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旧东北傻子故事里的关东民间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东(或者说是旧东北)由于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缘故,经过了相对漫长的历史积淀,在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性的民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傻子在旧东北的民间文化和民间故事中,就常常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现在的东北二人转中,傻子就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人物和戏剧故事要素。而既然是旧东北或者老关东的一个重要文化角色,傻子也就必然性地带上旧东北民间社会所赋予的许多文化意义。这些符号化的象征意义包括:旧东北农民的朦胧的阶级对立意识;缺少文化的农民对文化知识的矛盾心态;作为社会最下层的劳动群体对社会公平的深层渴望。对于旧东北农民透过傻子这个符号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动机,我们既需要理解,也需要批判。  相似文献   

2.
周闻宇 《文教资料》2013,(20):73-75
建筑凝聚着经济、技术、文化的进步,是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载体。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部分旧建筑沦为了发展的“绊脚石”,目前有很多方面都已经有很强烈的保护意识,“福尔马林式”的保护虽然最大限度地冻结保存了旧建筑.但仅仅将其主要作为观瞻的古董,是十分消极被动的,只有旧建筑充满活力地存在才是积极有效实现旧建筑价值的途径。本文在明确旧建筑中旧有设计与现代化设计结合意义的基础上,对实现旧建筑适应现代化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茅盾的小说创作对中国传统旧文化——现代化文化过渡时期的民族心态进行了真实的摄录和深刻的展现。其代表作《子夜》中吴荪甫的文化心态,就典型地反映了二、三十年代处于“多样化、开放型的文化”——上海的民族资本家乃至觉醒了的一代人在旧传统文化向现代化文化过渡过程中的某些普遍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以现代的文学视角,力图消解传统文化中的“光晕”,发掘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涵,以此来重新塑造新的英雄、斗士形象,期望以此在文化批判中,改变旧的文化表现形式,改变旧中国国民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颛顼"绝地天通"后,超部落的共同信仰出现,并形成了超越部族界限的中原文化。这一文化的重要特点是重神权与巫权。商周鼎革,周人在反思此一巨大成功、论述其政权来源正当性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旧中原文化"的"新中原文化"。其特点是人文理性的觉醒,但它包含在对"道德之天"的信仰中。儒家学说的文化渊源是周人创造的"新中原文化";道家学说则渊源于"旧中原文化"在春秋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皮武 《教育导刊》2010,(10):16-18
农村教育的工具理性化导致其文化功能的断裂,使农村陷入文化困境之中。新农村从旧农村的母体中孕育而出,必然带有旧农村的文化基因,必须重估农村文化的当代价值。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应该形成一种双向滋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往往是产生问题的时刻,当然也是解决问题的时刻.世纪末情结在哲人的心头索绕,这是哲人们勤思敏发的大好时机.旧的时代、旧的思想、旧的文化、旧的论争是该有一个了结的时候了.面临世纪之交,中国的哲人也必然在当今重大问题上有所思、有所想、有所作为.而文化方式的选择、古今中西的论争、现代化出路的求索以及人文精神与科学主义的融通,这些都在张立文先生的这本呕心之作:《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一书中一一展现出来并求得正果.  相似文献   

8.
进入1920年代,文化环境对旧派通俗小说十分不利,特别在经受了五四新文学的激烈批判后,IEI派通俗小说为自身的生存进行变革已经势在必然。在这种趋势之下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张恨水及其《啼笑因缘》等作品对旧派通俗小说的革新和继承,为旧派通俗小说开拓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性转换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所谓旧方志,概指那些在过去的历史朝代里由地方官员或文人学士们编纂的地方典籍。这些典籍中记载的多是乡土旧貌和远逝了的繁华旧境,经过岁月的磨蚀以后,大多残破不堪,静静地躺在时间的角落里无人问津。按理说,这些旧典籍是可以归入传统文化的行列中的,因为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这样的传统不仅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拥有,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拥有。据初步统计,我国历代编纂并保存下来的地方志书共有8700多种,占我国古籍的十分之一。楚雄彝族自治州虽地处祖国西南,但历史悠久,接受中原文化相对较早,历代编纂并保存下来的地方志书也有50多种,占云南省旧方志总数的八分之一。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地方志书,既反映出各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孔子虽作为旧殷贵族的后裔,但他并没有拘泥于旧的传统,而是做为一位文化的改手者,对其所向往的周代贵族文化从神、礼、德进行了一番改造,超越了当时的贵族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周代文化观。  相似文献   

11.
和平文化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之一,古代中国和平文化的生成,不仅具有非常雄厚的物质经济、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基础,也有其基于自身地域特征和社会历史特性的内在规定性,并且它已经深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成为塑造中华民族和平性格的重要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文化运动到毛泽东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到内在的中国化的历程。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无不透射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以寻求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为出发点,李大钊坚持"求真"的方法论原则,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的辩证思维、民本思想、义利观和革故鼎新精神,立足工农群众的实际,以发展生产力和走共同富裕道路为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其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问题的思索轨迹。  相似文献   

13.
先进文化是指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党之所以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由先进文化的本质和作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三个代表”中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决定的。为了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深刻理解、认真落实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政治文化也在迎接着机遇和挑战,我国当前政治文化呈现复杂性、多样性特征。在市场经济对我国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的大背景下,要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公民意识培育、构建橄榄型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所体现的生产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就是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在本世纪末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理解并实施好“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就像文化的基石。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括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了解语言必须理解文化。理解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就像文化的基石。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括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了解语言必须理解文化,理解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  相似文献   

18.
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历经数千年,仍然保留着深远的人类学信息和文化内涵。作为人类的文化遗存,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宗教生活、文化传播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在汉字中找到佐证。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教育和化研究中,我们始终没有澄清意识上的混同,这种混同在化定位上主要表现为三个问题:即把中国传统的士视同今天的知识分子,这样便混同了中西化的不同走向;将化定义为有价值的人工创造;以及视西方化为人类化的最高形式--甚至唯一形式的功利主义立场。只有澄清这三个问题,我们才能发掘中华民族化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成分,进而高举中国化中人主义的旗帜,为人类摆脱现代科技理性精神危机,做出我们民族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体,但因时地之差异,又深据在地特色,呈现了有别于原乡的文化。马新华人文化一般皆能将文化传统的精神和本质保留下来,由于本土的特殊性,往往都会进行因地制宜地增删和改变。更有进者,在这增删和调整的过程中,部分文化传统还能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同时有所创发,并弘扬光大,甚而出现文化回流中国原乡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