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普遍规律的一门科学,那么,军事新闻学则是一门专门研究军事新闻传播现象、军事新闻传播事业及其特殊规律的新闻学分支学科,即为新闻学的一个子学科,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问题:跨学科对话、合作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岩 《新闻大学》2008,(2):57-59
好像是施拉姆说的,传播研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科,更像是多种学科的交叉路口。从研究对象去看,传播学号称研究传播行为,而人类行为中不包含传播意义的大概不多。从学科历史去看,罗杰斯列出的那些传播学奠基者中,拉斯维尔是政治学家;拉扎斯费尔德是应用数学家和社  相似文献   

8.
“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是指新闻传播学突破以采写编评、媒介经营管理等新闻业务和媒体内部业务为主的传统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也突破以“受众为重点、效果为目的”的大众传播学领域,走向以互动、沟通为重点,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之间关系的宏观研究.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是为了适应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必须进行的新的调整、突破与转向.  相似文献   

9.
关于深化国际传播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传播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其学科来源主要是传播学、新闻学、国际关系学等 ,其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性 ,但目前国内研究存在玄化、泛化、空化和术化等问题。本文认为深化国际传播学研究应从国际传播本体研究、国际传播史研究、国际传播“术” (技巧 )研究及国际传播学科体系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科学传播学是一门以科学传播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在中国,科学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95年首届科学技术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的召开和1996年《科技传播研究》一书的出版,是科学传播学在中国进入创生期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如何更好地推进传播研究,从而不断加强学科自主性,建构中国自主的传播学知识体系,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进入“万物皆媒”的数字时代,詹姆斯·凯瑞关于传播研究转型的思路和方向仍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具体言之,只有将“人”作为价值标尺,才能深刻把握媒介和传播技术的本质,从而为传播研究注入思想和理论的“活的灵魂”;超越狭隘的媒介观,紧紧抓住媒介尤其是数字媒介这个关键变量,重点思考如何将其从“背景地位”提升至“前景位置”,这不仅是夯实传播学学科基石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提升传播学学科地位的重要之举;数字传播形态相较传统媒体时代发生了质的变化,传播如何以促进公共生活福祉为核心旨归,通过共享的符号体系建构“一个有秩序、有意义的文化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播研究的格局和高度。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传播学研究领域开始形成。1949年,当代世界传播学大师、传播学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在汇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大众传播学》,这标志着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有更多的国内外传播学不断涌现。施拉姆大师曾把传播研究比喻为一块未开垦的“绿洲”,吸引着各个学科的无数学来此辛勤耕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和反馈的行为的总称。目前,在传播学领域中,对传播过程的研究较为深入。其中传播学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的“五W”理论是研究传播过程的较为经典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鲁从阳 《新闻知识》2001,(12):14-15
10月18日到21日,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研讨范围为传播学基本概念的界定与创新;传播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传播与全球化;WTO与中国传媒;网络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新世纪新闻传播大趋势等重要课题。大会提交高质量学术论文60余篇,几乎涵盖了当今传播学所有领域,并且集中探讨了时下许多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以下笔者将从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和传媒战略三个层面来对本次大会进行述评。一、传播理论研究:务实和转型长期以来,如何实现传播学的…  相似文献   

15.
健康传播的群众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佼 《新闻前哨》2004,(9):21-22
健康传播学是近年在大众传播学中建立起来的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即通过对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方式的“交流、沟通和互动”,改变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提高大众健康素质的一种行为。健康传播强调健康知识普及与大众参与并重,不仅注重专家学者“知识下行”的科普维度,同时更注重开辟让大众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参与健康传播这一新的维度,包括大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获得的健康体验和健康知识,如防病治病、养生健身及医学保健等。健康传播最大特点的是  相似文献   

16.
李涛 《当代传播》2011,(6):37-39
本论文的研究在于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探索一种可持续的、深度的研究路径,促进中国当前的动漫学术研究摆脱资料列举和数据堆积,同时,运用“动漫传播”的小小探针,试探传播学学科的内在机理,丰富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论文在传播符号学视阈中,建立动漫传播的符号学基本假设,确定动漫传播的关键概念,探查动漫符号的传播规律并探讨了动漫...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春秋》是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唯一一个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学报,是一本以新闻传播研究为特色,涵盖新闻传播学历史、理论、实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新闻春秋》始终坚持学术精品路线,刊发新闻传播学领域前沿性、原创性的研究论文。2015年11月,本刊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录。根据办刊需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新闻春秋》于2019年改为双月刊,每年2、4、6、8、10、I2月出版。本刊实行来稿匿名评阅制度,并综合评阅人意见和编辑部意见做出录用、修改或退稿决定。本刊常设栏目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新闻传播史研究”“新闻学研究”“传播学研究”“视听传播研究”“出版学研究”“广告与传媒经济研究”“新媒体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伦理与法研究”等,欢迎海内外学界、业界同仁赐稿!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它利用其他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来充实自身。人种学研究方法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到了传播学中,并在积极构建传播学的又一分支——传播人种学。这一新的分支更多是将某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旨在阐述以传播人种学的视角进入作为传播内容的群体形象中,从而呈现给公众全面、整体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在对西方传播理论发展历程的研究中,关于传播理论源起的研究阐述极为鲜见.国内发表的文章以及出版的专著对这一问题大都阐述模糊.本文从修辞与传播的关系出发,分析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的差异与统一性,探讨修辞学与传播学在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上的传承、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传播是组织的轴心,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组织传播学(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正是研究传播在组织结构、运作与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的一门学科.本文尝试对组织传播学的发展脉络加以探讨,对该领域做一回顾与分析以丰富传播学的多元内涵,为业界提供更翔实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