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为何要直立行走?它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并不简单的问题,而且你原先知道的所谓答案,或许就是错的!为了避免熏烤,还是为了节能降耗?人类为何要直立行走?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了防范附近猛兽的侵袭,所以必须直立行走,这样才  相似文献   

2.
杨欣 《百科知识》2012,(11):11-13
正人类进化的重要转折点是直立行走,加上智力的进化,这就把人与动物从根本上区分开来。人类进化固然让人类主宰了世界并创造了极大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是,进化的结果也让人类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例如,直立行走让人原来类似动物的腰和后肢之间的90°角拉成180°角,  相似文献   

3.
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够直立的动物。在广大的自然王国中,没有一种动物能够像人类那样直起腰板,挺起胸膛,昂首阔步地行走。就是人类近亲黑猩猩、大猩猩、类人猿也只是偶尔地直立行走,而且还是佝偻着背,弯着腰,并且只是危险来临或争斗时才这样半直立行走。其他高级的哺乳动物,无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都是四肢着地,头颅在前,低着脑袋,双眼向下。人类的直立是非常早的。1978年,人类学家玛丽在坦桑尼亚北部地区发现了几个珍贵的足迹。它们产生于400万年以前。当时,由于非洲大峡谷的桑迪曼山火山突然喷发,又下了一阵小雨,几个人类祖先在经过时留…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类学家一直认为,直立行走促使猿转变为人。换句话说,猿一旦能够直立行走就成为人了。然而两条腿走路一定就是人类的专利,是划分猿与人的标准吗?直立行走引发疑案直立行走,指的是在行动时用后肢两足交替地接触地面向前行  相似文献   

5.
人类是直立行走的动物。直立行走将人的眼睛和脑部直接置于整个身体的顶部,大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在弱化行动的同时强化了脑部和感官的运动,使人轻易地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以感官和智能活动为主的超智力动物。  相似文献   

6.
<正>可能就在此刻,"达芬奇"机器人正在为某个病人做手术,美国的海洋一号机器人正在深海探索,日本的阿西莫机器人也开始"调皮"地模仿人类直立行走、单脚跳和踢皮球……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已于8月27日闭幕,但在世界的各个地方,机器人与人类相伴的各种故事仍在继续,其产业爆发式的增长也让人惊诧。在未来,我们将越来越多地  相似文献   

7.
动态     
SCIENCE杂志内容精选直立行走也许是在树上开始的通过观查野生黄猩猩,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两条腿行走也许在相对远古的时期、在树栖猿中就出现了,而不是像当前一个理论提出的那样,是在更近的人类祖先下到稀树草原中才出现的。人们一直认为直立行走或两足运动是人类以及其最近祖先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鹏 《今日科苑》2012,(2):71-73
"大约在700年以后,因为太懒惰,地球人普遍变胖,双脚由于退化已经无法直立行走,每个人都像空气里的一个气泡,只能坐着飘浮椅移动,就像摊在椅子上的一堆肉一样……"这是2008年度风靡全球的美国科幻动画《机器人总动员》对人类未来所描绘的场景,虽然有一些玩笑和戏谑,但是影片也流露出对人类未来退化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人类基因组图被破解的余波还在蔓延,这次音乐又和基因又扯上了关系。已经有科学家断言,音乐在人类形成早期就出现了,对物种的维系有重大意义,其作用不亚于人类开始直立行走或使用口头语言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10.
<正>元谋人曾经被认为是中华大地上最早出现的古人类,但如今,它的"江湖地位"岌岌可危了。原始人类最早从何时开始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这个问题似乎已有定论,许多教科书上都写着,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最早的直立人。元谋人的确是古人类的分支之一,但对于它生活的年代,人们下的结论似乎有点早了。  相似文献   

11.
脚丫的秘密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要走路跑步,必须先动用两脚。中国汉字中,与"足"相关的字就有:跑、跳、跃、跌、踩等一百多个,可见脚对人类极为重要。脚的知识脚,又称为足,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它能让人类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中伟大的一步。人类在胚胎期的第3至4周,便有脚的生成。来到世间几个月后,人即可站起来,一年左右就可行走。人体脚部是一个复杂却精巧的结构,每只脚上具有26块骨头,33个关节,20条大小不同的肌肉,并有114条坚强的韧带,以及无数灵敏的神经与丰富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果说蒸汽机是工业时代的标志,发电机是电气时代的标志,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那么机器人就是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的标志。可能就在此刻,"达芬奇"机器人正在为某个病人做手术,美国的海洋一号机器人正在深海探索,日本的阿西莫机器人也开始"调皮"地模仿人类直立行走、单脚跳和踢皮球……  相似文献   

13.
秋水 《百科知识》2008,(4):13-14
人类在进化中为何选择了直立行走?过去研究人员给出了许多答案,比如,有利于减少震动、在平原上行走速度快、视野开阔、解放上肢和有助于大脑发育等等。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8,(9):17-17
荷兰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成功地研制出一款新型机器人。与众不同的是,这款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无论是行走的姿态还是每一步伐间的距离,几乎都与人类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5.
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觉则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作为人类出现的重要标志,直立行走使远古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从而加速了大脑进化的进程,并逐渐学会了使用工具。工具的使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眼睛、大脑、手等一系列神经、骨骼、肌肉等的  相似文献   

16.
李海军 《科学中国》2007,(10):45-47
人们知道,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人类是从种灭绝的古猿类演化而来的。目前,科学家们区分人类和猿类的主要标准是:是否以习惯性两足直立行走作为主要行动方式。一般认为,人类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一直到现代人。  相似文献   

17.
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是落叶直立灌木或小乔木。具有广泛的营养保健,增强人类体质的食用和药物功能,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针对经济植物沙棘的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智能车一步步开始成为科技研究的前沿产物,现在市面上已经开始售卖一些所谓的"火星车"等一系列的代步工具,这类型的智能车都普遍采用的是直立自平衡的设计,而直立自平衡智能车中所包含的平衡控制问题是一个很典型的自动控制问题,而对于直立自平衡智能车来说,其物理模型与自动控制中的经典模型——倒立摆相似,故可以将其简化为一个倒立摆,进行分析,并实现控制。本文通过将智能车简化为倒立摆模型,对智能车的直立平衡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智能车实现自平衡的控制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智能车的其他相关的控制原理也有了认识。  相似文献   

19.
荷兰科学家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高自动化高仿真机器人。这个新型机器人名叫“火焰”,它的独特之处就是可以模仿人类的直立行走,并且从各个方面来看没有任何差异。最令科学家兴奋的是,这种机器人在研究人类行走领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人类诊断行走障碍,是残障人士康复的辅助设备。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为了开拓大脑,适应环境,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其中直立行走可谓是里程碑似的重大变化,让人类成功地走到今天,但为此人类付出的代价同样让人心惊.面对不堪重荷的疲累身体,我们是应该回到爬行时代,让身体得以喘息?还是继续拚命加以改造,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