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法国近代史是一部阶级斗争极为丰富的历史。跟当时欧洲其他国家比较,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的比较彻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是轰轰烈烈的。恩格斯对于法国的历史曾这样写道:“那里历史上发生的阶级斗争每一次都比其他各国更加达到彻底的结局……它在大革命时期粉碎了封建制度而创立了纯粹的资产阶级统治,其所具典型式的明显性实为欧洲任何其他国家所不及。而抬起头来的无产阶级反对那占有统治的资产阶级的斗争在这里所表现的尖锐形式,也是其他各国所未见过的。”因此,我们研究法国近代史,不仅能发现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也能看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我国资产阶级表现了一定的革命性,也暴露了严重的妥协性。当然,“这种两面性,就是欧美历史上的资产阶级,也是同具的”,可是“在欧美各国,特别在法国,当它们还在革命时代,那里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彻底的;在中国,资产阶级则连这点彻底性都没有”。为什么我国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较之欧美资产阶级严重?西欧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对比中西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助于认清我国资产阶级所具妥协性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3.
在法国近现代史上,政权更迭十分频繁,头绪复杂、性质多样,为便于掌握和运用,现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性质等方面略述如下: 1.波旁王朝(1589~1789)。由波旁·亨利建立,故称波旁王朝。它是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权。 2.大资产阶级当权(1789~1792)。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银行家等大财主的大资产阶级夺取了法国的政权。他们为了实现君主立宪的政体,与封建势力进行了妥协,保留了国王路易十六。 3.吉伦特派掌权(1792.8~1793.5)。1792年8月,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制度。在瓦尔密大捷的后一天即9月21日,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开幕,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掌握了法国的政权。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制的议案,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于1793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它和国家政权、阶级与阶级斗争、经济等重要的社会思想、政治、经济现象密切联系。法国在 1791年到 1875年 84年间里先后颁布了 11部宪法 ,尤其是法国作为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 ,国家根本大法如此频繁变更 ,尽管其宪法的资产阶级根本性质没有变 ,但这种历史现象尤其少见。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正是本文所要分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迫于严重的国內外形势,联合忿激派,与平民结成联盟,推翻了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统治,建立了雅各宾革命民主专政,在政权巩固之后,面对忿激派的独立要求,又运用其专政机关进行了无情的鎮压。怎样看待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平民群众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如何具体分析忿激派在革命时期的纲领、策略及其在革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史学界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忿激派与雅各宾派是否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他们的活动到底是推动了革命的深入发展、巩固  相似文献   

6.
一、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宪法一词,古今中外由来已久。但是,用以专指规定国家的组织、权限、活动原则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近代宪法,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毛泽东同志说:“讲到宪法,资产阶级是先行的,英国也好,法国也好,美国也好,资产阶级都有过革命时期,宪法就是他们在那个时候搞起来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27页)  相似文献   

7.
诞生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它以法国启蒙思想为基础,借鉴美国《独立宣言》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精华,较完整地阐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原则,如人权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它们是反封建的锐利武器,同时也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有力武器。随着资严阶级逐步上升为统治者,《宣言》反人民的阶级局限性日渐突出,加上资产阶级不断颁布新法来阉割其革命灵魂,终于使《宣言》成为国际资产阶级用来干涉别国内政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8.
君主立宪派为 1 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并作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力代表领导了革命 ,尤其是在掌握政权以后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维护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令和措施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君主立宪派在 1 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贡献巨大 ,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一、历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要求当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的革命。主要史事有: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统一。1640—1689年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通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美…  相似文献   

10.
法国资产阶级作家斯丹达尔(1783—1842)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多年来,围绕这部作品的评价问题,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修正主义者对这部作品作了严重的歪曲,有意抽掉它所反映的政治内容,抹煞资产阶级革命后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攻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拿破仑,  相似文献   

11.
张建平 《文教资料》2005,(34):24-25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就世界近代而言,又是这一时期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主导潮流。其中,发生在工场手工时期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发生在工业革命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既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密切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试将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作一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一、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一)革命开始的标志。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算起,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北美殖民地、法国等地…  相似文献   

12.
世界近代史是以法国革命为开端世界近代史以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是因为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澈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所加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限制,正式确立了以资产阶级为支配阶级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大革命之前,在中古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也曾有两次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是十六世纪发生的尼德兰革命(一五六七——一五八一),另一是十七世纪发生的英国革命(一六四一——一六六○,一六八八)。所以不以尼德兰革命或英国革命为世界近代史开端为原因,不仅在其范围、规模及影响不如法国革命之大,且在其封於封建制度的摧毁不如法国革命进行得澈底。  相似文献   

13.
1789年至1794年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历程,其历史使命是反封建,确立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开辟道路。为了抗击国内外反动势力反扑,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先后掌握政权,逐步把革命推向纵深发展,甚至远远超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要求。尤其是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  相似文献   

14.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为稳定社会秩序,推出了1848年11月12日宪法。根据宪法要求,法国人民于12月10日进行总统选举,结果,路易·波拿巴以压倒优势的多数选票力挫群雄,当选为法国总统。革命导师马克思在《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把路易·波拿巴的当选视为“农民推翻现存政府的政变”,是一次“隐蔽的农民起义”。表明了法国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总统之间的特殊关系。本文试图说明以下三方面问题:即农民阶级何以建立与波拿巴家族的联系?其借以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因素何在?农民阶级是否从他们所拥护者那里获得了满足?  相似文献   

15.
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中最为强大的通常是金融资本。因此作为资产阶级的上层即金融资产阶级由于其经济力量的雄厚和政治上的成熟,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总是首先掌握政权,代表整个资产阶级执政,同他们站在一起的还有一批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这一点在法国表现的尤为明显。革命前法国最富有的阶层就是由包税人、银行家等组成的金融资产阶级及参与资本主义经营的自由贵族,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首先出来掌权的君主立宪派正是代表这一阶层的利益。此后随着革命的发展才是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的统治。如果说法国革命是沿…  相似文献   

16.
十八世纪,法国涌现出一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们运用民主主义的思想武器,猛烈冲击了封建蒙昧主义,不仅为法国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提供了指导理论,而且也成为鼓舞和引导欧洲许多国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号角和火炬.卢梭作为激进民主派的思想代表,一投入启蒙运动的战斗行列,就因其强烈的革命性而引人注目,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并从根本上动摇西欧的封建统治留下了不朽的功绩.  相似文献   

17.
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上升时期的进步口号。在资本主义建立稳固统治并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后,便以金钱、权力、法规去钳制剥夺人民群众的言论和新闻自由。然而对社会主义和民族独立国家又动辄以"新闻自由"、"人权自由"等口号,攻击并干涉别国内政,输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乃至颠覆别国政权,充分表现了虚伪的两面性和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因发生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历史上通常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据此回答1~5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三大杠杆是A.重商主义、圈地运动、海外殖民B.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手工工场C.殖民机构、海外贸易、手工工场D.中央集权、圈地运动、殖民战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少中外史学家认为七月革命是法国大革命的迄点,然而尚无人对1789—1830年大革命的分期划段发表论述,笔者对此陈述管见.法国大革命分三个时期恩格斯总结了以反对国内封建制度为主要任务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一般把它们分为三个时期,即革命沿上升路线发展时期;巩固革命的资产阶级胜利成果时期;自由贵族、资产阶级重新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20.
第六章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十八世纪的法国状况和启蒙运动十八世纪的法国正处在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夜。当时,封建制度已日益崩溃,封建专制王朝面临着严重危机,阶级斗争十分尖锐。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正日趋成熟。在封建躯壳中产生的法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十八世纪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它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