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出土面世,更清楚地看出老聃对学者、智者是取怀疑、批评乃至某种否定态度的,他主张抑制。这也是他“亡为”思想的一部分。从楚简老子看,愚民思想还没有最后形成,但正在孕育中。到了出自太史儋的帛、今本《老子》1,在继承老聃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不尚贤”,“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使夫智者不敢弗为”,愚民思想配套成形,终于诞生。可见随着楚简《老子》的问世,有必要重写《老子》的愚民反智思想。一 楚简老子抑制智者、学者的思想简本老子首篇首句竟然是“绝智弃辩,民利百倍”,这不是偶然的。竹简出土时尽管已经混乱,…  相似文献   

2.
在已发现的孔子见老子图中,孔子弟子手持之物一直以来争议颇多,究其缘由,无非是画像本身的模糊性给判断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对长清大街汉墓出土孔子见老子图和安丘董家庄汉墓出土孔子见老子图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孔子弟子或手捧简册或怀抱简册。进一步将之与目前所见的孔子见老子图像进行对比,不难得出结论:现存的孔子见老子图中,孔子弟子多手持简册。  相似文献   

3.
孙嘉政 《文化学刊》2022,(9):114-118
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转化与创新是新世纪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贵生、养生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主张,也是老子生命学说的核心话题。老子极其重视生命的存在与养护,明确提出了“摄生”“益生曰祥”等重要的生命养护理念及养生方法。对于“益生曰祥”,学者们阐释不一。本文立足于《老子》文本,在老子生命学说的视阈下,对“益生曰祥”的要义及老子重要的养生思想作以分析,寄望从传统文化遗产中汲取有益思想,助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现代健康养生。  相似文献   

4.
《老子》三十七章的“镇”字在较早的文献中,多训为“安”或“安定”,并非强制性的。“镇压”之类的意思只见于战国以下较晚文献,将此章的“镇”字理解为《老子》要对不合道的行为采取强制性的“镇压”措施,并不符合《老子》原义。因此,把《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之“无不为”理解为强制性的无所不用其极也是有问题的。“无为而无不为”是典型的“以退为进”思维方式,《老子》中有很多与之类似的表述,主流意见一般将其理解为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标,并无不妥。《老子》思想世界中“绝对性”表述与“相对性”表述是并存的:“绝对性”代表其最高理想的同时,“相对性”同样也是为《老子》所接受的,不能由其“绝对性”否定其“相对性”。  相似文献   

5.
老子哲学、美学是一种立象观道的人生态度。相对于可读(解)的名,老子眷注于一种可静观的象。本文立足于象的本体自觉,揭示古典意象理论尚象特征的价值根源。老子哲学、美学与中国古典意象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价值关联而不是理性对应。意象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根源于老子哲学、美学价值祈求的影响。在此种影响下,古典意象终于走出认知理性框架,祗向于对境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6.
"无为"是老子对社会尤其统治者提出的愿望甚至要求,在《老子》一书中,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无为"思想提出的依据。首先,"无为"基于老子对最高范畴"道"的理解,涉及"道法自然""道常无为";其次,"动静""强弱""荣辱"等对立转化的辩证思维加强了对"无为"主张的确认;最后,东周社会大变革时代,秩序混乱,老子面对各种纷争,对世人尤其是统治者提出"无为"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代的老子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和观点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他用"道"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的规律。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虚无的。"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孕育万物。"反着,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里,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一分为二的,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的,这种物极必反的微明之理,正是提升个人品质、治理国家的最好修为。"无为"即是道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邵慧峰 《文化学刊》2011,(4):107-110
《老子》言简意赅,文约义丰,对于《老子》中所展现的广厚意蕴,长久以来人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以今人的价值观作参照,从比较"道"与"看不见的手"入手,结合《老子》针对宏观调控和税收法律问题的主要见解,简要地分析了《老子》中蕴涵的经济法思想,并试图探寻出《老子》对于现代经济法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关于“梦”与“觉”之层层推阐的精采辩说,而后紧接着便指出:“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所谓“吊诡”者,异常之思辩,其竟暖昧玄奥,非具特殊智慧者不能索解,而如此之智慧,《庄子》显然承自《老子》,在这个意义上,《老子》实可谓“吊诡”之本源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向来被视为玄妙无穷的哲学思维,在未经后人再阐的《老子》那里,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换言之,当人们习惯于用来自兵家的诡道诡术来分析《老子》之特殊的辩证思维时,或者,当人们习惯于用道家无为之旨去界定《老子》之特殊的观念体系时,能否真正把握其固有的哲学真谛呢?我看,未必。于是,就有一个重新认识《老子》哲学的课题。尽管对《老子》的研究已在世人的思想认识中形成了厚厚的积淀层,但重新开始的工作依然十分必要,甚至不妨这样说,正因为积淀层太厚,所以更需要穿透学术史而直探《老子》之本体。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审视研究老子《道德经》,透过老子思想博大精深的神秘外衣,系统分析《道德经》中关于"非语言"功能的精辟论述,集中探析了老子对"非语言"表达方式的重视与推崇,并结合实际阐明老子"非语言"理念对于"非语言社交"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老子》作为《尚书》的继续尹振环孔子整理删定《尚书》,必然要熟读与研究它,作为史官的老子,研读《尚书》是本职,用的功夫不会少于孔子,甚至可能他所接触到的《尚书》,也会比孔子多。《尚书》的基本内容是君臣谈话记录、君王文诰一类,而作者则是史官;老子如果生...  相似文献   

