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台词是戏剧、影视中人物的表演技巧术语,语文教材中这样对它进行了诠释:台词含蓄的意思。具体地说,潜台词是指角色的内在实质,包括其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在戏剧、影视等作品中,人物的意志、情感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2.
潜台词是戏剧、影视中人物的表演技巧术语,语文教材中这样对它进行了诠释:台词含蓄的意思.具体地说,潜台词是指角色的内在实质,包括其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明晰潜台词的内在意义有助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本文分析了语文教材中的潜台词.  相似文献   

3.
所谓"潜台词"就是潜藏在人物台词之中的真正含义,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潜台词是"角色的并不明显但在内心感觉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在台词字面底下不断流动着,随时都给予台词以根据,赋予台词以生命"。一个  相似文献   

4.
所谓“潜台词”就是潜藏在人物台词之中的真正含义.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潜台词是“角色的并不明显但在内心感觉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在台词字面底下不断流动着.随时都给予台词以根据.赋予台词以生命”。  相似文献   

5.
一次,全国优秀售票员李素丽动员一位姑娘为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但对方对让座者没说感谢话。她便逗着孩子说:“阿姨这么累,还给你让座,快谢谢阿姨!”抱孩子的乘客听出李素丽话中的言外之意,马上弥补了失礼。李素丽这话说得巧妙,得体,就是因为运用了说话中的潜台词。潜台词原是戏剧、电影表演技巧的用语,指角色台词的言外之意。说话中的潜台词,是指说话人要说又未直接说出的话,这些话虽没完  相似文献   

6.
潜台词,原是戏剧、电影的一种表现技巧,其特点为:台词虽然包含有明确的实质内容,却故意将其真意“潜”去。观众透过这些含蓄的语言,由语及义,可以明了台词所包含的潜在的含义,却又留下思考咀嚼的余地。潜台词具有独特的语言效应,一段耐人寻味的潜台词,常常“此时无声胜有声”,令人拍案叫绝,作品往往也为之生辉增色。  相似文献   

7.
“言外之意”是指语言中所含的或未能由语完全表达出来的意义,也指在一定的语境下不便明确表达的语言意义。这种把真正含义隐含在词语后边的言此而意彼的语言形式是学中极具魅力的艺术表现手法。戏剧语言的潜台词戏剧中的台词是戏剧学中表现主题、展开情节、揭示人物性格的最主要的手段。高尔基说:“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论剧本》)。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构想 戏剧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供教学使用的教材单指戏剧文学,即供戏剧演出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一样具有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戏剧文学的舞台性,决定了它主要依靠人物语言(台词,传统戏曲中包括角色的道白和唱词)来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并展开戏剧冲突,推动  相似文献   

9.
唐家龙 《中国教师》2012,(22):34-36
<正>学生在学过古今中外几部戏剧剧本,看过不少戏剧教学片,写过一些戏剧鉴赏类文章,基本掌握了戏剧知识之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动手创作剧本。本人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多个学生(一般不超过6个)合作创作一个剧本。因为戏剧是由性格迥异的角色的台词和动作构成,如果在剧本创作中进行分角色创作戏剧,一个学生只负  相似文献   

10.
戏剧教学指的是有关戏剧文学(剧本)的阅读教学。剧本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戏剧表演的基础,是比较特殊的记叙文学。剧本不像一般记叙文那样主要以叙述者的角度、口吻描述生活,而是主要以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台词)展示生活、构成内容。剧本的台词往往富于动作性——充分体现着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之间的冲突及情节的进展。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讲究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故而“集中性”是剧本的又一特征。  相似文献   

