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今年一、二月号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书评栏中,介绍了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埃弗雷特·E·丹尼斯和研究美国新闻事业的法国学者克劳德·琼·伯特兰合写的一篇文章。他们报道乔了治·赛德斯(George Seldels)的近况,对他目前在美国备受冷遇的境况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且对美国新闻界未能把普利策奖授予这位有影响的人物,表示了不平。乔治·赛德斯是美国的进步的新闻记者和作家,他以揭露美国垄断报业著称。下面对他的生平和主要著作简加介绍。乔治·赛德斯在1890年11月16日生于新泽西州的阿来恩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06,(7):F0004-F0004
2006年4月27日,美国安利公司创始人之一理查·狄维士先生,因其在服务公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赢得了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国际学者中心所授予的“模范企业公民”殊荣。该项荣誉专门授予那些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诠释责任与理想”的商业人士。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是一家著名的政策性机构,旨在研究全球统一认知  相似文献   

3.
有信自远方来——关于活字印刷术的通信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3月 ,我接到德国克劳斯·W·格尔哈德特博士写来的一封信 ,对我发表于德国《出版史季刊》2 0 0 0年第 2期的关于印刷术的论文发表意见。我于 2 0 0 1年 4月写了复信。格尔哈德特先生是德国印刷界和印刷史学界有影响的人物 ,由于他对印刷和印刷史研究的贡献 ,德国政府于 1 997年授予他德国联邦十字勋章。此外他还获得了约翰·海里希·迈尔克勋章、美因兹谷登堡奖章和其它荣誉称号。格尔哈德特先生有 1 1本印刷史方面的专著 ,其中主要的著作为《书籍印刷》和《凸版印刷和丝网印刷》 ,这两部书是他与人合著的四卷本的《印刷方法的历…  相似文献   

4.
34年前,“海上英雄艇”轮机兵麦贤得在著名的“八·六”海战中,弹片从右额叶插到左额叶,头部负重伤,脑浆外泄……。但他以超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忍受剧烈的疼痛,坚持战斗 3个小时,直到取得胜利。为此,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模范共青团员”奖状,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的光辉形象在亿万人民群众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英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茁壮成长。那么,这颗英雄之星是怎样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升起的呢 ?一份电报上发现的新闻线索   “八·六”海战打响后,新闻记者会聚东南沿海战场,每天都在…  相似文献   

5.
速读     
人事········国家统计局局长易人上任7个月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日前卸任。10月12日,国务院免去邱晓华的国家统计局局长职务,由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接任。48岁的邱晓华是经济学博士,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国家统计局,在统计领域已有24年的资历。在任期内,邱晓华出镜率较高,经常发布一些比较轰动的数据和观点。他最近一次公开亮相是9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5年度“百强县”统计调查结果。谢伏瞻今年52岁,他在国研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和企业改革等。对于先前更多以研究人员身…  相似文献   

6.
1984年11月底,在首都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新疆日报维文编辑部记者吐尔地·买提尼亚孜作为自治区三名代表之一出席了大会,并被授予甲级奖,奖励他在新闻战线上为党和人民所  相似文献   

7.
宋雅范 《图书馆论坛》2004,24(2):186-188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人,1927年来到中国.在华60年,他将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本文着重介绍路易·艾黎的藏书、著作,以展现路易·艾黎作家、学者风范,并促进对路易·艾黎著作和生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1918年6月6日,在当时的首都彼得格勒钟楼大街正式成立了一家私人出版社——人面鸟出版社。它的创始人是苏联图书出版大师萨穆伊尔·米罗诺维奇·阿良斯基。人面鸟出版社的诞生在当时被认为是苏联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人面鸟出版社的组织者萨·米·阿良斯基当时并不富有,他创办人面鸟出版社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出于对著名诗人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布洛克的热爱和敬慕。他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以布洛克为首的象征主义派诗人和作家们出版他们的作品。萨·米·阿良斯基是出版社的唯一工作人员.组稿,编辑,校对,发行,他都自己干。他还亲自请美术家为“人面鸟”的出版物画插图,作装帧设计。  相似文献   

