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认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有些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难以发现写作素材.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作文,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文最感头疼的莫过于无材料可写。为此,必须想方设法拓宽学生的生活范围,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寻找素材、发现素材、找“米”下锅,倡导学生经常练笔,写“生活作文”。  相似文献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多样、灵活、富有趣味的指导手段,从激发学生热爱作文的欲望着手,树立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增强他们作文的情趣。 一、引导观察,注重积累,让学生作文成为“有米之炊” 学生最苦恼的常常是没有材料可写。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写作找不到作文素材主要是他们不会观察、不善于积累,因此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找米下锅”,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耐心指导让他们学会观察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4.
学生作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生活,这样才能使他们写作文时,有"米"下锅",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5.
[设计缘起]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集素材,然而,学生常常是绞尽脑汁也难以发现什么可写的东西.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呢?几天来我一直在为学生的作文"找米下锅".一天,在中药房无意中看到胖大海时,我感到这正是我几天来一直在寻找的"米"--一枚小小的千瘪瘪的种子竞能发生那么奇妙的变化,凭我的直觉,学生会产生兴趣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令教师们十分头痛的一件事: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习作,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还是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积累的欠缺."无米下锅""觉得没什么可写"是素材的缺乏:"有话说不出"是语言的缺乏.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依据二十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想让学生爱上作文,必须要注重素材、生活两方面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正如巧妇做饭一样,如果脑中无感性认识,手中缺乏作文的素材,是难以写好作文的。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注重课堂上的指导和评讲,还应致力引导学生阅读积累,观察生活,寻找素材,赋予学生“找米下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找米下锅"。按实践论的观点,任何认识都来自实践。作文的材料,也就是对"生活的认识",也必须来自实践,因此积累素材、扩大视野成为首要任务。在有效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做到扩大视野、做到有话可说呢?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手勤生活的宝藏是丰厚的,从生活中截取的材料是鲜活的,是富有蓬勃的生命力的,但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自觉认真的观察,同时自身又由于年龄的问题而没有足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好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现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生活体验大都少得可怜,当然也就无从选择鲜活的写作素材,因而对作文"望而生畏",写的文章味同嚼蜡.如何让学生在作文课上"有话可说"、"有米下锅"呢?笔者发挥自身的特长爱好,把作文与科学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玩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真切地观察、体验、感悟、思考,无拘无束地表达,从而让作文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作文过程中,常遇到无话可写的尴尬场面,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如何去搜集素材、积累素材、运用素材,让作文有米下锅。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情为感,有事可写,就必须以实际生活为素材,有相当多的学生感到作文没啥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是因为平时生活素材积累太少,一到写作文就是“编”和“抄”。为了让学生作文时“有米下锅”,写自己想写的真人真事,说自己想说的真心话,抒自己想抒的真情实感,在作文课上,我改变了当堂命题的习惯做法,作文的题目、体裁、内容、中心都  相似文献   

12.
张坤 《初中生》2008,(11):14-17
张老师:大家都知道,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要积累一定的素材,要学会找“米”下锅,这样在作文时才能左右逢源。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呢?  相似文献   

13.
凌育仁 《广西教育》2007,(12A):21-21
有些小学生害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有的学生苦于无材料可写,难以找“米”下锅;有的学生作文东拼西凑,内容干巴巴;有的抄袭他人的作文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作文教学时着手消除学生作文的消极心理,根据学生喜爱参加活动及游戏的特点,在中高年级进行活动作文实验,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然后指导学生当堂写作文,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少学生一动笔写作文,总是觉得没有材料可写,普遍存在“等米下锅”或“无米下锅”的现象。那么,教师如何把作文的“活”素材搬进课堂,为学生“送米下锅”呢?一、在课堂上动手学做。有的学生写家务劳动的作文过于简单,几笔就带过。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学以致用。"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课文练笔,是让学生写作文不再犯难的实用办法。学生写作文难,难就难在无事可讲、无话可说,以课文内容为素材的小练笔,为学生习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米",有效解决了学生作文没有素材的老大难  相似文献   

16.
邓红飞 《文教资料》2011,(19):82-84
如何帮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境?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读名著,读网络,养成摘抄的习惯,多背诵,从书本中找"米"。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还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记录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第一手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学生在写作方面获得成功搭建平台,鼓励他们不断获得进步。作者就作文的评价和批改方式作了一些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学生“找米下锅”中宁新堡中学刘永胜有充足的素材积累,才可能写好文章,此文在教学生积累材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农村学生听得少,见得少,碰上作文常感到“无米下锅”,笔者为解决这个问题下了一番功夫。一、教给方法、培养习惯社会生活是广阔的天地,大凡优秀的作家...  相似文献   

18.
有些小学生害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有的学生苦于无材料可写,难以找"米"下锅;有的学生作文东拼西凑,内容干巴巴;有的抄袭他人的作文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作文教学时着手消除学生作文的  相似文献   

19.
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痛,主要是无米下锅,没东西可写。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引导学生寻找作文素材。提出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广泛阅读,积累素材;借助想象,丰富素材;自主命题,利于选材等作文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学生普遍厌做作文,把写作看成是一种包袱,一件苦事,一到作文课就紧锁眉头.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坚持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首先,在作文命题指导方面尽量切合实际出活题目.作文指导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写作方法等,众多因素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无话可写”,也就是材料贫乏这个重要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感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写作素材,言之无物,因此,就要引导学生“找米下锅”.“米”从何来?来自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是作文指导的首要环节.我的做法是在作文前让学生先做,也就是先实践感受与作文有关的生活,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后再写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