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年前生下大宝后,我的生活完全乱了套.白天照顾娃的吃喝拉撒,夜里还要起来好几次.娃夜哭会吵到老公,所以工作日,他都睡在客厅沙发上.这样一来,同一屋檐下的夫妻,却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形同陌路". 这也源于我们分工明确,平时他上班挣钱,我在家带娃、做家务.周末节假日,我们才一起陪娃.老实说是我非得跟他一起带娃,老公陪娃玩游戏...  相似文献   

2.
美好妈  李伟 《父母必读》2014,(4):135-135
正洋爸带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只是男人带孩子,没了妈妈的和风细雨,难免不了粗心大意,但是偏偏就是这粗线条,反而比细线条带孩子多出了些智慧。美好爸是个粗线条的美国爸爸,但是他很喜欢带娃,总说带娃是他觉得最开心的事情,每天看着他和美好上演的这些故事,让我很受启发,是他教会了我在适当的时候,要做一个"粗心"的妈妈。  相似文献   

3.
近日,每晚我都陪着女儿看动画片《东方神娃》。一次.当龙娃、凤娃因思念妈妈而大声呼喊妈妈时,我发现三岁的女儿竟然哭了。刚刚三岁的孩子,真的看懂了?或许真的是画面中那真实的情境触发了孩子的情感。我不禁想:我班的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里的内容是否也会触动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儿童时期与他人发生矛盾很常见,家长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价值观形成造成不良影响;相反,如果处理得当,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问题,妥善解决问题,还有助于他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前期调研,结合自身带娃经历,我想就此问题浅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1877年7月6日,柴可夫斯基草率地和他的女学生米尔科娃结了婚。两人度过了一星期的蜜月旅行后,就因感情不洽而闹分居,闹离婚。柴科夫斯基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以后,出国去瑞士和意大利旅行。1877年12月至1878年3月,柴科夫斯基旅居意大利期间,对街头艺人所唱的歌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晚上,他在佛罗伦萨街上被一个十岁或十一岁孩子的美丽的歌声吸引住了。隔了几天,又碰到这个孩子,听他唱《为什么背叛我,为什么遗弃我》,简  相似文献   

6.
高仔和矮娃两人在村里门对门住着,同在镇上的中学上学,同在初二3班。高仔高高大大,虎背熊腰,下巴上过早地长出了胡茬儿;矮娃瘦弱,个头也矮,爱欺侮人的大孩子见了他总爱踹上一脚。不过有高仔在旁边保驾,顽皮的孩子们也不敢轻易对矮娃放肆。  相似文献   

7.
iameriot@gmail.com问:我的孩子快4岁了,好奇心太强,看到什么都想鼓捣一下,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被他弄坏了。我们跟他讲道理,他都听不进去,照样我行我素。请问,孩子好奇心太强如何引导?答:好奇是孩子(尤其是3~4岁的孩子)的天性,他会对各种事物感兴趣,好奇心会驱  相似文献   

8.
一封伪家书     
在一个不十分繁华的镇子上,住着一位普通的教书先生。他在这个镇子教书大约有十来个年头了。但他从没和人争吵过,他对人总是热热乎乎的,不管是吃供应粮的孩子大人,还是种庄稼的汉子娃们,他都一视同仁。他其貌不扬,文化程度也不高,却很受孩子们的尊敬。镇上的人们无论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甚至还有没上学的娃们,见着他,总是“老师,老师”地叫。每逢过年,庄稼人就会拿张红纸叫他给写春联。他写的字并不十分好,但很乐观,整天乐呵呵的,似乎什么事也难不倒他。可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9.
我们幼儿园老师恐怕都很熟悉“狼来了”的故事,很多老师或许还多次把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其目的当然是想培养孩子们诚实的品德。而且我们都会认为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一个人如果说了谎,别人就不会来帮助他,他也因此不会有好下场:放羊娃被狼吃掉,这是罪有应得。经过细细品味,我觉得很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故事。说放羊娃说谎实在是冤枉了他,因为在大人们上山之后,孩子并没有说“狼确实来了”。而是诚实地承认狼没来,是说着玩的。可大人们却因为扔下农活白跑一趟而怨气冲天,并不加思索地责怪放羊娃说谎。其实孩子只不过开了  相似文献   

