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的繁盛成强是与其合理优良的政治体制分不开的.唐实行集体宰相制度,完善了隋朝建立的三省制度,中书主决策、门下主审议、尚书主执行,三省分权制衡.为避免三省间的龃龉或推诿,唐建立政事堂议政机制,实现了三省之间的协调运行.这一优良政治体制对当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不乏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代张浩曾身仕太祖至世宗五朝且担任宰相长达十余年,其宦途一直无大的波折,去世后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与其家世背景、从政能力和老练的处世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另外,身为宰相,张浩能够心系社稷,恰当地向朝廷举荐人才,推动整个金代的发展,他的一生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前后延续近400年,官制变化很大。这里只能简单介绍比较重要、固定、和后代关系较大的制度。 (一)三公 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在东汉制度上是宰相。但实权逐渐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尚书台侵夺。魏晋之后,习惯上仍称三公为宰相;位居三公也叫登“台司”(或台辅、鼎司),一般依然是士大夫一生最高理想。不过,就实权而言,三公已无宰相之实,一般已不处理日常政务。《北齐书·琅邪王俨传》:十岁即封司徒,其为荣宠之位,自不待言。不过这一时期三公还设有办公机构“府”,保  相似文献   

4.
封建社会职官制度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引起变化的原因之一。汉唐时期尚书省职权的起落,体现出这种矛盾从“主书小吏”演变为“位极人臣”的宰相之职,又以其职高位重而渐被分权、终至衰落,反映出封建职官制度的日趋成熟与完备  相似文献   

5.
任定保 《阅读》2010,(4):21-21
“溜须”是一个俗语,通常与“拍马”连用,是迎合、奉承、献媚的意思。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北宋年间,真宗赵恒在位。大臣丁谓靠献媚邀宠,官运亨通,一直升到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但仍然位列宰相寇准之下。  相似文献   

6.
《新唐书》卷 6 1《宰相表》载 :“长寿二年九月癸丑 (2 7日 ) ,文昌右丞韦巨源、秋官侍郎陆元方为鸾台侍郎 ,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司宾卿豆卢钦望守内史。”《新唐书》卷 4《则天本纪》、《旧唐书》卷 6《则天本纪》、《通鉴》卷 2 0 5长寿二年条均系之于“九月辛丑” ,即九月十五日 ,恐《新唐书·宰相表》有误。《新唐书》卷 4《则天本纪》 :长安四年正月“壬子 ,天官侍郎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同书卷 6 1《宰相表》同。《旧唐书》卷 6《则天本纪》和《通鉴》卷 2 0 7则作以韦嗣立“同平章事”。查《唐大诏令集》卷 4 4有《…  相似文献   

7.
王冠 《阅读》2012,(11):12-13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一生酷爱收藏金石书画。在所有的珍藏中,他特别钟爱《正午牡丹》这幅古画。为了这幅画,欧阳修还去请教了当时的副宰相吴育。吴育仔细看了画后,肯定地说:"这画画的是正午的牡丹。"欧阳修眼睛露出惊讶的神色,吴育怎么看出来的呢?吴育看出了欧阳修的心思,就说:"我这不是凭空说的,你看这猫眼,细长如线,这就说明画的是正午的牡丹。"  相似文献   

8.
宋代环卫官起源于唐朝.唐代前期在中央设置十二卫,以统辖全国折冲府,另有四卫不掌军府,共十六卫,受宰相节制,称为“南衙”,是唐前期最重要的军队系统.由于卫府职事被侵占、府兵制度消解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央诸卫逐渐沦为闲散机构,十六卫将军也成为有名无实的空官,从而完成了“品位化”的过程.诸卫官也由唐代作为文武官员迁转的寄禄官阶,经五代至宋初,在吸收前代经验的基础上,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最终形成宋代的环卫官制度.  相似文献   

9.
《旧唐书》卷190上《杜审言传》载:“乾封中,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预选”。按:“天官侍郎”乃武则天光宅元年九月以后由吏部侍郎所改,“乾封”是高宗年号,不当有此官。疑“乾封”为“登封”之讹。《旧唐书·苏味道传》云:“证圣元年,坐事出为集州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可知苏味道拜天官侍郎远在光宅元年以后。按苏味道“坐事”被贬的原因,《旧唐书》卷90《豆卢钦望传》有专门记载:“时李昭德亦为内史,执权用事,钦望与同时宰相韦巨源、陆元方、苏味道、杜景俭(全)等并委曲从之。证圣元年,昭德坐事左迁涪陵尉,则天以钦望等不能执政,……乃左迁钦望为赵州刺史,韦巨源……为鹿州刺史,陆元方……为绥州刺史,苏味道……为集州刺史。”上述诸人所贬,《旧唐书·则天皇后纪》作”证圣元年春一月,戊子”。《新纪》及《新宰相表》均作“万岁登封元年正月戊子”。按则天证  相似文献   

10.
李勣论     
李历仕三朝,在唐初统一全国和后来巩固边疆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任宰相期间也有作为,与唐太宗的关系总体是和谐的,不像有些论者说的两人后期关系剑拔弩张.李与唐高宗的关系更是密切,在高宗废立皇后之争上,两派官僚没有谁是谁非之别.  相似文献   

