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是全面发展,而这种发展有多方面质的规定性:个人的自主活动;真正的个人交往;完整的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把对质的研究和对“部分质变”概念的考察结合起来,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依据并参考系统论,对质的整体性、高级性和稳定性作出了探讨,认为“部分质变”并不具有质变的特性,而只是单纯的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心,是研究型大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要素。发展研究生教育能有效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水平。因此研究型大学都把发展研究生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发展研究生教育应坚持“质”、“量”协调发展原则,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要把握好“质”、“量”发展的度。  相似文献   

4.
不管是在沃尔玛,还是在社区里的小卖部,我们都能看到可口可乐的身影。如果你仔细观察每一瓶饮料,都会发现在它的身上嵌有蓝白相间的QS认证标记,上面写着“质量安全”。这个标志是给消费者吃的一颗定心丸,表示该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可见,质量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正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工程专业才应运而生.虽然该专业研究的范围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原因的阐述.对其派别和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提出并探讨了中古士人尚“简”的审美观念问题。“简”构成了魏晋人物品藻的一个审美标准,也是中古士人的一种重要的美学观念。“简”代表了一种人生追求,也显示了一种人生境界。这种审美观念滥觞于《周易大传.系辞上》,其在中古时代的发展与确立,与魏晋玄学有密切的关系。“简”作为文艺批评的一个最基本的美学范畴,从陆云到刘勰无不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历史小说”通过两种类型的小说,即书写被正史排斥的人物、事件和重写正史已写的人物、事件,用复数小写的“小历史”改写了单一大写的“大历史”,从而质疑颠覆了传统的历史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8.
在浩瀚的历史典籍中,搜寻关涉凌烟阁的残篇断简,力图编绘成在大唐王朝绚烂一时的凌烟阁的完整图景。本文展现已然消逝的凌烟阁的内部格局,以期透视曾经辉煌一时的美术工程。  相似文献   

9.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能像“数学”、“物理”等学科用逻辑去推理,它是一种“技能”或“活动”,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环境中)去游,才能学会,并不是通过教授有关英语的知识,就能学会说英语,所以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就是讲得太多,试图以教代学,而结果往往是教师满堂讲,学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解读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唯物主义,还是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都应该把《资本论》作为主要文本依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历史地而不是永恒地解释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商品和资本——它们作为社会形式是历史地获得的,也必将历史地失去;他唯物主义地处理自己的研究对象——他的主要批判对象是政治经济而不是政治经济学;他首先考察的是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其次才是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拜物教观念;作为《资本论》研究的出发点,不是概念,而是社会的现象形态。历史地解释研究对象与唯物主义地处理研究对象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不能合并的原则。对于《资本论》的解读,可以使我们对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  相似文献   

11.
对生活世界中的教师的理解,需要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寻找其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联性,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可获得解释性的认识。由此在做整体的探究和剖析的基础上解读造成其行为和意义的情境和性质,并要从“形象、惯例、原则和个人哲学、比喻”的维度来理解教师。  相似文献   

12.
在文艺创作中有一种“断裂”式表现手法,作者有意安排了人物发展进程的中断,通过逻辑上的矛盾和冲突,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共鸣感,以达到特有的艺术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在《孔雀东南飞》“姑嫂告别”一节和《三国演义》对赵云的描写中就很好地得到体现。“断裂”式夸张手法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矛盾的传真表达。  相似文献   

13.
古语有云:"之乎者也亦焉哉,安排好了当秀才."可见,如何运用虚词是一门艺术.现代汉语的虚词虽然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它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用在具体的语境中却并不"虚",往往蕴含着作者很实在的意图,这就是所谓的"虚词不虚".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两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4.
赵民强 《教书育人》2005,(11):63-63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教”,而后学生再“学”;师者“传道”在先,徒者“闻道”与“学业”于后。这必然导致学生所闻之道有“同出一辙”之感。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哲学的路径里,"启蒙"似乎仅仅特指中世纪以来的"启蒙运动"或"启蒙思潮"。然而,如果打破这种特定的"启蒙"话语而拓展启蒙的视野,回溯柏拉图的"洞喻"和"线喻"并进行认真探究,则这两个比喻所相互映现的正是一种古典的"理性启蒙"观。那么,在柏拉图的视阈里,为何启蒙?如何可能启蒙?启蒙具有何种特性?启蒙之人性究竟发生何种变化?以上诸类问题,都需要进行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16.
“儿童中心”(child-centredness)是一个为教育界人士所熟知的术语,然而在对该术语的涵义的理解上,却是见仁见智。据笔者查阅文献,对该术语的理解至少有40多种。为弄清其所代表的真正内涵,本文将以历史的眼光考察这个术语的来龙去脉,并以寻求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本文的基本任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儿童中心”一词的原始含义是什么?内涵在哪些方面得以丰富?那些意义被丢失,或是被变革?在当时,儿童是什么事物的中心?儿童的哪些方面是中心?如何在教育中体现儿童中心?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地理解该术语的含义?追溯…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彰显个性的主渠道.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总想在短时间内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使知识得以转换,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师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担当"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却时常身陷困境,遭遇尴尬.有时讲解正入角色并陶醉于自我喝采时,突然从课室中"飞出欢乐的歌";有时教师良苦说教、善意疏导却引发了学生"风风火火"的顶撞行为.对此,教师如何平抑心理"气愤",合理导控,这对图获良好的教育效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太一”一词有三种语义内涵:一:哲学概念,指宇宙本原。二:宗教神灵,指太一神。三:星名,指北极星。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太一”一词起源于宗教神话或星名,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太一”一词应起源于哲学概念,其演变的路向应为:哲学→神灵→星名。《太一生水》之“太一”应为哲学概念,而与神话及星名无关。  相似文献   

19.
王双双 《考试周刊》2011,(67):32-34
作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N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实地研究。研究发现: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农村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以应试为目标,忽视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专断。课堂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和权利;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授课机械灌输;学生的阅读面过窄,教学内容与课文组织脱离学生日常经验等问题。为改变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作者认为农村语文课堂教学应树立“大语文观”:追求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发散学生思维,不要求唯一的标准答案;扩展学生的阅读面,要求学生多读书;保持学校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师改变功利主义倾向.著眼于学生来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经典"习题及答案1.习题出处1将一只新鲜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加入适量浓盐酸后,鸡蛋会出现上浮、下沉、再上浮、再下沉的现象,反复多次。(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解释鸡蛋上浮、下沉多次的原因。(3)自己在家中用食用醋代替盐酸试一试(先放鸡蛋后倒醋),观察实验现象,并与鸡蛋和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