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的呼声已经喊了很多年。抱怨声也一直回响在各种场合,各个层面,大家抱怨:尽是些会议报道;办报也头痛:我们有什么办法,哪一个会议不报道也不行。会议报道似乎成了党报的包袱,好像只有各级党政部门搬了“山”,填了“会海”,党报才能讲可读性,才能办好。  相似文献   

2.
王雄 《新闻知识》2005,(12):72-73
各类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中包含了大量政策引导、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信息,是党报宣传的核心内容。但在目前的党报宣传中,这类报道也包含了大量程序性、工作性等内容,形成了一种“模式”,大部分读对此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因此,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除了在选材上要进一步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外,还应强化会议报道的可读性以吸引读。  相似文献   

3.
会议报道一直未能从根本上改进和突破,这固然有领导及其身边工作人员的“官”念问题在影响媒体,但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种报道的最终审定者——编辑的不作为。由于惰性和惯性,党报的一部分编辑缺乏改进会议报道的激情,放弃了改进这类报道的努力,因而不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即:不能以正确的会  相似文献   

4.
燕艳 《青年记者》2007,(9):61-61
现在的会议和领导活动往往陷入格式化的套路,把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变成了考察和与会者的形象大展示,通篇充满了“领导强调”、“领导指示”等字眼,这种说教式的宣传和生硬的语言,群众很难接受。笔者认为,党报编辑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来改进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要改进党报可读性不强的问题,实现“三贴近”办报,必须减少各级机关的工作、会议及领导人活动报道。这种观点未免偏颇。党报的这类报道之所以不太受人们的欢迎,关键是我们的报道习惯于“穿旧鞋走老路”,从形式到内容都不新、不活、不实、内容空洞,缺乏信息量。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创新报道内容,改进报道形式,而不能简单地靠压缩或减少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6.
周立 《报刊之友》2012,(10):39-41
会议新闻报道是城市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的体现。因此,充分利用会议新闻资源,做强做活会议报道,尤其是重大会议的报道,成为了新闻业务改革的突破口。本文结合《西安日报》近两年在“两会”报道上的策划与创新实践,从业务操作层面对改进城市党报会议新闻报道从理念到内容及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7.
如何改进在地市报一版上颇占篇幅的会议报道(包括领导人活动和工作报道),一直是报人苦心研究的课题。作为党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定不移地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适应市场、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则是报业生存的现实要求。怎样实现宣传规律和新闻规律的辩证统一,做到领导和群众都满意?江西省九江日报在切实改进会议报道、腾出更多的版面给基层群众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求得“尚方剑”压缩会议报道数量党报的新闻宣传中,会议报道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因为会议是地方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党的…  相似文献   

8.
在地市党报一版上数量较大的会议报道(包括领导人活动报道和工作报道)是让办报人最费心思,又是读者议论最多的问题。有人认为地市党报要增强可读性,就要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减少会议报道。显然,这种是不全面的。会议报道是党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一版的“重头戏”。搞好会议报道根本的出路在于真正全面理解和遵循会议报道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找准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群众性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会议报道一直以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改进会议报道就是更好地贯彻新闻的“三贴近”原则,也是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改进会议报道,是报纸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老话题。众所周知,群众“不爱看”党报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会议报道太多、太滥、太长,表现方式一般化、程式化、表面化,缺乏亲切感、新鲜感。如千篇一律地报道会议时间、地点、出席领导人名单,死板地大段摘引领导人的讲话或报告的原文,而最有新闻价值、群众最关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会议报道的质量对于党报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党报的生命力。地方党报要“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就要认真改革会议报道,创新会议报道的形式,改变会议报道滥、长、空、旧的弊端,让会议报道“短下去”、“活起来”,让读者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2.
正面报道是党报应着力经营的主流新闻,是党报的“主打产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是党报与生俱来的天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正面报道更凸显其必要性。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正面报道手法陈旧老套,语言多用官话套话;动辄长篇大论,空洞无物;甚而居高临下,硬性灌输。其结果使得正面报道的可读性不断下降,读者对正面报道产生“逆反心理”,党报的“主打产品”在阅读市场上行情看跌。以上现象和问题的存在,说明党报正面报道确有改进的必要,必须以创新精神求得正面报道的变革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会议报道历来是党报重要任务和职责.当前,改进和创新党报会议报道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4.
会议报道是党报肩负的一项重任,也是党报的重要特征之一。搞活搞好会议报道,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借以正确引导舆论,作用巨大。但会议报道如过多过滥,或在报道方式上了无新意,乏善可陈,报纸就会出现“千会一面,百会一腔”的局面,那么就会文章让人读不下去,会议精神就不能很好地贯彻,遑论提高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因此,研究改进会议报道,使其可读耐看,事关党报地位,不可掉以轻心。(一)提高会议报道的可读性,让读者喜闻乐见,决非一日之功。它要求编采人员既要熟谙驾驭文字的技巧,又要练就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但首要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会议与会议新闻的关  相似文献   

15.
党报进报亭之后,党报编排方式的改进再次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作为党报“橱窗”和“脸面”的头版,如何应对新的挑战,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思索。我们认为,改进党报头版的编排应当从强化新闻功能入手。强化头版的新闻功能强化党报头版的新闻功能,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做好做活时政新闻。党政领导同志的重要公务活动、各类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等,历来是党报头版报道的大头,也是公众了解党和政府大政方针,分析判断时局的重要依据。但是,过去由于记者常常抱着一种“交差”的心态写稿,空话、套话太多,没有充分运用新闻的方式进行报道,以…  相似文献   

16.
党报发行不仅仅是一个发行问题,而且与党报的办报方针、内容形式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根本性的问题是要不断地提高党报的质量。党报走向市场,必须以内容和形式的改进作为支撑点。内容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形式(包括新闻文体、报道方式、版面编排、美工设计等等)给人以稳重感、新颖感和舒适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党和政府的会议报道是党报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党报记者采访的重要内容,如何发掘会议信息资源,搞好会议报道,是摆在每一位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此,笔者就改进会议报道谈几点看法。深入挖掘新闻资源报道好党委政府的会议活动,党报责无旁贷,但是会议报道很容易流于公式化、程式  相似文献   

18.
安徽日报与全省16家地市党报共同商定,从1998年4月至8月底,联合开展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竞赛活动。 参赛稿件要求:坚持从大局出发,坚持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努力搞好搞活会议报道;要选好角度,精心采写,增强会议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写法要创新,形式要多样化,文风要清新。参赛稿件可以是消息,也可以是特写、通讯。刊登稿件统一挂“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竞赛”刊头。竞赛结束后,由刊登报社推荐优秀作品,于今年全省党报总编辑年会上评出一、二、三等奖。安徽日报与全省16家地市党报共同商定,从1998年4月至8月底,联合开展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竞赛活动。 参赛稿件要求:坚持从大局出发,坚持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努力搞好搞活会议报道;要选好角度,精心采写,增强会议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写法要创新,形式要多样化,文风要清新。参赛稿件可以是消息,也可以是特写、通讯。刊登稿件统一挂“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竞赛”刊头。竞赛结束后,由刊登报社推荐优秀作品,于今年全省党报总编辑年会上评出一、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新闻信息和较高的新闻价值,是党报承担的最重要报道任务之一。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是党报提高传播力,增强影响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郜虹 《新闻导刊》2005,(3):10-13
这几年.全国党报改革呈现加速推进趋势.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巨大的市场压力,迫使党报不得不改革:又由于党中央推出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以及将要推出的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等举措.给党报新闻改革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