11.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然而,盛行以文取士的唐朝,这位“诗仙”的仕途却坎坷多舛,终身不得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李白由四川江油入楚已经好几年,并且与曾经做过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做了上门女婿,安家在湖北安陆。这位一向放荡不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终于不甘寂寞,给做荆沙大都督府长史的韩朝宗一封信,开头即谓“生不  相似文献   

12.
近来影视荧屏上一股复古潮流汹汹涌动着,中国封建王朝古装戏尤其是表现大清王朝的,正如火如荼、长盛不衰。上自皇帝(《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下至平民(《大刀王五》);从清官(《宰相刘罗锅》、《铁嘴铜牙纪晓岚》)到贪官(《魂断紫禁城》);从《大宅门》演到《大清药王》,闹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是围绕着北京城演绎着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摘要:公众认同、制度创新与体育产业发展存在深层次的关系,“公众认同”会激发体育产业发展对制度创新的重视,从而由认同形成推动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以文献资料法、制度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制度创新与“公众认同”的内涵,“公众认同”对体育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的有效作用及构建“公众认同”推动的重点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公众认同”是制度创新的新思路,“公众认同”包括“观念认同”与“事实认同”,二者的组合是体育产业发展所需制度创新的思想基础和实践驱动力;通过公众的“体育产业知悉”认同、“体育文化”认同及“体育消费”认同能有效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从而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  相似文献   

14.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时间性很强。所载“干支”绝大部分都很准确,但错误之处也不是没有。《通鉴》卷199永徽元年十月条载:“十月,已未”,褚遂良左迁为同州刺史。《旧唐书·高宗纪》、《新唐书·高宗纪》及《新唐书·宰相表》则说十一月已未,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案,直月丙寅朔,无“已未”,而十一月有之,为十一月二十四日。《通鉴》所谓“十月已未”当为“十一月已未”之误。《通鉴》记时纠谬一则@王觅道  相似文献   

15.
清制,皇帝特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亲信而又能干之员充任军机大臣,无定额,例以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面领皇帝的裁决,称“承旨”,承后用皇帝的语气写成上谕,称“述旨”或“写旨”。由于军机大臣奉旨办理一切,内阁反成次要,故而清代素有“大学士非兼军机大臣者,不得为真宰相”的说法。自雍正朝创立军机处之始到乾隆初期,承旨后向由军机大臣写旨,自乾隆十三年傅恒为首席军机大臣以后才逐渐由亲信而能干的军机章京执笔,但重要的机密指示有时仍须由军机大臣亲自动手,一般的是  相似文献   

16.
芸芸 《阅读》2023,(82):44-47
<正>同学们,我们本期分享的是书法艺术故事。故事与辉煌的唐文化,以及皇帝、宰相、唐三藏等名人密切相关。我们知道,中国书法源远流长、闻名世界、光彩夺目,篆(zhuàn)、隶、楷、草、行等书体个个精美绝伦。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唐代大书法家褚(chǔ)遂良的书法世界!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内,褚遂良的大作《雁塔圣教序》楷书碑便位于寺内大雁塔底层。该碑在历史上被称为“二圣三绝碑”。这“二圣”“三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17.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时间性很强。所载“干支”绝大部分都很准确,但错误之处也不是没有。试列数则,仅供参考:1《通鉴》卷199永徽元年十月条载:“十月,己未”褚遂良左迁为同州刺史。《旧唐书·高宗记》、《新唐书·高宗纪》及《新唐书·宰相表》则说十一月己未,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案,十月丙寅朔,无“己未”,而十一月有之,为十一月二十四日。《通鉴》所谓“十月己未”当为“十一月己未”之误。2《通鉴》卷200显庆二年十月条载,十月“戊戌”,高宗幸许州;“乙巳”,畋于水之南;“壬子”,至汜水曲。查本月丙辰朔…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入学的制度安排经历了由“不作规定”到只提倡“就近入学”,再到“就近入学”“与“择校”两种制度并存,到如今只提出“就近入学”的变迁过程.近年,在实践中“择校”现象却愈演愈烈.为推进教育公平,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制度演进过程中,应结合制度变迁的强制力和诱致力,使新的择校制度...  相似文献   

19.
芸芸 《阅读》2023,(82):44-47
<正>同学们,我们本期分享的是书法艺术故事。故事与辉煌的唐文化,以及皇帝、宰相、唐三藏等名人密切相关。我们知道,中国书法源远流长、闻名世界、光彩夺目,篆(zhuàn)、隶、楷、草、行等书体个个精美绝伦。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唐代大书法家褚(chǔ)遂良的书法世界!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内,褚遂良的大作《雁塔圣教序》楷书碑便位于寺内大雁塔底层。该碑在历史上被称为“二圣三绝碑”。这“二圣”“三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20.
《魏书·薛辩传》云 :“(辩 )祖陶”。“陶”与“焘”音近形异 ,“涛”与“焘”音同形近。《北史·薛辩传》、《新唐书·宰相世系三下·河东薛氏西祖房》薛辩祖父名字均作“涛”。北魏太武帝名拓跋焘 ,《魏书》作“陶” ,当为薛辩祖父本名“涛” ,薛氏家族仕魏后 ,子孙为避太武帝讳 ,在公私谍谱之中改其祖名为音近形异之“陶”字。商务印书馆重版《中华人名大辞典》薛强条云 :“强父陶与同族薛祖、薛落分立部众 ,世号三薛” ,此说因袭《魏书·薛辩传》。河东薛氏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重要的世家大族之一 ,薛涛 (陶 )又是薛氏家族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