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的交谈过程巾,谈话者需要有话可说,听话者或觉得话中有新鲜的内容,值得一听;或觉得有疑问,听完话之后,了解到原来不曾知晓的事情。这种新鲜的内容我们称之为信息。新鲜的内容越多,信息量就越大。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互通信息便是交际。交际的目的是疏通二者之间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  相似文献   

2.
外语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听则是交际活动的核心,只有在听懂别人说话的情况下,交际活动才可能产生。在日常交谈中,谈话者觉得有话可说,听话者觉得有新鲜内容可听,听完后了解了原来不知道的事情,这样双方的交际愿望才能实现。我们所指的听力理解是指有目的地运用储存在大脑里的原有信息对耳朵接收的新信息进行选择、抽象、整理和加工,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因而,听力课的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听懂,掌握运用通过言语行为传达出的交际信息,并能通过相应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就是说,听力课主要是在于提高学生对口语信息的理解水平并检测他们的理解程度。言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传递。每一句话都是一个信息片断,谈话双方的言语行为不外就是一系列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交替传递的过程。这也可认为是一个不断疏通双方信息沟的过程。假设一个人所知道的信息而另一个人不知道,那么二者间便存在信息沟。并不是说信息沟越大越好,若大到无法沟通,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恰当的信息沟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先决条件。交际双方若无信息沟,听话者不能获得信息,厌倦情绪便很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3.
信息沟(information gap)的概念是随着交际英语教学的兴起和推广而开始引起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关注的,现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在英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别教学中是否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判别学生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学到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判别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沟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先决条件和动力。谈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如无信息沟,厌倦情绪很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4.
信息往往在说话者与受话者之间产生。信息沟,也叫信息差,是指人们在掌握的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即人们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时,一方持有另一方所不知的信息,便形成信息差距或叫信息空隙。英国学者Michael Swan指出,信息沟是当代语言教学法的一个基本思想。只有当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差距时,才有必要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这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就是交际。“交际语言教学”认为,要在学生之间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他们之间或者他们与老师之间必须有一个信息沟,没有这一信息沟,课堂活动将变得机械和不自然。信息沟的存在激发了各种各样传递和…  相似文献   

5.
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湖北魏占峰在语言学习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真实的交际”,它是指交际教学法中,交际双方必须存在“信息差”(或称“信息落差”),即交际一方知道的内容另一个不知道。只有双方存在“信息差”的交际才是真实的交际,才有助于语言...  相似文献   

6.
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已知信息与新信息不断更替的过程,因此,需要说话者不断地推断听话者的心理认知活动;而同时,听话者也在交际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心理表征,使得交际得以进行。  相似文献   

7.
口语课是英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变为口头交际能力,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对什么人该说什么话。口语要求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信息沟”活动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沟 (Information gap)也叫信息差 ,即人们运用外语进行互相交际时 ,一方持有另一方所不知的信息 ,便形成一个信息差距或叫信息空白。“信息沟”活动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所设计的在不同角度上存在“信息沟”的情景下的言语交往活动。英国学者迈克尔·斯旺 (MichaelSwan)指出 ,“信息沟”是当代语言教学法的一个基本思想。只有在人们掌握信息方面存在差距时 ,才有必要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这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就是交际。人…  相似文献   

9.
课堂实录 师:我们今天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训练课,训练的内容是讲述.讲述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讲话方式.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讲述吗? 生1:我觉得是人跟人之间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比如说,平时我跟老师或同学讲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10.
会话是一种社会交际形式,会话关系是交换关系,在会话与社会交际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都是给予和接受信息;话轮是会话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话轮转换为听话人提供仔细倾听的强烈动机;关联是一个话语命题和听话人接受记忆里的命题集合之间的关系,关联大语境效果就大,关联小语境效果就小.会话是一种合作冒险行为,会话人不断寻找关联的命题是减少危险、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都将每句话分成一个一个的信息,把所讲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强调,使要传达的信息按先后排列起来,以便对方比较容易理解谈话的意思。一个句子可能只提供一个信息,也可能提供好几个信息。如果一个句子有几个信息,那么其中必定有一个是主要信息,也就是英国语法学家夸克(Quirk)等人所说的信息焦点。在一个句子的几个信息中,有些是已知信息,另一些则是新信息。已知信息就是听话人已经知道的事情或根据语境而得知的事情。新信息就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还未知道的事情。本文着重讨论英语和汉语句子中主要信息的分布。知道了句子中主要信息的分布,听话人就会更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思,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霞 《考试周刊》2011,(23):136-137
教学过程实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要成功地完成这个过程,就必须有一定的信息差,否则就不能自然地完成信息的传递。学生和老师之间在他们掌握的信息上有一个差距,通过交际可消除差距,从而两者都掌握此信息。学生和老师是通过交际缩短或填补了他们之间的信息差距的,从而达到了一定的"信息平衡",填补了"信息沟"。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制造信息差,让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7,(1):109-114
应答语是听话人针对说话人始发语话语内容的回应,是交际起承转合的机杼。虽然大多数应答语较为凝固且所含信息量较少,但从话语交际角度来看,应答语为交际的顺利进行和下一话轮的开启起到一个承转的作用,具有很强的交互主观性功能,主要体现为对说话人主体地位的关注,对听话人自身交际主体地位的承认和对引发语的礼貌性顺应。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语境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认知语境的一些依据,揭示了从说话者到听话者的信息转换过程中语境对交际的影响,并说明了认知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文章着重阐述交际过程是通过认知语境来实现的一个认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陈建锋 《现代语文》2006,(12):74-75
言语交际过程实际上是信息传播的过程.一个交际过程包括传者、受者、信息、媒介、语境五大要素,传者和受者是交际的双方,传者编辑和发出信息,受者接收和解释信息.言语交际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循环的过程,会话人之间遵守话轮转换规则,传者说完后,由受者接着说,即信息反馈.这时传受双方的角色互换,受者成为传者,传者成为受者.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山东话,我们本地人会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外地人会觉得就像山东人的性格一样,质朴、淳厚甚至有些土气。但是不管怎样,千百年来,它一直是山东人的特征之一,是八千七百万山东人民的主要交际工具。一、山东话的特点把山东话与普通话相比较,可以发现山东话在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英语的交际性,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交际活动明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但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人感觉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师生、生生交际中缺乏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一、信息沟的内涵和作用所谓"信息沟",就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在写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一是觉得写作很神秘,畏惧写作文;二是不知道作文为何物,无从写作;三是看到作文题目,觉得有话可写,可要动笔写时,又会觉得所写内容模糊,写不清楚,写不具体,有时还觉得没可写.  相似文献   

19.
所谓“信息沟”.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信息沟”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语言活动。这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我们通常称之为“交际”。“信息沟”的存在使交际活动更接近于真实。否则就是一种“伪交际”,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信息沟”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一般疑问句及其答语的产生及其理解也是一个追求关联的过程。说话者通过一般疑问句及其答语来表达并传递自己的意图。在此过程中,说话者必须确保所说的一般疑问句和答语有足够的关联性,以便吸引听话者的注意从而使听话者以最小的努力达到正确理解一般疑问和答语的目的。听话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解码并且推断出一般疑问句及答语中最有关联性信息。在推断话语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中,交际双方对认知语境的正确评估以及双方享有的知识对一般疑问句及其答语的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