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一堂好的语课,这是我经常思考的。语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灵性的具有浓郁人特色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生作为人,是一种生长着的生命存在,它需要教师从人的高度对其生命发展加以关照。也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教学的人价值取向。所以我认为一堂好的语课应具备浓郁的人情怀。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由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 ,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生作为人 ,是一种生长着的生命的存在 ,它需要教师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的生命发展加以观照。也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生活 ,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 2 0 0 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已把人文性定位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这无疑是语文学科认识的一个重大的超越。下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就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谈几点…  相似文献   

3.
苏使如 《考试周刊》2012,(72):30-31
很长时间以来,中职语文教育特别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培养目标,针对这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比例严重失衡,笔者从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谈起,主要从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赞美学生这三方面来体现语文教师对学生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得较多.人文情怀是人文精神在一个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人的身上的体现.它内化到一个人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它能促进一个人的"四成"(成绩、成功、成才、成人),催化一个人的"三情(情感丰富、情趣高雅、情操高尚),使一个人拥有"二信"(信念坚定,信仰圣洁),形成一格(人格健全).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语文的本质属性外,同时特意指出语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一特殊属性,赋予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为此,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它在培养人的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袁振国教授提出“要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学”。他特别指出,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因此,在语文中正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情感、人文情操、人文情趣、人文情理等,合理地加以阐发,有效地加以渗透,适时“呐喊”,适度“灌注”,使人生得以充实,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无疑是语文教学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学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是传扬优秀民族精神的根据地。小学语文课本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饱含着人文主义精神。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既是语文教学课程的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革新教学模式,随时随地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次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下面,我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是语文教书和育人的要求。人文情怀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因而需要在教学中逐渐渗透。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教师平时的言行中,甚至写作教学中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其精髓,创建一个好的人文环境,熏陶出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0.
11.
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把人文性定位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语文学科认识上的一重大超越。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呢?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辛苦又琐碎的工作,而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是每个班主任的愿望。这就需要班主任有巨大的耐心、信心和责任心,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文情怀。一、和谐教育要求班主任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  相似文献   

13.
中职语文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既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强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可尝试从语文字词教学的角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道德修养的提高上,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品格,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与爱国情怀,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字感知能力。人文主义、人文关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可以体现出人性关爱,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良好的人文熏陶。一、给予学生人文熏陶的教育意义从人文素养的角度来说,其可以体现出对社会美好、人生美好的一种追求,可以将感性的内容、人的感情充分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需要潜移默化,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和学科特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熏陶。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即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陶冶性情,发展思维;让学生在人类历史文化传统中感受人文精神,丰富文化积累;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认识美、创造美。简单地说,就是在注重学  相似文献   

17.
陈瑛 《甘肃教育》2020,(4):67-67
语文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践行新课改理念,根据现行教材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8.
曹季红 《学语文》2009,(2):25-26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有健全人格和有知识技能的人。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它讲求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思想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强烈的感受到新课改所追求的人文情怀。以下是我对此进行的初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关注人文情怀 弘扬主体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试用本)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解放,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展现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0.
自从新课改以来,针对语文教学的调整和改革是最显著的,更加突出强调语文学科特点中的人文性。目前正处于改革的前期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新课改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采取的对策在初期实践阶段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教材内容编排充满人文情怀,教学形式的设计也是新颖且多样,知识的教授与人文的关怀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