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与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任何制度的建构及创新,都不是随意的,它受到教育的价值理念与价值取向的支配和制约。世界各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价值取向的一系列高等教育制度创新,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必须遵从以平等开放理念、大学自治理念、高等教育准市场化理念等为主的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取向,使我国各高等学校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办学主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转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评估的核心要素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在评估理念、主体、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了转向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转向发展的因果机制可以概括为评估制度创新、评估政策引导、评估文化发展、评估心态调整和评估行为规范五个方面。从整体上评价,高等教育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正在被国人内化接受,但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需要经过不断的改革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制度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在价值取向以及制度主体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由于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行政"惯性"以及评估制度本身还很不健全,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背离与冲突。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正确定位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职能、建立内外结合的评估机制以及加强中介评估机构建设等途径,推进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在建国后60年的嬗变历程中,先后经历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政治与经济二中心,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与知识价值共存等三个阶段.至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仍旧没有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与知识价值等"三元"价值的有机整合.坚持"学、研、产"一体化进程,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是实现"三元"价值有机整合的良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并追求科学的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同时,在宏观层次上要处理好大学与外部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要完善大学内部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及至第二轮本科教学评估的开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政策导向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从二元对立向二元融合的转变:一是评估理念与评估实践从分离割裂走向和合相应,二是评估主体与评估客体从水火不容走向互济共生,三是评估内容与评估形式从对立冲突走向并行不悖,四是评估目的与评估手段从相互排斥走向辩证统一,五是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从顾此失彼走向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行政“惯性”以及评估制度本身还很不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背离与冲突,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既不能有效维护高校应有的自主权与学术自由,也不能有效引导高校自律和承担责任,评估只是政府基于自身需求关切的评估.而忽视了对高等教育多元主体利益的诉求。(1)高等教育评估的行政性干预了高校应有的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估应以人的发展为支点,促进学校在服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与坚守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两个维度上协调运转。我国高职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实然表达为:引导增强质量意识和规范办学标准,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突出教育特色,评估重心因势而变,评估理念与时俱进。但由于起步晚、积累少、进展快,高职教育评估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仍存不足。从应然层面而言,高职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应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加强对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隐性要素的考查,提升院校参与评估的内在动力,促进"管、办、评"分离,实现教育质量监控的常态化、持续化、动态化。  相似文献   

9.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有培养目标的矛盾、教学与课程的矛盾,解决两者的冲突,首先要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目前定位在专业教育是合理的,这个前提下要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政策价值取向阶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政策工具选择:政治价值取向阶段以权威性工具为主,包括直接生产、计划供应、行政命令、政治动员等;经济价值取向阶段以竞争性工具为主,包括市场开放、成本分担、资源重组、产业经营等;社会价值取向阶段以激励性工具为主,包括大众教育、分散治理、质量提升等。之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策工具选择,除政策价值具有根本性、决定性作用外,还受社会观念、利益竞争、国际环境、路径依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政策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素质教育政策的巨大作用,应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重视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度创新。新时期素质教育政策的主要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公平、和谐、现代化。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的思路和整体推进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研究》一书,是朱平的博士论文.这部书稿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作者又经过了近四年时间的修改完善完成的.我作为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指导教师,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艰辛我不是很清楚,但从最初的博士论文选题到看到论文初稿,再到外审和答辩,中间发生的许多意想不到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至今令我无法释怀.  相似文献   

13.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与本质属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此导致了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与发展:教育模式从全盘苏化走向自主创新;教育思想从禁锢封闭走向动态开放;教育观念从知识为本走向育人为本;教育对象从培养精英走向服务大众;教育功能从政治为纲走向面向社会;教育目的从道德至上走向二元融合;教育内容从专业教育走向通识教育;教育方式从单调情景走向人机对话;教育管理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融合;教育地位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相似文献   

14.
自1985年我国开展中国高等教育评估至今,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正处于稳步发展中的评估仍然存在一些隐含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主、客观上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上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大的社会背景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不仅加速了现代化进程,也使作为推进这一进程的社会历史主体的中国人经历着文化心理上的转变。这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的生存状态是以被动服从、组织依附和重复模仿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探索,呼唤建设的和创造性的主体性: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与动力,营造出开放、多元和广泛交往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6.
苏力 《教师》2010,(36):12-13
本文在综述近年来我国现代学校制度价值取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学校制度的新概念,建议应该充分地考虑我国的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把握现代学校制度的科学内涵。各个区域要具体分析自己对教育价值追求的倾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当前阶段性的价值诉求,选择未来价值取向,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力 《教师》2010,(33)
本文在综述近年来我国现代学校制度价值取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学校制度的新概念,建议应该充分地考虑我国的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把握现代学校制度的科学内涵.各个区域要具体分析自己对教育价值追求的倾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当前阶段性的价值诉求,选择未来价值取向,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的国际学生教育政策在美国例外论、多元文化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影响下,呈现出注重文化输出与国防安全、倡导技术移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后“9·11”时代,美国又确立了将国际学生教育作为保护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的重要屏障、吸纳海外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手段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途径的政策理念。美国经验表明,国际学生教育政策可以与国家安全、经济贸易、文化外交、全球竞争力等多方面利益相融合,有效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学生流动受阻与大国博弈的背景下,美国的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也暴露出深受外部环境牵制、吸引高科技人才政策缺乏稳定性、难以抵御高等教育财政风险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被认为是高等教育领域一部经典之作。在谈及大学如何保持本真秉性和服务社会之间寻找平衡的问题上,布鲁贝克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应该是推动这种服务,而不必提供这种服务。这种平衡论较好地疏解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教育哲学的冲突,正是现代大学经营应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政策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素质教育政策的巨大作用,应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重视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度创新。新时期素质教育政策的主要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公平、和谐、现代化。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的思路和整体推进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