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代对于诗歌的巨大贡献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对其主题诗歌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反讽是哈代用诗歌探索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对哈代诗歌中反讽手法的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哈代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论反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讽在西方历史上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流变概念,可以从三个层面去把握: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格;反讽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和美学取向;反讽作为一种文化批判手段和哲学立场。站在反讽主体的角度上,本文作者认为:反讽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方式,一种思维原则和一种生存策略。反讽应该体现价值。  相似文献   

3.
骆谋贝 《运城学院学报》2012,30(1):61-63,77
简·奥斯汀历来被人们称为十九世纪初最伟大的英国女作家。《爱玛》更是奥斯汀最成熟的一部作品。反讽手法的运用是这部小说在创作手法上的显著特色,包括语言反讽、情景反讽和戏剧性反讽。通过多重反讽手法的运用,奥斯汀批判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状况和婚姻现状。  相似文献   

4.
反讽作为文学批评术语具有多义性和难解性,从反讽的角度解读鲁迅的小说,在鲁迅研究界只初见端倪。作为鲁迅讽刺艺术经典之作的《肥皂》,可以依据反讽所具有的双重意义结构,从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总体反讽三个层面上进行观照。  相似文献   

5.
《爱玛》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反讽手法在这部小说中运用得也最为成熟。本文在全面介绍奥斯汀小说反讽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爱玛》这部小说。文章从三个角度来做出具体分析,分别是:人物言语行为的前后矛盾与重叠反复、故事叙述过程中设置多重陷阱、情境设置巧妙离奇,使读者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和体会《爱玛》中反讽的奇妙之处。  相似文献   

6.
反讽作为一种文学技巧,主要分为言语反讽、情景反讽、结构反讽和模式反讽四种类型。在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不同类型的反讽灵活地运用于四桩婚姻大事之中,以评判当时以追求金钱为目的的婚姻观念。  相似文献   

7.
反讽误解这一写作手法被广大的文学作家所应用,反讽误解是误解现象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意思就是说对他人的反讽式的话语的误解,在奥斯汀的小说中,很多地方都涉及到了反讽误解的应用,理解这一写作手法对于理解整部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奥斯汀小说中的反讽误用展开讨论,从语用学角度深入分析了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迷惘的一代"最后一位天才,纳撒尼尔·韦斯特致力于通过反讽手法将古典文学艺术本身及宣扬的价值观念掀翻在地,其文学反讽技法上主要表现为梦幻架构、文体杂糅和戏仿三个层面,对反讽技法的分析有助于了解韦斯特小说艺术技巧和创作意图,也有助于了解现代作家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9.
反讽是小说创作中倍受作家青睐的艺术表现手法,本文针对福尔斯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人物塑造、主题,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反讽。认为反讽在该小说中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它恰似一条将小说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的链条,将本似存在对立的内容和形式契合得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10.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借助反讽手法悉心雕凿的诺贝尔文学精品.本文拟从命运反讽、结构反讽和互文性反讽三个方面探讨小说的反讽艺术,并揭示了其人性邪恶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阿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是王尔德早期小说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王尔德采用"罪恶"的主题来表现美的事物和对美的追求。在创作手法上则采用了象征和反讽,加强了文章的审美愉悦性。王尔德借以虚构和想象的创作,将人物超越于道德原则之上,体现了王尔德对唯美主义思想的创作尝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小说最高成就和现代性的标志,反讽叙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批判精神受到更多现代作家的青睐。美国幽默大师马克斯.舒尔曼高超的反讽叙事艺术在其经典反讽叙事短篇《爱情是谬误》中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运用反讽小说理论中二元对立、不可靠叙述及情境反讽等技巧,舒尔曼建构了一场发生在三个大学生之间的爱情闹剧,从而营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小说在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享受的同时,对当下美国青年一代物质爱情观的荒谬进行了戏谑的嘲讽和批判,引发读者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3.
卢长春 《现代语文》2007,(12):51-52
反讽是张爱玲小说鲜明的艺术特点。《倾城之恋》这部小说,主要使用了结构反讽、情境反讽和模式反讽的手段,讲述了一对俗世男女的爱情攻守战,以超然的态度解构了人性的神话,显示了作者独特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4.
《红高粱》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同时运用复调和反讽等手法,有别于传统的小说。《红高粱》电影是对小说的改编,在叙事手法上也有独特之处:电影在叙事视角和画外音以及视听画面上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富有生命张力的艺术世界。小说和电影以各自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5.
张应中 《学语文》2003,(5):36-37
根据《西方文学术语辞典》的解释 ,反讽“是词语和它们的意义之间 ,行为和后果之间 ,表面和实质之间等 ,在感觉和知觉上给人的不一致 ,不协调。这些情况中 ,都有一个荒诞和似非而是的因素存在。”这里的“似非而是”改为“似是而非”当更准确一些。学术界通常将反讽分为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两种基本类型 ,具体的形式则多种多样。当代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充满了反讽 ,解析其中的反讽有助于理解这部小说的深刻寓意和美学风格。具体说来 ,这部小说的反讽包括四种形式。(1)自我暴露式反讽。由于人物的自认聪明或缺乏自知之明 ,在…  相似文献   

16.
反讽作为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经常发生在人们的交流中。语言学中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在当今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研究者们的重视,所以以其为理论指导,重点对小说《围城》中的反讽语言现象进行动态的语用理论分析,一以达到更好的分析和欣赏这部小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何朝辉 《文教资料》2010,(11):29-31
当代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的叙事基调是反讽的,它的叙事中充满了“创造性的讽刺意识”。在小说中作者将词语反讽、情景反讽(戏剧反讽)和结构反讽等叙事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巨大的反讽张力.旨在揭示这样的主题:人性的黑暗具有普遍性,人类的暴力与杀戮源于人类自身中的人性之“恶”。  相似文献   

18.
《非常手段》是托马斯·哈代发表的第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情节曲折充满悬念,但缺乏哈代其它重要作品的深度和高度。但是,作为哈代的首部小说,不论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上,还是主题表现上这部小说都显示了哈代日后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它是哈代在文学道路上的最初尝试,是他全部小说创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哈代的其它小说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不论从研究价值,还是欣赏角度,我们都不应忽略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9.
王芳 《成才之路》2010,(29):39-39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三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她的反讽艺术。即运用对比的手法增强反讽效果,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增强反讽魅力,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增强反讽力度。这三种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反讽意味,让人遐思不已。  相似文献   

20.
张锐 《陕西教育》2009,(3):67-68
反讽诗学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且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而变迁.从最初作为修辞格的反讽发展到18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反讽诗学,反讽在本质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再局限于作为一种修辞技巧,而是作为一种文学和美学的创作方式,一种人的思维原则和生存策略出现在文艺学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