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村是中国唯一公开皈依基督教的作家,他在9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的诗人形象。这些诗人身上明显带有作者本人的影子。通过对((玛卓的爱情》和(《鸟》中的诗人形象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小说人物所遭遇到的困惑和挣扎也是作者面对现实的狐疑和思索。在北村的理念中,爱情和艺术都是脆弱的,人类必须通过皈依宗教才能获得对自我的救赎。  相似文献   

2.
本着重分析了《玛卓的爱情》中北村对于存在的深刻追问,指出 消解本源后小说人物寻找爱情作为替代的努力,并进而分析小说中人物和北村本人对于语言与存在关系的述误,以此揭示语言与存在的悖论,最后,在语言的悖论追问中突出北村创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人生喜怒哀乐总因爱,悲欢离合总关情。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刻画的孙少安与田润叶,孙少安与田晓霞,田润生与郝红梅等栩栩如生的悲剧形象,带给我们的是几分清醒的顿悟:爱情应该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4.
邹姗姗 《文教资料》2007,(34):132-134
北村的近期创作主题凸现了诗意与现实的冲突,通过对爱情的绝望,对自身人格堕落的失望以及对诗意栖居追寻而不得的无望展现出来,并对此提供了宗教救赎的获救途径。神性启示的文本模式也在另一方面羁绊了北村作品的深度。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描写的都是爱情悲剧.爱情悲剧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不同时代、文化背景、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爱情悲剧也会呈现不同的特质,从而使人们获得多重美学感受,更丰富地品位、欣赏文学作品.又由于爱情悲剧要靠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建构故事情节,因而不同文化背景与民族风格的爱情悲剧也会体现出相同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特点.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婚姻主题可谓经久不衰,古今中外多少爱情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新的爱情故事仍层出不穷。北村的《玛卓的爱情》(发表于《收获》,94年第2期)表述的也是一个感人甚至撼人的悲剧,但却有其独特的时代视角,提出了更多的疑问,展现了当代人面临古老的爱情婚姻问题时的困惑。《玛卓的爱情》是一部爱情悲剧,但这一悲剧不同于我们以往所熟悉的那一类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爱情悲剧,或已成眷属又节外生枝的婚姻悲剧。男女主人公刘仁和玛阜的爱情发生、发展直到成婚,应该说是顺利的。尽管刘仁在对玛卓的暗恋中度过了足足三年漫…  相似文献   

7.
武秋芝 《现代语文》2010,(5):118-120
本文从发掘爱情元素入手,认为穆旦的爱情诗《诗八首》中,有追求与拒绝、变化与永恒、理智与忘情、心爱与表达、时间与存在、幸福和危险、依附与独立、生机与飘零等多元爱情元素。这些元素既相互对抗,又努力融合,呈在冲突中融合的走势。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该诗作出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劳伦斯深深地感受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摧残以及现实、自然和理想之间又是如何地充满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通过对《钢琴》一诗的解析 ,揭示了诗人理想的“自我”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完全受到“现实异性”的压制。面对理想与悲哀的现实的冲突 ,诗人只能发出深深地哀叹  相似文献   

9.
《雪夜林边驻步》被公认是弗罗斯特最好的诗歌之一。它是一首既描写了实景又富含象征意义的小诗。这首诗描写了“我”在雪夜路过一个熟人的树林,看到了在白雪覆盖下了的可爱的幽深树林,我驻足不前,然而“我”的马儿却提醒我继续往前赶路。这首诗貌似在叙述一件“我”赶路途中的小插曲,实际上却意义深刻,里面充满了象征含义。作者从几对关系入手,分析了这首诗所表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人的无奈等情感。  相似文献   

10.
现实的日常生活使人的个人独特性被逐渐消磨,而作为诗人的玛卓用其一生来追求她本真的存在,玛卓诗人身份的自我认同让她对诗意栖居的追求愈演愈烈;爱情理想与诗歌艺术的精神向往.却在现实生活中止步不前.诗人的"镜子领域"[1]遭到破坏,自我认同感变得虚无,诗人玛卓最终也只能以死来求得到灵魂的安慰与救赎.  相似文献   

11.
《雷雨》极具震撼力是由于其中的爱恨情感体验被渲染到了巅峰,在婚恋家庭、社会阶级、道德伦理、性别欲望、情感理智等层面写出爱恨体验的千诡万谲。有最专制最奇特最真情的爱,也有最残忍最荒唐最虚伪的爱,同时有最不齿最不忍最恐怖的恨。在爱与恨的多维复杂交织中,写出人性深处的爱与不爱、真爱被欺骗、不爱而有性、爱变成了恨之后的:恐怖、假爱的虚伪欺骗逃避责任、真爱不被接受不被理解的苦痛等诸多爱恨万象。  相似文献   

12.
邓一光的短篇小说<狼行成双>以两只狼的爱情为线索,讲述了"他们"的生存遭遇及双双赴死的悲壮结局.作家试图通过狼的视角,来反观人类自身.作家以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表现了对生命存在、人类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邓一光的短篇小说《狼行成双》以两只狼的爱情为线索,讲述了“他们”的生存遭遇及双双赴死的悲壮结局。作家试图通过狼的视角,来反观人类自身。作家以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表现了对生命存在、人类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赵本山执导的《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已播出7部。这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特点鲜明,根据其形象的叙述模式,可大致分为突围式与围困式两种类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下农村女性的面貌。  相似文献   

15.
苏轼有三子,唯季子苏过一直伴其左右,受其濡染也最深。父子相处中,苏轼抚养教化,不辞劬劳;苏过感馈春晖,亦尽心竭力。苏轼晚年贬居岭海,罪不及孥,然苏过纯孝,南迁侍父,躬行孝道,宽解父愁,他的陪伴成为苏轼晚年的重要支撑。苏轼病卒,子承父志,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以斜川诗文弘扬苏学,续写苏门传奇。纵观苏过一生,前半生伴父辗转漂泊,后半生携家艰难度日,长眠后与父亲黄泉相伴,与父亲谱写了人间情笃的美妙乐章。  相似文献   

16.
在物欲横流的的大潮中,电影《山楂树之恋》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实际上是人们对往昔耶个纯真年代中纯粹感情的一点怀旧,一点感慨。舍弃了物欲情欲本身,干净的不是爱情本身,是人对爱情的想象,对纯粹爱情的向往。静秋本身是一种诗意化的存在,作为一个清纯的理想存存,反衬了现实中人们“爱”的无节制,实际上她不懂爱的意味。  相似文献   

17.
萨特的戏剧《苍蝇》《魔鬼与上帝》中的不同人物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即自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类在虚空中面临生存困境时的孤独和挣扎,从自在自由到自为自由的奋斗。萨特的自由现也有他自己的困惑,但这样一种不断寻求自己存在理由的自由观却给现代人的生存提供了一个参考纬度。  相似文献   

18.
刘萃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2):121-124
师生冲突作为师生互动的一种常态,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接受。然而,师生冲突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师生人际冲突问题及解决,有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师生冲突,尽可能避免师生冲突负面效应的产生,从而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和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桂林作家秦忠的<烽火爱情未竟时>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以对历史特有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极力张扬和呼唤"现实回归",刻画出原生态的人物系列,体现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以与影视文学融合、资源共享的创意,在结构布局、表情达意上,彰显出崭新的体式格局和诗意的抒情格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