12.
段俊平 《职业圈》2014,(10):2-2
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被大多中国人所熟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都有正反两个属性,看待一个事物要辩证地看它的正反两面,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一部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大成,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反复揭示了两种对立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老子《道德经》中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很少,其中的"音声相和"可认为是老子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音乐观。史学界和音乐学界对"‘音声相和’即强调音乐是和谐与审美的高度统一"这一观点是基本认同的,但对"音""声"的概念及"和"的方式各有说辞、见仁见智。要想了解老子的音乐观,首先要摆脱惯常的逻辑和推理,对《道德经》进行系统研读,如此方能解读其真义。从"音声相和"一词逆推出预设结论,再以儒家孔子音乐观之相互比较,得出老子音乐观所具有的高度哲学内涵及对当下音乐发展的意向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致虚"和"守静"是老子提出的两种心灵修养功夫。老子认为这两种功夫相辅相成,都是对于清静自然之心境的极致追求,亦是对于道体之本然的复归。只有达到"虚"的极致才能够与道体之本然相合,只有对"静"的专一笃守才能使心灵返归于"虚"的极致。老子认为,通过这样的一个"损之又损"的"为道"过程,心灵可以渐趋于纯净无杂,回归于虚无清静的道体之中。  相似文献   

15.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道教所敬奉的教主,庄子是道家又一重要代表人物,司马迁谓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见《史记·老庄列传》),人们常并称老庄,可见其思想一脉相承。记载老庄学说的《老子》、《庄子》二书为道教重要经典。道家与道教思想,涉及多种学术文化领域,乃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为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本文拟从逻辑角度试析老庄有关思想,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6.
老子思想中的“一二三”理论贯穿整部《道德经》,其各个成分是抽象难懂的。电影《大闹天宫》提供了语用意义平台,在故事叙述、视觉刺激、言语分析和感情共鸣方面展开对老子的一二三理论的体验认知,从而肯定《大闹天宫》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17.
《老子》第十七章中,宣扬的为政治世之道是"太初"之道。而"太初"之道又可为四个层次,分别是道治天下、德治天下、刑治天下和暴治天下。准确理解"太初"的政治理想,对研究老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老子》全书共八十一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老子把"道"看作是人和万物的本源,把"德"看成是万物生存的自然本性。他认为,宇宙万物的生存应遵循"道",这样其生存状态才是自然的。而《庄子》则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天道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只是迹相,而演造这些迹相的就是"道"。庄子主张顺应天道,与天地相通,各任自然,才是最高境界。"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  相似文献   

19.
老子的女性观近年引起诸多学者重视,因其文多重雌母、阴柔、卑弱而被人视作女性哲学。但老子思想源自男性经验,有将雌母对象化、客体化之嫌,体现的还是男权中心论思想。他赞美的阴性品质也并非以之为贵,在价值观上,老子依然贵阳,以阴为本的女性观其实还是基于男权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甄海娟 《文化学刊》2022,(12):175-178
《道德经》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而在这部著作当中,老子将自己的“得失观”划分为辩证存在的关系,认为“得”与“失”既是对立的,又存在相互依存、制衡的关系。在老子看来,人生在世的“得”与“失”并不是绝对的,而如何看待一时的“得失”,关键在于人的“心态”。他也尝试通过疏导和引领,帮助人们摆脱内心短暂的困惑,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用平和的眼光看待“得失”。老子《道德经》中表现出的“得失观”不仅在当时具备超前性,即使是在辗转千年的现代,对于人们也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老子《道德经》中的“得失观”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当代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详细分析了《道德经》中“得失观”对当代人的启示,旨在从思想和心态上帮助当代人解开疑惑,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