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应用写作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是众多后现代课程理论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他为后现代课程理论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系性、严密性的标准.在高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用写作这门课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角色的转换、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中获得众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传统知识观和后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后现代知识观对课程建设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课程观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引发了教育领域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和变革,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首先分析了现代课程观及其局限,其次从思想渊源、理论观点等方面对后现代课程观进行了多元解读,最后就后现代课程目的、叙事方法论、课程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4.
现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后现代主义及其课程观念被引入我国并被大多数人所了解、接受,从而进入主流课程研究领域。人们有的在为后现代课程观所倡导的理念感到欣喜和鼓舞,而对于现代课程观多持贬低态度;有的打着后现代的旗帜却行着现代观的实践。我们认为其对现代与后现代课程关系的认识都有所偏颇,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本文将从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现代与后现代课程的联系与区别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网络课程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后现代主义对教育领域影响的日益扩大,在西方课程研究领域出现了向后现代转向。文章首先介绍了后现代课程观,并借鉴其中一些观点从网络课程系统开放性、内容呈现形式和学习环境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网络课程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与反思,从新的课程理论视角和价值观念来理解课程,构建了一个有价值和启发意义的课程体系.文章对后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借用它所提供的视角,重新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重新审视了幼儿科学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7.
吕映 《教育探索》2012,(2):26-28
后现代课程研究从课程的动词形式理解课程,关注学生者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借鉴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成果,语文课程目标应指向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内容应体现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应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语文课程的实施应成为师生主动参与、建构与创造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文化思潮作为当代社会人类精神图景中最具影响力的音符之一,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从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基本构成、后现代文化思潮基本旨趣、研究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后现代文化思潮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知识观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19世纪末开始,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新的知识现实,哲学界对以理性为主导的现代知识现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逐渐凸现出一种后现代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开放性、相对性、动态生成性及个人主观经验的重要性.作为人文学科的教育也从中受到启示,对自身进行了反思,在教育目的、课程理念、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教育评价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思想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推动了后现代教育的发展。伴随环境的变化和教育改革的要求,处于管理学科中核心地位的整合性课程——战略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梳理战略管理课程在国内外演变过程入手,在剖析现有战略管理课程的不足基础上,借鉴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对该课程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及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尝试构建基于后现代视阈下的新型战略管理教学改进策略,并对未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改善战略管理课程教育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