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教通讯》2000年第2期刊载了吴昌盛同志的文章《论职教市场》(以下简称吴文)。吴文认为“职教市场是指职校为社会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方直接见面 ,并进行供需双方交换的场所及交换的总和”,“是指教育产品(教育所产生出来的人的劳动能力 ,其现实形式是学校输送出来的毕业生) ,按照其各自形成过程中各自花费的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形式。”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一、什么是职教市场从供求关系看 ,职教机构向市场提供的教育产品是包括教育服务、知识、技术和信息等无形产品 ,以及科学技术的物化产品 ,而不…  相似文献   

2.
<职教通讯>2000年第2期刊载了吴昌盛同志的文章<论职教市场>(以下简称吴文).吴文认为"职教市场是指职校为社会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并进行供需双方交换的场所及交换的总和"."是指教育产品(教育所产生出来的人的劳动能力,其现实形式是学校输送出来的毕业生),按照其各自形成过程中各自花费的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形式."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
论职教市场     
职教币场是指职校为社会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并进行供需双方交换的场所及交换的总和。是指教育产品(教育所产生出来的人的劳动能力,其现实形式是学校输送出来的毕业生),按照其各自形成过程中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形式。职教市场作为职业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新的运行机制,能促进职教事业的正常运行,实现教育目标,以保证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职业教育供需的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中专利技校)基本上是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学…  相似文献   

4.
论职教市场     
职教市场是指职校为社会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并进行供需双方交换的场所及交换关系的总和,是指教育产品(教育所产生出来的人的劳动能力,其现实形式是学校输送出来的毕业生)按照其各自形成过程中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形式。职教市场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它能促进职教事业的正常运行,实现教育目标,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5.
近读吴义昌先生《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辨析》(载《教育评论》,1998(4),以下简称吴文)一文,对文中的“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不大”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吴文认为,因为中小学教师缺乏较高的理论素养,没有足够...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市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职教市场的内涵职教市场是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职业教育机构提供的职业教育供给之间的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市场需求来看,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居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以下简称“求学需求”),一是劳动力市场对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的需求(以下简称“劳动力需求”)。因此职教市场是由生源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部分组成。每个市场中的需求分别又有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在生源市场中,个人需求是指某个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接受职业教育的愿望和能力,无数个人需求的集合就是社会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中,个体需求是…  相似文献   

7.
对教育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的多维透视,是当代教育学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的显著标志。吴纲著《论教育学的终结》(刊于《教育研究》1995年第七期,下称“吴文”)而掀起学界不小的波澜,诸多论辩唤起我等对教育学“生命力”的深切感触,为求同存异,启发思路计,现谨将愚见不吝托付,不耻就问于吴织及诸位同道。一、教育学历史发展最极端的理论可能性或教育学“废墟”的实质是什么教育学‘“终结”的论辩,作为教育理论反思过程的自觉升华,于澄清学科发展现状的迷雾大有神益。“吴文”是从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一系列悻论和困境开始展开其教育学…  相似文献   

8.
读了《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3期刊发的沈景太同志关于《评估检查应转变》(以下简称《转变》)一文,颇有同感。不过,笔者认为,《转变》所述转变在层次上还可进一步拓展,即教育评估(含检查,下同)应从深层次上来一个转变。 一、由“狭隘目标”向“远大目标”转变我们认为,《转变》所提出的问题,无论出自“上级”,还是出自“下属”,其成因都与各自缺乏“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而工作”的远大目标有关:作为“上级”,在对“下属”实施教育评价时,只是 “听听汇报,看看资料”,而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甚至“甘心受骗”,这明显是…  相似文献   

9.
现为安徽中华职业教育社顾问的柏守逊同志,对中华职业教育社及本刊的工作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他虽于去年3月从安徽省教委副主任的岗位上“退役”了,但仍致力于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最近,他在给本刊编辑部的信中说:“中陶会要召开《陶行知职教理论研讨会》,约我写稿,不得不读读陶书。我发现老夫子的文章还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给“逼”出来的,并发表在《教育与职业》杂志上。由此可见陶行知与职教社的渊源关系。现将文稿寄上一份……”其文稿的题目是《生利主义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刍议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论》。我们感到此文写得很好,内容也很丰富。由于版面所限,我们仅选此文的第三部分刊发于下。柏守逊同志在信中还说:我认为职业教育到了战略调整的时候,不能只看到成绩而津津乐道,许多问题是要扎扎实实解决的,要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看职教发展,能拿出一些大的举措。为此,大家共同呼吁,形成共识,那就好了……”这段话说得多好啊!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职教工作者都能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自身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地为发展职教呼吁,为发展职教实干,为发展职教献计,以共创我国职业教育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应理直气壮地提倡“科研兴校”——兼析《中小学应慎提“科研兴校”》●袁维新读了吴义昌先生的《中小学应慎提“科研兴校”》(见《教育评论》1997年第5期,以下简称吴文),对此文的一些观点,笔者不仅不能同意,而且认为应反其义而用之。否则,真的要对“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