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理解中操作在操作中理解──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的难点突破湖北冯发柱,刘文芬引导学生理解下列三个句子是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六年制小语教材第八册21课)一文的难点。1.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  相似文献   

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课,我们大家都学过,它介绍了伽俐略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推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真理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的10倍”。(注:1英磅=0.454千克)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与银川市金凤区的三位教师同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4.
知道比萨斜塔是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科学家伽利略做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登上的就是比萨斜塔。  相似文献   

5.
比萨悬案     
有一个很熟悉的故事,我们很小就听过:16世纪末,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实验:他的两只手中,拿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脱手,而且同时着地。这个  相似文献   

6.
他向学生们公布了实验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实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相似文献   

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叙述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怎样追求真理,大胆地用事实来推翻当时权威人士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关于“铁球落下的速度跟铁球重量成正比”的错误结论的故事。在学生理解了上述内容后,我先就书中的关于亚里斯多德说的话进行了讲解,...  相似文献   

8.
<正>【课例】这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师在简单复习之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伽利略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一下。"学生在认真地朗读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所做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验震动了比萨大学的校长、教授和宁肯相信古人金科玉律,不愿相信眼前科学证明的人们。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2008,(5):51-51
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四年级下册第25课)中的“着”宇,有的说应当读zhao,有的说应当读zhuo。请问:正确的读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如果让一张纸和一个纸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那么孩子们肯定会说纸球先着地,因为纸球是个球体,受空气阻力小,而纸会飘,所以下落速度慢,实验过后确实是这样。如果让一个轻的铁球和一个重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呢?从孩子们的猜测记录上发现:重的铁球先着地,轻的铁球后着地,为什么这么猜?解释:因为重的物体下落速度快一些。真是如猜测的一样吗?准备实验了,做几次呢?有的说两次,有的说三次,或者更多,听到一个声音“越多越好”,是的,取得的数据越多越能说明问题,至少五次吧。孩子们开始实验了,他们有的站在桌子上,有的站在椅子上,小组内有同学…  相似文献   

12.
王谦 《小学语文》2010,(4):33-35
【设计理念】《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一篇“元老”级的课文,但故事中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仍极其重要。本设计着力突出两点:第一,尊重文本特点,将人物和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伽利略的求真精神和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里略发现的自由落体规律,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作了生动的记述。该文论理性较强,长句子较多,给四年级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4.
【课例】这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师在简单复习之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伽利略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一下。学生在认真地朗读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首先要解决好的基本问题。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最近听了东营市教科院特级教师孙传文老师执教的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  相似文献   

17.
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有教师就课文第5自然段提出了质疑:"有的说"前后两个部分互相不匹配:前面告诉我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第八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写了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进行试验,破除对“权威”盲目迷信的故事。这一故事告诉人们:“原来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  相似文献   

20.
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用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推翻了人们信奉了近2000年的亚里斯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