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一、传统化学教学弱化互动的弊端1.过于重视知识技能和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主体体验;教师把教学看成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过程,却忽略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认知规律。教师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采用灌输的方式"填"给学生。主要体现在:①过分关心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化学学习定位在形成知识技能上,唯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准,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统一"掩盖了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改革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化学的教学目标更加丰富.新课程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相比于传统单一的知识目标而言,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具体地落实"三维目标"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实验教学包括两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显著,直观性较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把以前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修订为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为什么新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也列入数学教学目标中呢?其实这样安排与提法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由于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能够结合  相似文献   

4.
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国家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时,全面考虑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每位化学教师都渴望自己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点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最重视的是"知识与技能",而"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的体现和落实仍不尽如人意。以教师的探究代替学生的探究、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的弊端仍  相似文献   

7.
王正军 《考试周刊》2013,(79):157-157
<正>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这三方面统一和谐地发展。对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教师可通过研读有关资料和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基本上可以了然于胸;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基本上可在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其他目标的动力,是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保障.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一、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素材,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教师最不能理解的是,明明已对学生讲清的问题,为什么还是一错再错?明明当时会做的题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再碰上就又不会做了?面对这一现状,我时时会陷入深思:什么样的作业纠错更适合学生?能否从司空见惯的教学行为中去发现和开发出一种作业纠错、防错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军红 《语文天地》2012,(10):24-2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过程的三维目标。作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语文教师历来非常重视,尤其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更是重中之重。可是,大多数教师由于只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方法过程的指导与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一、着力于优化目标设计:彰显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纵观我们的教学实际,很多一线教师在备课时只考虑"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常常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忽略。教师备课,常把教学目标笼统地放在一起表示,根本不区分三维目标,结果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只以"知识与技能目标"贯穿于活动的课堂,略显教学功利的一面,根本不能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与思维     
[策划人语]第八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立体式目标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同时,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理念: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课,很多教师觉得"没味道"、"很难上"。也有教师认为,复习课无非"讲练—讲练"。实际上,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看,复习课都不应是已有学习经历的简单复制,而应以梳理已学知识、平衡意义建构、提升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梳理为载体,是学生形成方法、提升能力的新一轮学习。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经历同化和顺应,完成意义建构。因此,复习课应该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那么,为什么教师们觉得复习课难上呢?  相似文献   

14.
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长期的传统教学过程中,一部分中学物理教师习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感到困惑和茫然.此外,我们在物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是:一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低下,缺乏将物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物理学的发展知之甚少,等等.  相似文献   

15.
有效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机械地跟着"教案"走的做法,开放教学过程,充分实施生成性教学.在课堂上巧对教师失误事件,让课堂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的殿堂;合理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有效传授知识;针对学生的错误,充分交流,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效落实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锤炼目标的知识"点"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教案中有关教学目标的设计发生了变化:大都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设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很多时候却把教学目标放在了脑后,依然按自己理解的知识训练体系进行施教.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强化"三维"目标意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18.
高效课堂追求的目标是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统一的发展.思维教学是利用教师促使学生学习的行为策略发生较大的改变,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有效教学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教导学生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并拥有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不仅能激发出创新性思维,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载体,培养学生思维敏捷的最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具体目标,无论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与旧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正>1.教师要注重备课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1.1备课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课标"在具体课程目标中提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数学课程目标。通过知识与技能、态度的结合,知识与情感的结合,以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的新目标要求。因此,在制定课时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