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表现出了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强烈忧惠意识。在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中,他有“三起三落”的经历,特别是他第三次复出之后,面对中国的落后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先进发达,其忧患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他的忧患意识是对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切忧虑的理性认识。继承和发扬他的忧患意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忧患意识是继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忧患意识传统,反思历史,把握国情和纵观国际局势的产物。忧国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历史责任感,忧民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忧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责任感。邓小平忧患意识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的产生与先民严酷的生存环境,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和自我道德的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源远流长的忧患意识,滋养着中国传统仕人的心灵大地,促成了其治道精神和为政规范的形成。展开其中的特殊话语,可以领略到传统仕人忧己、忧民、忧君、忧政、忧天下的鲜明内心景象,对今天为政者居安思危、科学治国理政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面对西方国家经济、科技发达和中国落后的事实,邓小平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主要是忧国、忧民、忧党争忧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在今天继承争发展这一精神遗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人口忧患意识贯穿于他的整个人口思想理论之中.他对我国人口数量之多、人口素质不高以及农民问题都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这种忧患意识具有实事求是、忧患与进取相结合的特点.继承和发扬这种忧患意识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能让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而且有助于我们变压力为动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并且在应对忧患问题上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体现时代的变化趋势,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注重从国情入手,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的实践,力求从宏观、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忧患问题。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忧患意识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面对西方国家经济,科技的发达和中国落后的事实产生极其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具有超越自我,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等特点,在今天,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邓小平的忧患意识是继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传统,反思历史,把握国情和纵观国际局势的产物。毛泽东、邓小平的忧患意识是一脉相承的,都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邓小平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他超越了毛泽东的忧患意识。比较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对于我们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一、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公正客观的大加批判;二、对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继承;三、在对整个传统文化的问题上,继承优良传统、超越旧传统,站在时代的前沿构建了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重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阐述了继承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和科学原则,并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进行了具体且精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文化及《河殇》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连续片《河殇》在中央台播出后,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学者的强烈反响,成了有争议的热门话题.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也纷纷发表意见,对《河殇》提出不同看法;著名政论家梁厚甫先生则认为中国文化是"犬儒文化",是世界消极文化之一种.最近,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举行了《河殇》座谈会,与会的文、史哲方面的专家、教授展开争鸣,有的热情赞扬,有的全盘否定.对《河殇》的巨大分歧,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看法上的巨大分歧.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忧患意识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忧患意识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忧患意识的基础上,反思历史、把握国情和纵观国际局势的产物,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一切可忧之患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4.
古代先哲在探讨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中初步形成了人文思想,这些思想经后人的不断提炼、补充和升华,形成了民族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位的文化精神,其核心是求善。要求尊重人、尊重人的权利,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最高目标。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的人文精神,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有着十分强烈的忧患意识。继承和发扬这笔精神遗产 ,对于进一步搞好对外开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忧患意识与历代中国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忧患意识,是中国优秀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有深远意识。忧患意识在历代知识分子身上有不同表现形态,从总体上考察,它虽有某些负面价值,甚至使许多人酿成悲剧,但正面的,积极的意义是主要的,它是鼓舞历代志士仁人关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并为之奋斗,牺牲的精神动力。继承,弘扬传统的忧患精神,必须增强现代意识,把东方化的群体意识与西方化的主体精神结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造福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是社会各阶层中最敏感最具洞察力的一部分人。在社会剧烈动荡、倍受外国侵略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带着传统重负走出中世纪,面对外来的挑战而匆匆挑起时代重担。他们放眼世界,瞻望国家民族的前程,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这就是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8.
理性思维一般分为肯定性思维和否定性思维,外化为对现实的情感判断则相应是祝福意识判断和忧患意识判断。当后者外化之前,它表现为忧患意识的理性状态。而否定性思维形式所表现出的直接情感判断就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的本质表现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认识,它最终表现为理性的情感判断。它不同于作为一种极其普遍而又广泛的心理现象——忧患情绪,也不同于由感觉引起的情  相似文献   

19.
反帝爱国、救亡图存是近代诗歌的鲜明主题。诗人们以诗泄愤,用诗排忧,借诗抒情,他们怒列强之入侵,愤清廷之腐败,悲国土之沦丧,忧民族之危亡,悯人民之疾苦。这种深深的忧患意识,使诗人们以诗歌为武器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开战,歌颂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崇尚宁死不屈的献身精神,鼓吹颂刀剑、乐从军、振国魂的尚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将中国传统制度文化推陈出新的结晶.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实行过"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本质是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照顾某些地区因历史原因造成的特殊情况,共同建设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