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阳货》记载:“子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其中,对“女子”意义的解释,成为历代学者解读的热点.由于“女子”一词的多义性和歧义性,因此很有必要总结有关“女子”的释义研究并对其意义作出准确地判断.本文在回顾历代学者对“女子”注释训解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其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证源分析“女子”之义,探讨《论语》中的“女子观”,并确认了开始歧视妇女的历史时期.旨在更准确地理解“女子”之义,正确领会孔子的本义和思想观.  相似文献   

2.
学习内容 课文:《杨氏之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能言善辩的纪晓岚》《孔融妙言对嘲笑》小古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相似文献   

3.
岳亦鹏 《甘肃教育》2008,(14):42-4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贴近生活。重视运用.其基本理念是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所以,所有学习内容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围绕“生活中的数据和图形”这个中心议题(即代数和几何)。每一册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相似文献   

4.
媒人别称     
媒妁:一说,春秋战国时期,从事说媒的男子称媒,从事说媒的女子称妁,后人即以“媒妁”泛指媒人。例如《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相似文献   

5.
《论语.阳货》记载:“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和“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在这句话中后者更重要。可以把“女子”与“小人”理解成意义的概念,并进行情境性的解释,进一步规定为师生关系的命题,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一般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作品15部,大体可以分为5类,即“说”“子”“术”“事”“言”。“说”类小说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正格,其篇目数量也最多。而“子”类小说也是《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主体,其作品数量占《汉志》著录的1/3。其中著录的《青史子》《师旷》《务成子》《宋子》《天乙》5部“子”类小说,也是研究汉代“子”类小说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7.
观点     
建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应遵循的原则王攀峰在《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6期上撰文认为,在课堂中,“学习与生活共同体”的建构,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  相似文献   

8.
郭伟 《新疆教育》2013,(3):23-23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节明确地提出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并具体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要想把中学语文教学的开放落到实处,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是一个长期摸索、探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文而释,因文为训”是我国传注训诂的一贯原则,从传注训诂发端时就存在了。六艺经传和先秦诸子的文章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一种是以训诂形式出现的正文,例如:“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周易·乾》)“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礼记,礼运》)“咨才为吸;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国语·鲁语下》)另一种是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估。例如:《左…  相似文献   

10.
蒋文 《学语文》2010,(1):47-47
《左传·宣公十年》中有:“郑子家卒。郑人讨幽公之乱, 子家之棺。而逐其族。”《左传》旧注对“ 子家之棺”一句的理解有如下两种:  相似文献   

11.
《诗·唐风·绸缎》三章句式相类,首章言“见此良人”,二章言“见此邂逅”,本章言“见此集者”。小序以此诗为“刺晋乱也,国乱则婚姻不得其时焉。”姑无论小序之说确否,而此诗言婚姻,或言性爱,则是可以肯定的。《孟子》以“良人”为丈夫,但《诗经》之“良人”未必不是女子;《国语·周语》有“三女为第”之说,则‘“集者”指女子无疑。“‘邂逅”,毛传云:“‘解说(悦)之貌”,若以“良人”、‘“奖者”之实指人者类推,”‘邂逅”不当是“貌”,且“见此解悦之貌”也甚不辞。《诗经》多有数章反复吟咏一事之例,如《魏风·伐植…  相似文献   

12.
《涪陵师专学报》2007,(4):F0002-F0002
“学高身正”历来是中国古代士子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其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当引为我校校训时,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和规范。“学高”,指教师应具有广博的学识,对时代与生活敏锐的感应和扎实的技能,以为培育后学安身立命的根基。子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师者惟有“学高”方可“传道、授业、解惑”。“身正”,是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品行、高尚的情操,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光明磊落,抱诚守真,高风亮节。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今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相似文献   

13.
赖乾顺 《现代语文》2006,(10):81-82
《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无论是师生关系的界定,还是教学关系的判断,都必须遵循“学生是主体”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阅读教学,才能发挥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一、“循环写作”应遵循的原则自主性原则。新《课标》明确地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写作过程则是自发灵感、自觉选材、自我表达的、从材料“内化”到思想“流露”的自主过程,这个过程在外界条件的有机影响下(即教师的指导、阅读的引导、环境的诱导等等),逐渐生成作品的过程。这个过程若作过多的限制,势必抑制学生的灵感,桎梏学生的激情,…  相似文献   

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第四》  相似文献   

16.
1.抱布贸丝 “抱布贸丝”和“子无良媒”均见于《诗经·卫风·氓》的第一章(段),“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见于第二章。《氓》多年来被选为高校《中国文学史》的重点介绍作品,八十年代又选入《大学语文》,并定为精读作品,更增大了该诗的影响。这是一首叙事诗,记叙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子被无德负心的丈夫——“氓”休弃后的控诉之言,表达了她的悔恨和悲愤之情,间接地批判了那个  相似文献   

17.
“束修”二字,自皇侃疏:“束脩,十束脯也。”朱熹注:“脩,脯也。十艇为柬。”后之学者皆以“束脩”为弟子初次拜见老师的见面礼。今传本孔安国注:“言人能奉礼,自行柬修以上,则皆教诲之。”并未明言此“束脩”即是“束脯”。《尚书·秦誓》孔颖达疏:“孔注《论语》,以‘束修’为‘束带脩饰’,此亦当然。”《后汉书·吴佑传》:李贤注:“束脩,谓束带修饰。郑玄注《论语》曰:‘谓年十五已上也。”’是孔安国、郑玄谓自十五岁“束带修饰”之童子以上者,孔子“未尝不诲也”。孔子设教授徒,“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亦即《礼记·大学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必待大学之人,故孔子授徒,似不当以“束修”即“十艇脯”为“诲之”的条件,而当以是否具备大学学习资格为“诲之”的条件。故本章“束修”之说,当以孔颖达引孔安国《论语》注及李贤等引郑玄《论语》注义长。  相似文献   

18.
“继述”注释指正唐遇春“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继述”,课本注:继承、讲述。按,“述”是个形声字,从,术声。《说文》:“述,循也。”本义就是遵循、继承。如:①《书·五...  相似文献   

19.
摘要:对于《召南·采蘋》主旨的理解,历来纷争不断,有“大夫妻能循法度”、“教成之祭”、“美邑姜”、“女子祭祖”、“女奴置办祭品之劳动”等几种观点。而结合周代的礼乐文化来看,我们发现该诗体现了笄礼和婚姻的重要关系,《采蘋》是对周代笄礼制度及其仪式的诗性表达。  相似文献   

20.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秉行“质量·特色·规范”的办刊理念,遵循“依靠专家,优稿优先”的选稿原则,力求突出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地域性。刊登的主要内容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与技术、数学、物理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学、文化产业、数字创意、设计艺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