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衣然 《新读写》2011,(7):54-55
背景: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2010上海高考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相似文献   

3.
不可无一     
《中文自修》2009,(9):51-51
郑板桥的书法俗称“板桥体”,非隶非楷,非今非古,却成一绝,实因其打破常理之“怪”,字由心生,字之怪其实映射出的是板桥个性才华中不羁世俗之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的既是板桥之字,更是郑板桥这样的怪才。古时如是,今者亦然。  相似文献   

4.
【高考真题】 200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试题: 写作。(70分)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相似文献   

5.
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人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所说的“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  相似文献   

6.
传承与创新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此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的:“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模仿。”  相似文献   

7.
传承与创新     
《中学理科》2009,(10):8-8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  相似文献   

8.
融会与创新     
吴国昌 《新读写》2009,(9):40-40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俗称“板桥体”。有人说这种字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我想是强调其独一无二之可贵。  相似文献   

9.
虽身为"官差"很忙,孩子们却知我很有"闲心".于是,一个星期天,连家里带邻居三五个孩子,非缠着我出去玩儿不可.  相似文献   

10.
独创与多元     
王纪铨 《新读写》2009,(9):41-41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性格怪诞,才华超群。他那非隶非楷,非古非今,虽不合规范,却别有韵味的“板桥体”书法,被人称之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的是“独创”,而不是“排他”。郑板桥的书法作品以隶书参以行楷,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个人风格的“独创”,更是兼容并包的“多元”。而这两个方面,本身又是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的。  相似文献   

11.
倪培森 《初中生》2007,(10):26-27
"难得糊涂"一词是由清朝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首创的.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因诗、书、画皆工,人称"三绝".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必须理清两种思路,即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路".写作思路是指作者构思行为的轨迹,它以文章结构为外在表现形式; "教学思路"即教师处理教材的思维轨迹,其实质就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切而深刻地领会课文的"写作思路".两种思路有密切关系,但不可混为一谈.教学参考书分析的往往是作品的写作思路,只能供作"参考".教师理清文章的"教学思路"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把一篇文章的有关知识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那必须对教材烂熟于心,对学生心中有数,并且要精心设计出具有语文特色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
邢广 《语文天地》2012,(13):9-11
"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这是郑燮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所说的话,如板桥老先生所言,在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作文题目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美目倩兮,巧笑盼兮"。  相似文献   

14.
《板桥家书》是郑板桥写给亲人、朋友的一封封书信的合集,情真意切,内容丰富,有很强的文学性。家书不仅包括板桥的治家思想、读书与教育后代的思想,而且包含着板桥的政治思想。板桥用简短的文字,在"家书"这一特定的文体中表现了自己的思想主张,意义深远。当今,通读《板桥家书》,他的爱人重农思想、治家教育思想、读书思想等,仍然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现成的教学经验不是很多,又由于是一门非高考科目,致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不够重视,因而其教学的实效性普遍不高.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背景下,对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实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分层教学""电脑作品制作"各有其独特作用,完全可以称之为三大"撒手锏".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以诗书画"三绝奇才""扬州八怪"主要代表郑板桥名字命名。学校以"文化名校,质量立校,特色亮校"为办学理念,以"做有根的板桥人"为校训,赋予板桥先生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枝一叶总关情""领异标新二月花""一种清孤不等闲"以"坚毅、博爱、创新、卓越"的内涵,致力于"书香怡情,书香益智,书香明理"的书香校园建设和"生成性"课堂模式的构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清初的《板桥杂记》对后来的风月题材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续书主要有珠泉居士的《续板桥杂记》、金嗣芬的《板桥杂记补》。它们相对于原作,承袭了其编创体例,延伸了秦淮风月的时间长度,但在兴亡之感上却出现了蜕化。概言之,《板桥杂记》的续书在思想与艺术上都与原著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8.
谁曾经说过,"不可无书,无书瞽如.不可广集,书多为奴".瞽有二说,一指眼瞎之人,书面语称"瞽者";二指人没有识别能力,比如书面语的"瞽说",那些不达事理的言论.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创造者,每一节好课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如何寓教于趣,如何以简驭繁,如何巧设疑问,如何举一反三,如何精讲多练……要达到如此功力,非冰冻三尺不可.  相似文献   

20.
赵增 《科技文萃》2005,(2):188-189
说起郑板桥来大家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是一位画竹高手,"扬州八怪"之一.在青岛市博物馆展出的一幅馆藏板桥所画之墨竹图上,先生自题诗云:"一节复一节,千枝连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诗虽简短,却很概括的表达了作者一生为人处事的基本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