9.
荷兰王国大使罗兰·范·登·伯格先生,对中国明清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不仅仅因为荷兰王国是最早涉足东方的国家之一,而更重要的是,这位在中国出生的大使,贡献了他一生中大部分精力,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范·登·伯格先生1930年出生于上海,当时他的父亲是荷兰王国驻上海的公使参赞。1950年,他进入荷兰最古老的莱顿大学学习汉学,毕业时,选择了《郑成功》做为他毕业论文的题目。60年代,他任荷兰驻中国大使馆二等秘书。1986年至今,他任荷兰驻华大使。2月20日下午,大使夫妇专程来我馆参观。大使先生说:“我对明末清初的历史特别感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传播学史中一位对传播学有重要贡献的人物——芝加哥学派的罗伯特·帕克进行描述。分别阐述了罗伯特·帕克的生平、他对社会学的贡献以及他的传播学研究,以此总结他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当塞缪尔·L·杰克逊第一次拿到1971年的《沙夫特》的重拍剧本的时候,他已经在《交战规则》等影片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而且他已经与白人明星比如汤米·李·琼斯等有过成功的合作经历。但是他还是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部片子中扮演男一号,而且《沙夫特》会在今年夏天一炮走红,这么卖座。  相似文献   

12.
航天战线的高级工程师蒋春暄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数学,做出出色成就,但是国内数学权威不予承认,还对他冷嘲热讽。无奈他把论文寄往国外,立即得到强子理论创始人、美国数学家、《代数·群·几何》杂志主编桑蒂利教授的高度重视,《代数·群·几何》杂志连续发表了蒋春暄的论文,并且出了专集。权威的美国《教学评论》也转载了蒋的论文摘要。多名数学评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创立人的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于当地时间8月2日在法国东南部一个小岛上去世,享年95岁。亨利·卡蒂埃·布勒松1908年出生于法国塞纳马恩省,少年时代他就热爱美术,曾师从画家弋登奈和安德烈·洛特,并于1928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专门学习绘画和文学,他的志向是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家,他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个摄影家。然而从1931年起,布勒松离开了绘画,转向摄影。从1932年到1934年,他肩背相机,走遍了地中海沿岸、墨西哥、美国。收集在作品集《决定性瞬间》里的许多早期杰作,全部是在这一…  相似文献   

14.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5,(21):72-72
《卡门》:别样的经典芭蕾编舞大师玛兹·埃克(MatsEk)在《卡门》的改编版中,彰显了卡门和唐·豪赛的独特差异:卡门,是一个具有独立性格的人,为事业选择她的同伴:唐·豪赛,受热情驱使而疯狂,他想让卡门成为他的女人。这部戏中,编舞是从唐·豪塞的角度来讲述的,从他将要谋杀卡门之前的行动开始。  相似文献   

15.
大陆作家阿城10年前在台出版了他的《棋王·树王·孩子王》,至今一直受到台湾文坛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欢迎。最近,阿城在台湾又推出了他的新作《威尼斯日记》。该书是他受邀旅居威尼斯时所写  相似文献   

16.
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符号学研究方面,罗兰·巴尔特大概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他的名望一方面来自他那些新颖独到的符号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在于他用符号透视眼光对大量社会现象所做的解析,其中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对许多有关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问题的符号学论述。  一、生平著述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1915~1980),是法国当代杰出的思想家和符号学家。就其思想对人类的贡献而言,美国文艺理论家苏珊·桑塔格在其所编《巴尔特文选》里的一段话可谓盖棺之论:“在二次大战后从法国涌现的所有思想界的大师中,我敢绝对肯定地说,罗兰·巴尔特…  相似文献   

17.
预警·审判·挽歌──评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邵培仁严格地讲,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算不上传播学家,虽然他著述颇丰,堪称美国当代政治领域里的权威学者。布热津斯基于1928年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贵族家庭,其父是旧波兰政府的外交官。他自幼随父母生活在法国和...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不要盲人摸象1970年1月,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为调查玛丽·乔·考皮琛死亡案,乘飞机前往埃德加域。当肯尼迪到达时,一家电台的新闻记者这样描写他:“从容自若,面带微笑。”数小时后,当肯尼迪在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是新闻中出现时,大卫·卡尔亨这样报道他:“胜券在握,满怀自信。”汉姆·毕加德,在写给《纽约时报》的新闻稿中又这样说:“光着头的肯尼迪面色庄重,与他的妻子琼阔步走进法院。”  相似文献   

19.
弄错出处的名言1.适者生存.首先说过这句话的并不是达尔文,而是赫伯特·斯宾塞(他是在《生物学原理》以及更早一些的著作中这样说的)。2.统治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不是托马斯·杰弗逊说的,而是亨利·戴维·梭罗说的(他是在《不唯命是从的公民》一文中写下...  相似文献   

20.
新闻理论与报刊研究论人民的报纸 —1946年初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话…范长江(11)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体会和建议··················……方汉奇(11)《湘报》和《湘学报》·”····”····”············……辛文思(13) 《新华副刊》在文艺战线的斗争···············……徐光霄(13) 《新华副刊》探索·································……关壮申C3) 《中国青年报》的特色和风格··················……王文翔(14)特点党性及其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