11.
影视剧文学人物语言的特征及其审美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剧文学是特殊的文学文体,其特殊性就表现在它们是以“剧本”——戏剧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电视文学剧本——的形式出现,以代言体方式为主来表现故事情节的,而且还受到戏剧影视艺术特性的制约和支配。 所谓“代言体”,就是由角色代替作者说话的文体形式。这“角色的话”就是人物语言,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台词”。台词一般包括对白(或对唱)、独白,以及旁白等等。正是由于创作者主体不能直接出来说话,这就使得影视剧文学有别于其他像诗歌、散文、小说这些以创作者的主观抒情或客观叙述为主的文学文体。在影视剧剧本创作中,人物语言是决定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人物语言在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2.
台词里包含潜台词,没有潜台词的台词是不完整的,潜台词蕴含着台词的深层意思与价值。当演员在体验和表演剧作人物的时候,应该理解作者在写剧本台词时的思想,以及台词里蕴含的深意。演员要自己挖掘出台词中的潜台词,并且把作者的思想以及人物的情感表达出来。潜台词同样也是人物的心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戏剧化对话扮演教学是指教师将教材中所要求掌握的情景对话组合变成戏剧剧本,学生可从所编剧本中自选角色和自编台词,并进行互动表演,使课堂灵动起来。戏剧化对话扮演教学既不是简单的口头交流也不是动作游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角色扮演来进行语言学习的,它涉及学习者的有效合作、自然感情的表达,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戏剧只能让为数不多的生活场面在舞台上直接表现,而对于过去曾有的人物和事件往往通过人物对话间接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戏剧的语言更加精炼。有时,在精炼的台词中,要刻画人物复杂多变的感情世界,语言的负担是很重的,潜藏着更多的含义或弦外之音,这就是潜台词。潜台词的出现,使戏剧台词顿然生辉。它更含蓄、更细腻、更深厚、更能刻画个性,掀起观众(包括读者)的感情波澜,因而更具有艺术魅力。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雨》之所以在国内外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妙语连珠——运用了众多的潜台词,使《雷雨》成为语言艺术的杰作。节选课文概括起来,基本上有这样几类潜台词:  相似文献   

15.
丁美安 《学语文》2002,(6):21-21
我们知道,戏剧教学的材料是剧本。剧本作为戏剧文学的载体,又有其自身特点:集中、尖锐的戏剧冲突,个性化、动作化的人物语言及意蕴丰富的潜台词,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等。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结合剧本的这些内容学习鉴赏。而这时的教学若单纯靠一支粉笔一本书显然效果有限。如果借助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就会把教师和学生带到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里。  相似文献   

16.
经典话剧《雷雨》,之所以成为经典,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潜台词很多,读者通过揣摩这些潜台词更能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所谓潜台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即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爱好《雷雨》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当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后,  相似文献   

17.
潜台词,顾名思义就是深藏在台词之中未公开表达出来的话语即言外之意。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台词流露表达出来的。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有时一句活的潜台词与台词的表面字义竟然是完全相反的,如:“你真行啊”。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称赞夸奖你能干聪明有办法、事情办得好等等,但是也可以赋予它含意完全相反的潜台词,说你愚蠢无能干出这样差劲的事情,把事情全办糟糕了等等,其真正的动机是嘲讽讥笑责备。  相似文献   

18.
角色,本是戏剧、电影中的一个名词,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要求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自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G·H·米德将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之后,它便富有更加广泛和深刻的涵义。这里的角色不仅仅是指戏剧舞台上的特定人物,而是泛指社会群体中特定身份的个人。教师是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的一名角色。近年来,有的学者从教育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引进了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探讨教师的角色行为和角色规范,为教育理论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社会心理学认为,角色是后天获得的。角色形成是  相似文献   

19.
王紫燕 《作文》2023,(19):27-28
<正>台词,是指戏剧表演中不同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戏剧的台词既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也包括唱词。同学们在课余进行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把台词说好呢?我认为,除了把每个字的字音咬准,把每一句话说得流畅自如、饱含真情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潜台词,顾名思义就是深藏在台词之中未公开表达出来的话语即言外之意。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台词流露表达出来的。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有时一句话的潜台词与台词的表面字义竟然是完全相反的,如:“你真行啊”,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称赞夸奖你能干聪明有办法、事情办得好等等,但是也可以赋予它含意完全相反的潜台词,说你愚蠢无能干出这样差劲的事情,把事情全办糟糕了等等,其真正的动机是嘲讽讥笑责备。生活中人说话的动机意图不同,其潜台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