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时期的地缘政治格局不尽相同,但都反映和显示着各种地缘政治力量间的力量对比。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特征也为我国的地缘战略选择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阿富汗:影响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3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接受阿富汗为南盟的正式成员,确认了阿富汗南亚国家的身份。阿富汗加入南亚国家的行列,对南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直接影响。它改变了亚洲的政治版图,加强了南亚的重要性,使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增强,使南亚地区政治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并给南亚区域合作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前,俄、英、法、日等国因不同的地缘诉求相继探查位于黑龙江入海口的库页岛,却因勘测条件所限而将其误为半岛,致使其战略意义未能完全呈现,东北亚地区从而波澜不惊。19世纪中期,库页岛的岛屿状态与资源优势被确认后,旋即成为日本实现人口迁徙、能源供给的理想国,更成为俄国侵吞中国黑龙江流域,进而向太平洋扩张的源动力。日俄两国对库页岛的激烈争夺及西方势力的介入令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为之一变。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的社会流动不仅发生在不同阶层之间,更体现在地域空间上,春秋列国之间的以及列国内部的冲突与变动引发了极为频繁的流亡现象。地处山西高原的晋国可谓是居诸国之上流,在春秋争霸格局中面临着东部齐、西部秦、南部楚等国之压力,因此晋国在地缘政治部署中分别利用各国流亡人士的智慧以及所提供的政治情报为晋国争霸事业服务;同时晋国流亡他国的精英人士也往往服务于敌国以制衡晋国,这种双向的地域人才流动构成了春秋史上一道独特而精彩的图景,也为人们探究晋国地缘政治格局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际格局是由欧洲中心向欧洲以外推进的过程。科技革命推动着国际政治格局的转换。从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均为欧洲中心格局 ,但另一方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开始显示出格局外移的征兆 ,最终在欧洲以外形成美苏两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上述诸格局尽管都是战争的直接产儿 ,但究其根本 ,各国政治实力对比的变化乃是国际格局转换的基本动因 ,并最终促使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的和平转换。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英法在云南的地缘政治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的“环北部湾”战略布局和英国的“两江一洋”战略布局中,云南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因其正处在两个战略圈的结合部。民国初年,云南地方的地缘政治基本延续着晚清的格局,英、法、云南地方政府构成三个主要参与方,英国在滇西,法国在滇中、滇东南依旧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云南的地缘政治格局正是基于这一点展开。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战略研究中 ,地缘政治概念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新的理论框架。地缘政治学是以地缘关糸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战略研究。在中国地缘政治环境方面 ,笔者认为有三个相互影响与关联的战略圈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第一 ,中、美、俄、日四方互动的大国关糸 ;第二 ,东南亚和以印巴问题为核心的南亚次大陆问题 ;第三 ,在我国西部国内地缘政治整合方面不容忽视的边疆省区与邻近的西亚与中东国家的次区域性经济与政治的问题。面对恶劣的地缘环境和复杂的国际局势 ,我们应谋求和创造有利的战略态势和主动的战略地位。第一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是实现地缘战略目标的根本途径 ;第二 ,增强综合国力是实现地缘战略目标的主要基础 ;第三 ,加快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是实现地缘战略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第四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开展全方位外交 ,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中国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安全存在诸多不安定因素.中国在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战略上构建安全的周遍环境,要立足亚太,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进入了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这使得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具备了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政治的复杂化决定了"一超多强"的国际局势不会长期存在,国际政治新格局必将向多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清朝立国之初,其地缘政治环境是极其不利的.西风东渐,中国从传统陆权国家演变为陆海复合国家,清王朝面临地缘战略的两难选择;日本和沙俄的兴起及其对外扩张战略,从海陆两个方向进一步压缩了衰退中的清王朝的生存空间;东亚在全球格局中的重要价值使得清王朝及其周边地区都成为列强追逐的地缘政治目标.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决定了清王朝的衰落不可避免;清政府地缘战略选择的失误加速了这一衰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地缘政治因素正逐渐取代意识形态,成为一国对外交往所考虑的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地缘政治状况既表现出与冷战结束以后的形势有若干联系,又显现出了一些新变化。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各主要大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体开始了新一轮的分化重组,以便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居于有利的战略地位。文章分析了新世纪世界地缘政治的特点以及在世界背景下中国自身的地缘政治形势,并依此对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提出几点建议:海陆兼顾,海权是重点;立足东亚;优先解决台湾问题与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中亚始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中亚一直是大国争端的集中地,而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尤其是天然气,更是极大地吸引了外部世界,尤其是大国的注意力,使其成为全球能源政治的核心。能量地缘政治包含了一个将能量发射到能源丰富地区的综合方法,谁控制了该地区的能源资源,谁就能在心脏地带的中心发挥重大影响力。俄罗斯、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其他国家都在为获取遥远的中亚地区的油气储备而展开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从独立后直至冷战结束,柬埔寨国内局势持续动荡,政权频繁更迭,外交取向也在东西两大阵营中摇摆不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冷战时期柬埔寨独特的地缘政治。由于多股势力在东南亚地区的角逐,作为"地缘缓冲器"的柬埔寨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越南战争、与邻国的领土纷争、地区结盟都成为影响柬埔寨内政外交和其人民命运的地缘政治变量,柬埔寨亦因此陷入了长期的动乱和战乱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地缘政治在“世界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世界地理"课程教学中注入地缘政治的内容,有利于世界地理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就地缘政治在"世界地理"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板块设置、课时设置、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安排,以推进"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地缘政治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政治这一传统观念在经济全球化、政治趋向多极化的背景下,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正在重构其地缘逻辑思维。适时提出“时缘政治”和“人缘政治”概念,全面审视世界政治格局。我国应从国家利益出发,积极重构地缘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鉴于此,文章系统总结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规律,探讨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以期对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深入分析当今国际贸易新现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演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一一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演变及其原因.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分水岭的意义。在此之前,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比较缓慢,规模小,数量少,国际影响有限;在此之后,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勃然兴起,发展迅速,国际影响日增,成为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导致这一巨变的原因有三:第一、环境问题的大量存在及被人类认知,是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得以发展的历史背景或基础原因;第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生态上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第三、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使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从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中巴国土接壤,地缘政治关系特殊。两国经贸存在基础薄弱、交通不畅、安全制约等问题,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提升空间巨大。以中巴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合作载体,以新疆自治区为合作前沿,以能源、农业领域为合作重点,以交通运输建设架构合作贸易走廊,是提升中巴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9.
台湾是美国亚太地缘战略的基点,其核心是遏制和分化中国,除此之外,还有它在亚太地缘战略的副产品,地缘政治多元化,南慑东盟,北遏日本,西北阻击俄罗斯。  相似文献   

20.
蝴蝶纹最早出现在隋代,风格华贵写实。唐、宋、元时期,蝶纹迅速发展,唐代蝶纹多圆润可爱、俏巧俊秀;宋代蝶纹集理性、典雅、浓烈为一体,呈现多元化特征;明、清时期为蝶纹的繁荣期,其风格精巧繁缛,华丽之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