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1月15日,本书的作者转发了一条推特:"为什么不让帕特里克·弗伦奇来写菲利普·罗斯的传记?"读过弗伦奇所著的《奈保尔传》,你一定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期待。这本书以一种令人震惊的合作方式,将作者和传主各自的野心合二为一,像为一个已经作古的人作传那样,写出了一本活人的传记。  相似文献   

2.
《喀什日报》1985年7月23日头版《喀什之窗》专栏刊载杨爱君献血救产妇的新闻。报纸发行后,伽师县城一片哗然。已死去两月之久的产妇,报上居然说她“得救”了,产妇的亲属见报后,复又悲痛欲绝。当地读者立即来信提出批评。那么,产妇是怎样死而“复生”的呢?原来原稿中作者并没有交代清楚产妇是否得救,编辑想当然加上“产妇得救了”五字,造成了影响很坏的事实错误。这是一起深刻的教训!我们认为编者、作者都应从中吸取教训。错误的产生,编辑负有直接责任。编辑错就错在信笔加上“产妇得救了”五个字。尊重原稿是编辑工作的一项原则。原稿上没有的事实,编者不能搞逻辑推理,凭想当然往上添加。遇到原稿事实不清楚时,应当打电话或写信去问一下,不弄清楚就不能刊用。这是编辑工作方面的教训。作者有没有责任呢?我们认为作者也有责任。作者的责任在于没有把产妇是否得救写清楚。首先,在约三百字的原稿里,作者共用了三个“救”  相似文献   

3.
世上的节日很奇怪的都有,墨西哥的一些地区,便有活人过“死人节”的习俗。在墨西哥的暂涅西奥村,每年都举行“死人节”。当夜幕低垂时,村民便在他们  相似文献   

4.
非洲国家马达加斯加过去是法国殖民地,独立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有进步,不过一些离奇古怪的传统风俗,依旧被保存。岛国马达加斯加人崇敬“死亡”,认为是最神圣的事,人类生活的目标,无非也是要达到死亡而已! 马国人有一种死比生更可贵的  相似文献   

5.
迎接全球化的呼叫,近期在海内外论坛上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了。这固属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历史趋势,在于推动生产方式现代化的重大变化。对在发展中的我国来说,自应重视和对待这一发展趋势。然而,这与历史上某些思想家所憧憬的“世界大同”,即讲信修睦、高度而和平的变易根本无关,现时它  相似文献   

6.
1987年2月13日《无锡日报》第一版上有一条题为《我市为“健康老人”颁发大红证书》的快讯,写道:“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昨日为十名省‘健康老人’和六名市‘健康老人’颁发证书和奖品,并请老人们吃了寿面,合了影。这些老人中,九十七岁的金鸿声曾任过孙中山先生的警卫员。”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期上海的一家周刊在“图片·两人影话”栏目中刊登了幸生、雍和先生写的《选定唐闻生》一文。《选定唐闻生》作为“本期推荐”,上了封面,老总对其特别钟爱可见一斑。然而,这篇文章和“拍摄者手记”,加起来不过数百字,误讹差错却不下十余处。先看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节:“冀朝铸、王海容、唐闻生、章含之,其中3位女翻译,容貌各异,但衣着都是相仿的。当年黑白电视机还是个稀罕东西,所以也不知道她们衣服颜色的不同以及深浅。她们3位都是齐耳短发,不施粉黛,标准的当年女性打扮。”其实,女翻译只有两位:唐闻生和章含之,王…  相似文献   

8.
一位当过多年县长的朋友最近到报社做客,和我聊起他在浙江浦江县任职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该县前吴乡市目村附近的一座山坡突然发现有裂缝。他们立即组织地质专家到现场勘察、分析,认为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的灾害。为了避免发生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他们上门挨家挨户做工作,  相似文献   

9.
《电子出版》2001,(5):39-40
在翻云覆雨的IT界,国内品牌打印机的发展一直倍受关注。2000岁末的联想,一举进人打印机整体市场三强,打破了这个市场长期不变的格局.2001年,联想将目标定得更高:多功能一体机要超过40%的份额,激光打印机将市场份额目标要超过20%,在整体实力上实现全面的提升.在强手如云的外设市场里,联想靠得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在编发一篇稿件时,有这样一句话:“厂领导把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如实公诸于众……”引起了我的思考。显然,这里公诸于众的“诸于”是错了。作者并不了解这个“诸”是一个书面的文言词语,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因而在后面再加一个“于”字就重复了。“诸于”则是一个名词,它的含义是古时妇女的外衣,用在这里岂不令人费解。联想到在其它来稿中还有类似的错误,如“见诸于行动”、“付诸于实施”等,其中的“于”字都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11.
面对金融海啸,面对经济危机,今年初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向市民和居民发放消费券,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譬如杭州市已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城镇或农村养老待遇的老年居民,享受生活补贴的征地农转非等八类人员共67万,在春节前夕领到了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总额为1亿元.  相似文献   

