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评语     
美,是作中老生常谈的话题,要将这一话题写新、写实是较有难度的。《美与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作对于“美”并不是泛泛而谈,也不是将外在美与内在美简单的对比,而是在层层推进中揭示出美的实质和来源.即中所说的“书”。既紧扣标题又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说过:“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即由于它包括成熟的形式在内。”在众多“同样话题、同样选材、同样主题”的作文中,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肯定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文形式进行“装扮”。作文的“装扮”过程即实现作文创新的过程,是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展示自己独特的写作个性。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中关于美的研究很多,例如教师形象之美、教学内容之美、情境创设之美、活动形式之美……面对这些夺人眼球的"外在美",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做到由表及里,理性追寻英语教学内在逻辑的清晰化和科学化,即挖掘英语教学的内在美——"逻辑美",让英语教学绽放理性之光。  相似文献   

4.
意象不是单纯的事物的映象,而是与情感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象。意象有"情中景"和"景中情"两大类型。"情中景"是直接抒情的意象,"景中情"是间接抒情的意象。意象的美有内在美和外在美,内在美是意境的美,外在美是形神之美,形神之美包括形色之美和精神之美,意象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结合,产生诗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垂钓蝴蝶     
美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美?有的人说自然才是美,有的人把它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有的人又说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美,似乎没有明确的定义,连哲学家柏拉图也说“美是难的”。小读者,你觉得呢?如果你心中还没有答案,就让我们带上问题,文海泛舟,一同去追寻美的踪迹,探寻关的奥秘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教师道德理想人格就是教师职业中的最完美的道德人格,是教师的高尚精神及其外化的感性显现。教师道德理想人格意识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是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教师道德理想人格就是教师职业中的最完美的道德人格,是教师的高尚精神及其外化的感性显现。教师道德理想人格意识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是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赵秀珍 《现代语文》2010,(6):126-126
作文有美点,怎样写出美点呢?在哪些地方营造美点呢? 美点之一,命题要恰切有神 标题是文章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好题一半功。题目的拟定要从内容上考虑,要恰切,力求“小巧新美,精练醒目”,做到文、题完美统一,给阅卷老师留下第一好印象。现在的考场作文以话题作文居多,拟一个好题目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从学生心灵内生长的一种植物,它是一个人真实生命的组成部分。作文的原则和做人的原则应该是统一的,就是贯彻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使用的语言是美的,表达的思想也应该是美的。  相似文献   

10.
这种学说认为,美育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故从价值功能的角度,把美育看作是提高教育功效的有力手段和重要工具。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立美教育”的新概念,即美育要发挥育人功能,展开审美活动,就必须先建立美的教育形式。“美的教育形式”是教育自身之美的存在方式,是对教育规律能动运用、自由创新的产物。并非如以往的美育观所认为的那样:美育不过是对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外在美的简单照搬和借用。这一观念的“向内转”,标志着对以往美育研究的新突破,为一种崭新的美育观、教育观的出现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常言说得好:“写作无模式,文章有体裁。”虽然近年来中考作文大都是“文体不限”或“自选文体”,但这只是对具体文体不作强制性要求,并非是“取消文体”;考场作文如果文体特点不鲜明、作文形式不规范,是很难得到阅卷老师认同的。只有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才能写出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的高质量作文来。  相似文献   

12.
康德批判鉴赏判断力的逻辑思路是:第一,鉴赏判断的性质(四契机说);第二,进行鉴赏判断的依据(审美的规范观念辛口理性观念);第三,判定鉴赏水平高低的标准(对美是否有智性以及经验的兴趣);第四,提高鉴赏能力的途径(道义诸观念的演进辛口道德情感的培养)。“质料”并不等同于“内容”,因此康德所谓的“美不关涉质料”(即我们常说的“美在形式”)并非“美不在内容”,所以“美在形式”与“美是道德的象征”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黑格尔说:“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世上没有脱离内容的形式,也不存在不依凭形式的内容。二者是互相渗透、互为转化、融为一体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选择文章的“形式”还是“内容”来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笔者以为,文章写了什么,也许每个人都看得懂,  相似文献   

14.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何让作文的语言“秀”起来,作文“美”起来呢?一、巧用修辞。为语言增添情趣美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作文?《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说:“作文是学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我认为作文就是把口头语言书面化。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是用笔说话。”身为语文老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用笔说话呢?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或许正因它的美,故而成为我国“美育”体系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于是也成为了教师进行美学渗透的重要载体和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源泉。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歌曲学唱、名曲欣赏还是音乐实践,都把目光指向了“速成”、指向了“功利”,于是“美”被隔离了,这样的教学不仅伤害了学生对音乐的原始认知,更淡化了学生对音乐之美的追求,为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必须改变现状,通过挖掘音乐内容的内在美和拓展音乐形式的外在美来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情感、能力,最终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的作文内容、倾向变幻多姿,不断创新。如全国卷2005年作文话题:“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2006年是寓言式材料作文:围绕乌鸦的行为,联系人生。写一篇作文;2007年则是漫画作文“跌了一脚”;2008年结合“汶川地震”,写人间之爱。但万变不离其宗,即“文章合为时而著”。这稳中求变的形式要求当代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8.
杨玉环作为一个祸国殃民的负面历史人物,世人皆唾而骂之。然而她在白居易美化了的宫廷爱情悲剧《长恨歌》中,却是一个玲珑剔透,完美无缺,外在美和内在美完美结合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9.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以“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政策为标志,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核心,具有作文内容和形式的相对开放的特点,它所开创的命题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可以断言,未来几年的高考(包括普高、高职)作文命题形式仍将是话题作文。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要么假话、套话连篇,要么语句不通,辞不达意地写几行,要么—连几篇甚至十几篇均是同一内容,除了字迹不同,内容几乎一字不差……我有时特别苦恼:山里孩子的作文怎么了?难道是山里孩子的生活不丰富吗?大自然的花鸟虫鱼、青草绿树,浓郁的民风民俗,和睦的邻里,淳朴的亲情,不都是作文的好素材吗?“我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大山里的语文老师,我们要做的是引领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大山”,写有“大山味”的作文。基于上述认识,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