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现代性的角度,根据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伦理学争论,分析了美国关于品格教育的争论.文章认为,这场争论是美国道德教育的两条道路之争;其思想根源是伦理学上的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其性质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产生的道德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即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学校的契约性与社群性、道德观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主体性与规范性、教育模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内在矛盾关系的割裂.  相似文献   

2.
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就正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社群主义深刻地批判了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哲学基础,认为个人不能脱离社群;批判了正义优先性的观点,认为正义不能独立于善;批判了普遍性的观点,认为正义不是超历史的;建构了以社群观为核心的政治哲学,认为个人的德性应该接受社群善的引导。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但从目前的趋势看不会动摇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也得看到社群主义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具有不同的国家观,不同国家观引领下又产生了关于国家职能差异的看法,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国家观分歧的哲学根源在于国家是“善”和“恶”的分歧。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性之产物的自由主义,尽管为个体自由权利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同时却造成了自我与共同体、自我与他者的分离,使自我成为一种“无负担性的”和“占有性的”存在者,导致了自我归属感的匮乏,阻碍了自我德性的提升。当代社群主义力图通过对自由主义自我观、社群观和德性观的改造,来建构共享式的人际关系和提升个体的德性水平,以此解决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认同问题。社群主义的理论努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其中潜在的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分歧在本体论意义上关涉"自我"观念.自由主义的自我观一方面坚持个人本位的多元主义,另一方面坚持理性的自主能力优先于生活中的善!作为直接的批评者,社群主义者则一方面强调个人对于他人和共同体的依赖,另一方面强调自我的统一性即在于生活中的善.  相似文献   

6.
社群主义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是在对抗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群主义力图把社群利益置于政治话语的中心,强调“善优于权利”。把社群主义道德观放在对比视野中对社群主义道德观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给以深入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社群主义道德观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
针对自由主义在现实政治领域、伦理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社群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它针对自由主义的自我观、国家观、权利观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要重视社群的价值,提倡由自由主义权力政治向社群主义的公益政治转变,强调公共利益和善的优先性,从而在政治学、伦理学、道德哲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墨菲是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后期她介入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政治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拓展了<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走向一种激进的民主政治>中关于"政治先于社会"的命题,强调冲突与对抗是现代政治的本质特征.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多元主义激进民主,既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策略,又是超越政治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政治纲领.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哲学对社群主义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黑格尔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给社群主义批判新自由主义一定启发;黑格尔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历史传统的关系的论述直接影响了社群主义。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是当代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两个学派。当代政治哲学有着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自古希腊以来,政治哲学就是西方思想理论的重镇。自从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后,当代西方形成了对于政治哲学研究的热潮。对于当代政治哲学的诸多问题的争论,由于其理论视域与方法论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两大阵营。两大学派在有关自我、共同体、正当与善、正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配正义等方面的争论,可看作是当代政治哲学在其基本倾向上的全面展开,这些论题构成了当代政治哲学的基本论题域。  相似文献   

11.
权利与善的优先性关系问题是社群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之一,其中社群主义者迈克尔.桑德尔对约翰.罗尔斯“权利优先于善”的批判最为深刻,他对罗尔斯的自我观及其基于政治自由主义的辩护进行了透辟的剖析,击中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要害,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了其理论偏颇。准确把握这一批判,有助于深刻理解双方的分歧及其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12.
权利与善的优先性关系问题是社群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之一,其中社群主义者迈克尔.桑德尔对约翰.罗尔斯“权利优先于善”的批判最为深刻,他对罗尔斯的自我观及其基于政治自由主义的辩护进行了透辟的剖析,击中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要害,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了其理论偏颇。准确把握这一批判,有助于深刻理解双方的分歧及其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13.
相茹 《运城学院学报》2012,30(3):9-12,21
社群主义把社群作为分析和解释问题的核心理念,强调个人离不开社群,社群对于个人具有优先性。社群主义以社会本原取代新自由主义的个体本原,这对批评个人主义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对于社群的抽象化理解,使其在解决西方现代性危机的问题上陷入了理论和现实的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出发,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解释,这对于我们辩证地分析社群主义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群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批判者出现,以历史主义的方法对自由主义理论基础的自我观、正义观展开了批评,他们认为是历史构成了个人而不是像自由主义认为的个人独立于历史与社会之外进行价值选择;同样,正义的价值和内容也都来自于历史和传统,离开历史的正义只是一个空洞而抽象的形式概念。然而社群主义的历史观也同样陷入了这种先验抽象的陷阱,历史在社群主义者那里也成了僵化的凌驾于人之上的先在物。历史应该是生成中的历史,是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寇东亮 《红领巾》2005,(1):114-116
社群主义伦理通过批判新自由主义权利伦理的两个命题,即“自我优先于目的“和“(自由或正义)权利优先于德性“,确立了“目的优先于自我“和“德性优先于(自由或正义)权利“的原则.社群主义伦理旨在揭示新自由主义权利伦理所存在的内在人格或品德解释力的缺陷,力图以社群的历史传统说明自我人格和德性的生成及发展,希望恢复一种自然的德性生活,即一种人性的、历史的、社群的、社会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价值多元的伦理生活中,道德教育何以可能?本文以古代道德哲学与现代道德哲学的分野为切入点——在伦理与道德之间、德性论与义务论之间、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探讨一种对“道德”的理解。道德是多元的善的观念得以实现的主体间条件,一方面坚持普遍主义的“所有人”的道德立场,另一方面强调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每个人”的价值立场。只有通过多元价值才能理解道德的同一性,同时,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只有在相互承认的共同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性之产物的自由主义,尽管为个体自由权利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同时却造成了自我与共同体、自我与他者的分离,使自我成为一种"无负担性的"和"占有性的"存在者,导致了自我归属感的匮乏,阻碍了自我德性的提升。当代社群主义力图通过对自由主义自我观、社群观和德性观的改造,来建构共享式的人际关系和提升个体的德性水平,以此解决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认同问题。社群主义的理论努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其中潜在的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社群主义认为个人是社群的一部分,其自我以及属性由其所在的社群所塑造,个人脱离不开社群而单独存在。而自由主义则认为自我是一种优先性的自我,先于社会并独立于其目的而存在,在社群主义看来,这是一种超验和形而上学的自我观,共同体先于自我而存在,并不是自我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9.
当代学术界对麦金太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和他的道德哲学,而较少关注他对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批判。实际上麦金太尔的政治合法性思想植根于亚里士多德传统,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关于现代国家道德层面上的政治合法性争论的背景下,麦金太尔探讨政治合法性问题时独树一帜,而他对现代政治所持的批判立场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最新发展,它是在批判和反思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因而主张建立普遍的正义原则,这样才能实现公正的社会;而社群主义则认为美好社会生活的建立光有普遍的正义原则是不可能的,还需要有借助传统的社会美德而且还要关注社会生活中普遍的善。本文从新与社群主义争论的这一侧面出发来阐发二者的不同之处,以期对人们了解社群主义的基本观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