10.
瓜瓜是幼儿园里大名鼎鼎的小哭娃。他曾经以他响亮、惊天动地的哭声吓坏了许多小朋友,连老师都说:“教了那么多孩子,像瓜瓜这样会哭的还真是少见。”其实,瓜瓜哭的原因也很简单:上了幼儿园,离开了从未离开过的家,离开了爸爸、妈妈,瓜瓜的心里就害怕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我家孩子3岁,目前已能清楚地分辨淘宝、抖音、支付宝等各大APP名称了,想必这也是数字原住民的普遍特征吧。如何为孩子挑选适宜的数字化内容,我有一些做法跟家长朋友们分享。电子产品的设备选择孩子2岁左右,我最开始选择的是传统电子设备——电视。有时带娃去旅行,住在酒店里,累了一天,实在没力气再玩亲子游戏,或是大家都在收拾行李很难兼顾到孩子,一打开电视,他就像被定海神针定住一样,这种场景想必爸爸妈妈都不陌生。  相似文献   

12.
先看下面两个例子:(1)他尿得又很没劲,那尿就软软的流滴在地皮上裤腰上,还有他的手背背上。你妈的。蛋娃说。饿的过。①(曹乃谦《蛋娃》)(2)那倒是有家有主,有丈夫也有孩子,落得怎样?还不是丈夫死在逃难的路上,自己叫日本炸死在我们河里,孩子留在别人家里!那都是没有人去打仗的过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暴力     
正曾经温顺可爱的2岁小萌娃,突然变得暴力起来,尖叫、跺脚、打人,甚至抓起自己的小水杯狠狠地摔在地上,看得爸妈目瞪口呆。孩子突然变得有些暴力,这是怎么了?我们该如何处理呢?2岁多的宝宝动不动就打人,这是宝宝的天性使然,还是养育方式出了错?别急,宝宝有话说。NO.1"我是拉他,不是打他"乐乐:"阿姨带桐桐来我家玩。我喜欢桐桐,我把玩具都搬出来了,玩小火车,玩会转的海豚,开始时我们玩得很开心。可是桐桐非要玩  相似文献   

14.
3问惩罚     
《父母必读》2008,(8):110-111
实在抑制不住怒火Q我的孩子3岁了。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好,但是他太淘气了,我有时候实在控制不住,会打他屁股。  相似文献   

15.
教育故事     
《辽宁教育》2012,(10):46
我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相似文献   

16.
褚洁 《今日教育》2014,(1):55-55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识字与识趣     
关于育儿,热议的话题之一是:孩子0~3岁时学识字好不好。其实,这个问题我没有碰到。我的孩子学说话很晚,2岁以后才开始比较流利地说话。不过,我们从来没担心这会是什么问题。所以当我看到那些一岁半的孩子会背读唐诗、儿歌,也只是一笑而过。但是,儿子在2~3岁期间特别迷恋拼图,那些适合四五岁小孩玩的拼图,他都能极其耐心地独立完成。我也看了大量的资料,说3岁到6岁是孩子识汉字的好时段。我期待儿子会喜欢上中国文化,所以趁着他还是学前年龄,没有功课的压力,就尝试着教他识读汉字。  相似文献   

18.
三个孩子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还曾遭遇过退学。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  相似文献   

20.
岛上人家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北部的一个岛屿上住着一户渔民,一对夫妻和一个十岁的男孩。一家人以打鱼为生,过着平静的生活。 男孩儿叫娃崽,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父亲性格刚强,憨厚淳朴,每天天不亮就拿着渔具划着小船出海了。娃崽的母亲,心地善良,而且又勤劳能干,闲暇之余还教儿子读书识字。娃崽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之下,既聪明又懂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