12.
夏衍同志1947年在香港《华商报》当编辑时,曾写过一篇题为《做厨子不易》的短文,当写到一个称职厨子的职业精神时,他说:“作为一个厨子,重要的还不止于技术,而应该还有一个心术问题,不偷工减料,不懒得出去采办,不随意买些烂鱼臭肉乃至有毒的东西来伤害主人的健康,这是作为一个厨  相似文献   

13.
某省报一版头题刊登消息:《欢迎我省参加亚运会体育健儿凯旋省政府举行庆功会》。同时配发了照片和评论员文章,宣传规模可谓不小。作为读者,很想领略一番勇夺金牌、为祖国和本省人民争了光的运动健儿的丰采,然而十分遗憾,照片的正面却是正在握手接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而运动员只是一个背影,连  相似文献   

14.
平时大家评稿,曾经议论过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的新闻报道题材从哪里来?除了来自党的方针政策,来自实际工作以外,还应该多一点来自人民生活、社会面貌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大为人注意,但仔细观察一下,确实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很有意义很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新闻写作要打破老一套的公式化,总得向散文的写作借鉴一点什么,把新闻写得更散文式一点,写得生动活泼一点。我们宁可向散文靠近,也不要不知不觉地去向文件简报、总结报告之类的模式靠近。我们的国内报道在写作上要改进,可不可以提倡向我们自己的对外报道学习学习?同样一个题材,对外报道的文体往往就写得比国内报道的文体更有可读性、更吸引人。我们的新闻报道,除了发挥其宣传指导的功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外,可不可以再要求它也能产生一点美学欣赏价值?新闻也是一种创作,理应和其他创作  相似文献   

15.
外国记者报道中国的事情,优秀的可以举出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等等。对中国抱偏见的记者也不乏其人,“文革”时期一位叫安东尼奥尼的,据说来到中国专挑阴暗面、落后面拍摄报道,于是,咱们在报纸上狠狠批判了一通。拨乱反正之后,说是批错了,是上了“四人帮”的当。  相似文献   

16.
某省报一版头题刊登消息:《欢迎我省参加亚运会体育健儿凯旋省政府举行庆功会》,同时配发了照片和评论员文章,宣传规模可谓不小.作为读者,很想领略一番勇夺金牌、为祖国和本省人民争了光的运动健儿的丰采,然而十分遗憾,照片的正面却是正在握手接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而运动员只是一个背影,连男女都难以分清,更不知是哪一位了。看罢照片,笔者一时感慨颇多。近年来,报纸宣传似乎形成了一种习惯,凡是有领导同志参加的活动,都是重要的新闻,报道中总是突出领导人的活动和讲话,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也只对准领导干部。召开劳模  相似文献   

17.
大家很喜欢听每天早上6点30分的新闻联播节目。其原因除了新闻本身的吸引力之外,这个节目的开头、结尾两个“内容提要”实在使人倍觉高兴。听了开头的“内容提要”,如果没有时间听完半小时的广播,也不至于对国内外大事变成聋子。如果收音机开晚了,开头一段没有听到,那末,结尾的“内容提要”就会给你适当地补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替听众想的真是周到! 从广播想到报纸。怎样把报纸办得更吸引  相似文献   

18.
近日收到某报“寄来稿酬币5元”,得知自己所写一篇约500字的言论在1个月之前被这家报纸刊用。不过,这“稿酬币”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汇单或现金,而是“请”我“持此单到本报财务室领款。”面对这5元“稿酬币”,我犹豫了:我所在地与这家报社相距20多公里,往返车票虽说也是5元,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出版工作38年了,这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个人的一生中则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常常听到一种议论,说编辑工作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无足轻重,无名无利,没有搞头。而我并不因此鄙薄自己。我倒认为,“为人作嫁”也是一种奉献,也要在风风雨雨中经受考验,也要不断地充实自己,顺应历史的潮流前进。  相似文献   

20.
一年夏天,我有幸住在桂林王城内的一座楼房。斗室的小窗面对着拨地而起的峻秀的独秀峰。每当我站在窗前,总看到一群群的游人乐而不疲、络绎不绝地登上独秀峰。尽管现在独秀峰近在咫尺,每天都要经过此名山脚下几次,但是,自十多年前登了一次山后,再也提不起“凌绝顶”的逸兴。“老夫看惯桂林山”。这句诗大约可以为我不似游人那样去登山作一辩解,看惯了,登临远眺之意也就淡薄。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古史辨自序》里说:“初进学问界的人固然免不了浅陋,但也自有他的骄傲,第一,他能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注意,在别人不审量的地方审量。如象一个旅行的人,刚到一处地方,满目是新境界,就容易随处激起兴味出问题来,至于那地的‘土著’,他们对于一切的东西都接触惯了,什么也引不起他的思索力了;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