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讨高职学生虚拟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关系的相互关系,分析虚拟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关系影响。得出了孤独感与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网络自我表露、网络交往依赖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孤独感对网络交往有直接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虚拟网络交往已成为现实人际交往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大学生虚拟网络交往常缺乏正确的目的性,表现为重娱乐、轻学习,重虚拟、轻现实。因此,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探索高校大学生虚拟网络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应该坚持慎独,这是由青年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特点决定的:网络交往内容的开放性、网络交流角色的虚拟性、网络交流方式的自主性。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应该做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自律性、实现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统一性、遵守网络礼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师生交往是一项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网络环境为师生搭建了新的交往平台。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基于目前大学生上网现状,讨论了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的必要性,分析师生交往在网络环境下的本质变化,探索并实践师生交往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是作为行为主体的大学生在网络上的社会互动行为。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生活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交往的虚拟化、交往障碍和道德丧失等负面影响。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认识和自律观念,一方面也要改变和学生交往中的传统教育方式,改为师生间的主体对话,形成合理的交往模式,使统一的道德标准形成一种共识,对大学生产生有效的约束力,从而改变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探究大学生网络交往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交往行动理论视阁下,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交往行为戏剧化、交往过程碎片化、行为方式个体化、道德失范平民化、交往情感淡薄化等特点,由此提出改善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网络诚信意识是网络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网络诚信缺失的现象。规范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公共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诚信缺失的影响与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娱乐、生活、学习等方面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生活交往方式、学习思维方式和性格塑造等方面也随之产生了改变。如何解决大学生过分依赖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问题,成为大学生培养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交往工具,改变了大学人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也加速了大学人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变革。重视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结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变化和建设,重新进行有效创新。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需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优势,营造积极向上文化氛围,培养媒介素养并提升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探讨关于自我认知的方式、自我认知的过程以及自我认知产生结果是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运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全新的虚拟活方式,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各种问题。通常,学者们主要研究网络交往、网络传播以及网络成瘾等产生的问题,对于网络环境下,自我认知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以网络大环境下自我认知为切入点,探讨网络环境下自我的认知、培养以及塑造。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出现使大学生的交往行为出现交往角色虚拟化、交往地位平等化、交往领域全球化、交往方式间接化等新的特点。通过对交往行为进行价值评判,在主体性德育的培育中探索促进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生生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教育现实中,生生交往存在边缘化、表面化、狭隘化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秧田型"的空间形态的局限、学生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技巧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应采取正确认识教学,尊重学生主体性;灵活编排座位,鼓励全员交往;创造交往氛围,指导学生交往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产品越来越多地渗透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以此传递信息、关注新闻保持着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新媒体在推动老年人实现高效便捷的网络交往的同时,对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服务对象与社工之间专业关系的维护产生了深刻影响.本在双重关系(或多重关系)这一社会工作者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面临着具体伦理困境基础上,探讨合理的应对措施,以增强工作者的专业界限敏感度,保护服务对象及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时代,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为我国汉语言文学进步提供了极为先进且科学的媒介交流平台。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其产物——网络语言泛化,逐渐对汉语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目前的情形来说,网络语言在新媒体潮流的变更中已经开始衍生出利弊相交的现实风格,不免让人开始思考其研究文化的主要目的性与价值性、可观性。本篇论文的撰写就是要根据社会现实情况,总结分析网络语言出现的利弊以及其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南宋历史中,"归正人"自始至终饰演着重要的角色。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就与"归正人"身份密不可分,在他所结交的好友中也有许多和他相同际遇的"归正人",还有与他一同"归正"的同族兄弟,他们之间的交往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也对辛弃疾一生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辛弃疾南归时期为分界线,在南归前后两段时期里,找寻辛弃疾与其他"归正人"之间的交往事迹,通过诗词往来对其作研究,探究他们之间交往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交往是教学世界中人的存在方式,教学交往具有教育学意义。它能促进师生意义共享、共同合作以及交往中发现自我等价值。本文在解读教学交往意蕴及其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实现教学交往的可能性策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立足实践,认为现实的具体的人是交往的主体,并在交往中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交往思想。高校应以此为指导,遵循基本原则,构建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在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表现为无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独白式关系。要根除这种异化的交往关系带来的弊端,须用对话取代独白。对话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视野整合。这种新型关系的建立,不仅是时代的现实要求,更有其深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雅斯贝尔斯交往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雅斯贝尔斯认为,作为人类存在基本方式的交往主要是一种“生存交往”,其最终目的是走向人类的大同之路。基于对交往的这种认识,雅斯贝尔斯提出,本真的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就是主体间灵与肉的交流活动,其目的在于人精神世界的充盈和富足。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这种阐释对现实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并伴随使用互联网人群的低龄化趋势,使得青少年成为最受新媒体网络影响的群体。新媒体网络由于自身的市场化特点以及发展的迅速,其自身频繁暴露出挑战道德底线的问题,给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带来了冲击。比如,低俗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手机频繁使用下不良信息的扩散等。因此,文章通过发现和总结新媒体网络下青少年思想政治的现状,辩证分析新媒体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影响,并针对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意见,旨在在新媒体网络下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