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新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研究了积极情绪与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公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组织。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的就业挫折现象反映了当代就业挫折教育研究的病理性取向的不足。从心理弹性理论的视角审视就业挫折教育,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内在保护因素,发展高职学生的外在保护性因素,进而提高心理弹性理论指导高职学生择业挫折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心理弹性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够克服危险因素,避免发展功能、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本文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在对心理弹性内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就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改进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心理复原力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克服危险因素,避免发展功能、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心理复原力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研究目标上有契合点,两者都提倡注重个体自身的优势和潜能的开发。心理复原力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可归纳为五点:培养积极的品质;正确认识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适当地开展冒险教育;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5.
6.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潜力,本文针对如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加以简要分析,希望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的相关理念,并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提出应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从变革目标、重构内容、提升方法、转变评价方式、完善体系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心理弹性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困境时,能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顺利度过挫折与压力。本文针对如何干预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能力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育自我效能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学生活动四方面提出了具体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受重视不够、过多关注学生消极面、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和教育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确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注重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尝试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和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未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第一目标;要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展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积极组织系统的营造。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第一目标;要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展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积极组织系统的营造。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张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心理现象,关注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本文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其积极心理学对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有助于正确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潜能的充分发展提供心理营养的过程。预防和矫治心理问题的观点是‘铁正祛邪、营养支持”。能够使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成长的营养要素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心理营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心理弹性理论应用于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探讨心理弹性在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随着心理科学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的转向,心理科学的使命也在其消极功能(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基础上增加了积极的功能(让所有人生活更加充实,富有意义;发现并培养具有天赋的人)。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更积极的功能定位: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更积极的教育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更积极的课程内容:幸福感、乐观与希望、情商。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新取向,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积极心理学启发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挖掘高职生的积极特质、建立积极认知,培养学生积极情绪体验能力、改变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关注正面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的积极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关注人的积极的品质和美好心灵,重视发掘人自身的潜能,培养积极健康的人。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中职学生属于备受家长和老师冷落的群体,导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自卑、懒惰、逃避选择等负性情绪。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的理念,可以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一些教育思路,帮助学生感受幸福,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鉴于此,详细讨论了积极心理学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孙婷婷  张涵 《教育导刊》2009,(10):47-4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使大部分学生不能受益,也使教学内容贫乏,不能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是将消极心理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相结合,在关注问题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积极认知、积极情感和积极行为,从而培养出积极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20.
心理弹性是从弹性力学中引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目前日益为心理学界所关注。本文从心理弹性入手,探讨了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